APP下载

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2017-04-13

电力安全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失控风险管理

姚 宏

(大唐陈村水力发电厂,安徽 宣城 242500)

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姚 宏

(大唐陈村水力发电厂,安徽 宣城 242500)

风险伴随电力工程项目始终,会给项目执行带来安全隐患。介绍了项目风险的失控原因与识别方法,结合火电机组A修对项目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风险失控措施和规避手段,建立了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和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失控。

电力工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分析评价

在电力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是长期并客观存在的,且伴随项目始终。由于项目执行者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和采取的控制方式不同,风险失控的概率和程度也大不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绝大部分项目执行者均能扎实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机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但也有少部分项目的执行者因认识不足、管控不力及项目的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项目风险失控,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 项目风险的失控原因与识别方法

1.1 项目风险的失控原因

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大多是可以预测与控制的,具有确定性;但风险源于不可抗力,如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战争或疫情,或者有经验的项目组织及执行者无法预料的其他情况,又具有偶然性。

结合某火电厂A修期间的工作内容,分析线路作业项目风险的失控原因。

1.1.1 杆塔上工作风险的失控原因

(1) 工作人员不具有相应登高作业资质。

(2) 安全带使用前未检查,低挂高用。

(3) 吊装工具以小代大,造成吊物脱落。

(4) 施工环境差,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5) 永久拉线失去作用造成倒杆。

(6) 山区风力较大,起重机械难以控制。

1.1.2 线路上工作风险的失控原因

(1) 线路老化断股严重。

(2) 对不停电同杆线路的标示不清楚、工作前未验电。

(3) 接地设施不全造成雷击和感应电防护不力。

(4) 没靠内侧站立,排除障碍站立不当。

(5) 雨后作业区域的防滑、防雷措施不到位。

(6) 清障过程中的蛇虫、野兽伤害等。

1.1.3 线路开关工作风险的失控原因

(1) 调度命令不清楚,语言沟通不畅。

(2) 无票作业,或工作结束后又继续工作。

(3) 误入带电间隔,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4) 试验区域未完全隔离,误改接线、误整定。

(5) 传动试验伤人,开关误动,PT反充电。

(6) 脚手架不稳倒塌,高处坠落。

1.2 项目风险的识别方法

1.2.1 识别潜在风险

风险管理的第1步是识别潜在风险,这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它是企业对项目在财产、责任和人身伤亡方面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系统识别。项目管理者,特别是项目风险管理人员若不能准确识别潜在风险,就会失去处理风险的最佳时机。

1.2.2 列出所有影响因子

项目风险识别包括列出所有项目相关的过程,还包括人、机、环及存在的问题。不是对项目产生严重后果的风险才是高风险,几个小风险的叠加也会对项目产生严重影响,造成不良后果。

2 项目风险分析

若要了解对外承揽工程项目风险的准确情况和确切根源,需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风险类别及失控原因。项目风险分析已成为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和有经验的员工进行风险分析评价,必要时进行论证,得出项目风险清单。

2.1 高处坠落风险

高处坠落事故依据坠落地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9种:

(1) 脚手架上坠落;

(2) 临边洞口坠落;

(3)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4) 屋面作业坠落;

(5) 梯子作业坠落;

(6) 石棉瓦等坠落;

(7) 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8) 登高过程中坠落;

(9) 其他高处作业坠落。

2.2 机械伤害风险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其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2.2.1 人因失误

(1) 操作人员没有使用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工具,或安全防护用具使用不当。

(2) 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过度紧张,导致操作和动作错误;或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

(3) 存有侥幸心理,违章操作等。

2.2.2 设备缺陷

(1) 机械设备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存在缺陷。

(2) 机械设备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

2.2.3 管理不善

(1) 安全检查不严。

(2) 监督检查不到位。

(3) 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4) 没有完善的操作规程。

(5) 施工机械没有进行验收就投入使用等。

2.2.4 环境因素

(1) 噪声干扰。

(2) 照明光线不良。

(3) 无通风。

(4) 温度、湿度不适宜。

(5) 场地狭窄。

(6) 布局不合理。

(7) 地面或脚踏板湿滑等。

2.3 起重伤害风险

起重机是机械设备中蕴藏危险因素最多、发生事故几率最大的危险机械。造成起重伤害事故的主要类型有吊物(具)坠落、挤压伤害、触电、高处坠落、机体倾翻5类。

2.3.1 人因失误

(1) 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2) 操作人员没有或不认真履行事故防范措施。

(3) 施工时不使用防护用具。

(4) 司机的操作技术不熟练,紧急情况下司机的控制不及时等。

2.3.2 设备缺陷

(1) 车体打滑,大梁下挠过大或小车吊着重物打滑。

(2) 大车打滑,车子制动器太松。

(3) 起重机械不合格,起重吊具和其他设备存在缺陷等。

2.3.3 管理不善

(1) 劳动组织不合理。

(2)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3) 教育培训不够。

(4) 监督检查不到位。

(5) 起重机械维修保养不及时。

(6) 安全防护装置缺少或有问题等。

2.3.4 环境因素

诸如照明不良等原因引起司机看不清地面的设备或信号等情况。

3 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识别出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和规避手段,以消除或减少风险带来的伤害,减少经济损失,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3.1 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面向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通过开展安全教育,使所有人员建立安全意识,掌握本岗位的技术技能,知晓本岗位的重大安全风险,了解违章操作的后果。安全教育可分为2个方面:

(1) 安全思想教育,即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纪律的教育,并结合本企业的经验教训开展典型案例震撼教育;

(2) 安全技术教育,即对专业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本专业、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并必须考试合格;开展紧急救护培训教育,特别需要学会触电急救的方法。

3.2 采取防护措施

当设备操作条件不能改善时,在预防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综合措施中,劳动防护用品仍然是主要防护措施。主要防护项目包括防尘、防毒、防噪音、防高温热辐射、防机械外伤、防坠落、防寒、防触电等。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时,不仅要求检修人员拥有安全防护用品,还要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同时,要在事故的易发、多发地点布设安全防护设施,对洞口、临边作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规定由专人负责搭设与检查验收,保证防护项目的安全可靠。

3.3 严控现场隐患

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要抓好作业前各项安全交底工作,明确工作目的、工作环境、检修工艺、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并做好记录。对有可能造成火灾事件的作业,要严把动火工作票发放关,动火前清除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灭火器具。根据季节和作业环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施工现场要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并做到布局合理。

4 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项目组织是风险管理者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选择控制方式进行运作。通过组建风险管理部门,健全行之有效的运行和激励机制,完善执行和反馈流程,辅之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的管控能力,及时发现项目出现偏差的危险信号,尽早采取正确行动。使参与项目工作的部门员工在工作前都能预先了解工作风险和预控措施,并能按照各自工作范围,确定关键点和漏项点,做好交底工作并签名,从而使他们认识自身在项目风险控制中的角色和位置,避免安全隐患。

(1) 项目是生产因素的集中点,其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等,这不仅体现在安全管理上,还体现在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和材料管理上。风险管理不是孤立的专属项目部的风险或者安全管理部门的活动,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统一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协作防控体系。

(2) 风险管理部门应与项目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在执行风险管理内容上各司其责、相互促进。当人、机、环或方案发生变化时,能够同步变更风险控制措施,以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

(3) 风险管理组织要按照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力执行、措施是否顺利落实为主线展开。在人员的组织安排上,要根据人员的技术水平、生理特点、心理行为、文化素质进行合理分配,对复杂的机械设备或具有危险性的现场作业应实施安全监督。

5 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项目风险源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甚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会暴露,一旦未得到有效控制,很可能酿成恶劣事件。一个项目从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到竣工投运,风险控制都是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手段,应根据可能出现的人、机、环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不到位等因素,进行项目跟踪、评价、考核的动态管理。

5.1 主动控制风险失控的原因

风险控制的核心是主动控制风险失控的原因,使风险不失控。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方案,通过全员教育,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在行为上主动控制风险,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物和环境的监控,应做到事前检查、事中控制、事后复查,查看工序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现偏差应立即纠正。

5.2 风险控制为主、风险转移为辅

采取以风险控制为主、风险转移为辅的对策来进行风险管理。项目一旦中标后,实行全承包方式,大量的风险都由承包方担当,能够转移的风险已不多,因此要科学管理风险源、减少风险损失,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为员工购买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等。

5.3 制定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可以在风险失控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需做好风险预警和响应、建立精干高效的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定期开展演练,实现应急方案的持续改进。实际上,并非对所有风险都要制定应急方案,而是只对风险评估后所确认的较大风险才需制定应急方案,以确保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5.4 制定挽救方案

制定挽救方案可将风险失控后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或将损害设备恢复至最高使用程度,可看作是应急方案的从属方案。一般而言,挽救方案是不能事先制定的,这是因为在风险发生前并不知道损害的部位和程度,无法在风险失控前制定详尽的挽救方案;只能在应急方案启动后,按照一定的处置原则进行必要补充。

6 结束语

风险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对项目进行投标决策前和中标后,必须根据项目有关资料和实地勘察,进行风险分析评价和综合比较,权衡其收益与承担的风险是否相匹配,以此来作出决策。只有对电力项目的风险有足够认识,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和对已发生事件的借鉴,将风险管理纳入工程项目执行的全过程,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控,才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失控;通过建立健全风险控制长效机制,项目风险也方可减小到最低的可接受水平。

1 张 宁.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模式初探[J].电力安全技术,2011,13(9):17-18.

2 刘朝辉,杨博涛.基于改进LEC方法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安全风险评估[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1):14-15.

3 贾 耕.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

2016-11-17。

姚 宏(196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内外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email:fdyaoh@126.com。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失控风险管理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定身法失控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失控
失控的乌克兰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