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与文学:当代“河南文学”的一点回想和展望

2017-04-13张东旭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河南作家文学

张东旭

(河南科技学院 文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乡土与文学:当代“河南文学”的一点回想和展望

张东旭

(河南科技学院 文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当代“河南文学”是由三部分作家的创作构成:河南“本土”作家、河南籍“外出作家”和“外省来豫”作家。当代河南作家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缺乏持续的跟踪研究,缺乏“真刀实枪”的批评。当下,开展当代“河南文学”研究是提升河南文化形象的重要创举,研究者可从河南作家作品、文学史、文学刊物等方面拓展思路,积极为河南文学研究和河南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河南文学”;地域文化;研究

一、当代“河南文学”的内涵与现状

本栏目“河南文学”的命名是从创作主体的地域属性命名的。纳入本栏目研究视域的“河南文学”包括以下三类作家的创作:第一类是河南的“本土作家”。他们从小生活、成长在河南,在河南定居,在河南写作、发表,如李佩甫,李准等人;第二类是河南籍的“外出作家”。作家们出生、成长在河南,后来通过考大学、当兵等途径走出去,他们的文学创作始终是以河南(中原)为主题、背景的,如刘震云,周大新等人;第三类是“外省来豫”的作家。这些作家出生地(籍贯)并不在河南,但后来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来河南定居。这部分作家的作品纳入“河南文学”的研究范围是有条件的,即他们的作品内容或写作背景一定要是河南(或中原),如郑彦英等人的创作[1]3。

这三部分作家的创作我们姑且命名为“河南文学”。我们这个“栏目”大致就是对上述三类作家作品的研究。随后,从1949年至今的“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共有四代作家撑起了河南文学发展的脊梁。第一代是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创作的一批老作家。这批作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苏金伞、李准、何南丁、张有德、郑克西、任访秋、段荃法等。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有张一弓、叶文玲、田中禾、乔典运、王怀让、张斌、叶鹏等。这一代作家为“文学豫军”的形成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为河南文学赢得了声誉。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李佩甫、张宇、二月河、郑彦英、杨东明、周同宾、陈继会、耿占春、王鸿生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他们成了河南文坛乃至中国文坛的主要力量。第四代作家主要是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一批作家。代表人物是何向阳、李洱、墨白、行者、邵丽、戴来、蓝蓝、陈铁军、乔叶、冯杰、傅爱毛等一批优秀的年轻作家[2]3-6。

当代河南文学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文学成果。在迄今为止的八届“茅盾文学奖”得奖的作品中,河南籍作家的作品就有6部:《李自成》《东方》《黄河东流去》《东藏记》《湖光山色》《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五年一度的“人民文学奖”评选,在2001年第三届得奖的13部长篇小说中,豫籍作家就有4部:李佩甫的《城市白皮书》,张宇的《疼痛与抚摸》,周大新的《第二十幕》,柳建伟的《突出重围》。几乎占了三分之一,成为这个国家级文学评奖活动中一道格外引人注目的风景……难怪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坚守与突破——2010中原作家群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上说:“以作家籍贯论,河南的长篇小说实力的确无任何省份可比。”[3]3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锲同志说:“文学豫军的提法还没有引起重视,实际上豫军的力量还是相当之强的……豫军确实在中国文坛起着中坚作用。”[4]4-5

二、研究意义

在上述背景下,开展当代河南文学有如下几点意义:

第一,开展当代“河南文学”研究是积极响应中原经济文化建设,占领“文化高地”,提升河南文化形象的重要举措。当前,河南正全力谋划中原经济区的宏伟蓝图,努力实现中原崛起,加快河南振兴。这蓝图里一定有一方天地属于文化和文学。我省文学创作的情况是数量充足,但是深度内涵还不够。做好当代河南文学研究,对于推动河南地域文化发展,提升河南文学的内涵,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研究当代河南文学,总结其“规律”与“特色”,寻找“问题”和“差距”,能发掘河南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地推动我省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长期以来,河南文学在历史的发展中既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中原经验”和地域特色,但又由于固执于中原文化的封闭自足,缺乏一定的开放性,底气不足。加上过于紧跟并配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文学作品往往成为一时的政策之概念化的图解,致使其文化视野相对褊狭,因时代发展而显得面目陈旧,大大地影响了文学境界的提升与整体气度的恢弘。总结这些问题,能推动我省的文化艺术创造,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到最大限度。

当下学界对当代河南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河南单个作家的研究透彻、深入。很多河南作家如张一弓、师陀、刘震云、阎连科、张宇、李洱、周大新、李佩甫等都有“专论”,相关成果散见于单篇论文。如李丹梦的《文学“乡土”的历史书写与地方意志——以“文学豫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创作为中心》(《文艺研究》2013.10);陈平原的《不忍远去成绝响——张长弓、张一弓父子的“开封书写”》(《文学评论》2012.3);刘思谦的《张一弓创作论》(《文学评论》1983.3);姚晓雷《刘震云论》(《文艺争鸣》2007.12)。很多论文从中原地域文化的角度解读,对作家创作中的“村庄情结”和“权力情结”有深刻地揭示。

其二,对河南文学的总体认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孙荪的《文学豫军论》论述了文学豫军形成与发展的三个时期[5]15-24。系统地论述了河南文学的发生发展历程及文学特色。刘增杰在编著《精神中原——20世纪河南文学》的序言中从作家创作内容上总结了河南文学的“两大创作母体”——对苦难的抗争与对中原文化的反思。孙先科的《理性精神与“乡村情感”——河南近期小说创作透视》总结了河南作家创作中强烈的忧患感与平民意识以及文化选择的矛盾与困惑心态,指出“现代理性精神与‘乡村情感’的矛盾、交叉与渗透构成了近两年河南小说创作的总体特征。”[6]113-119此类“综述”性文章还有《新时期新经验新期待——改革开放30年的河南文艺总述》[7]1-5,毛兵的《河南文化发展60年》[8]79-83,王萍的《当代河南文学的发展流变》[9]226-228等。

其三,对河南乡土文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姚晓雷在他的博士论文《“民间”审视下的新时期河南乡土类型小说》中,将“民间”视角定位于批判国民性的启蒙视角和地域文化视角基础之上,凭借他对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作家及其作品的谙熟,提出并严密地论证了河南乡土小说中展现的一种民间性格特征——“侉子性”。这是该论文理论上对河南文学“特色”总结的一个贡献。

梁鸿的博士论文《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将传统文明的考察与现代精神的考察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坐标,河南文学在这一坐标中显示出了它在中国20世纪文化空间中的“生成、意义与特征”。刘保亮的博士论文《河洛文化视野下当代河洛文学研究》李丹梦的博士论文《“文学豫军”的主体精神》从不同侧面论述了河南当代作家创作中的“叙事伦理”及“地方意志”。

三、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作家创作的数量多,但有“高原”,无“高峰”

虽然河南文学作品数量很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又确确实实地感觉到河南文学并没有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所预示的那种震撼、那种冲击力和新气象,还没有出现像《平凡的世界》《秦腔》那样具有历史感的厚重大气的作品,还没有出现完整地代表一个卓有文化传承的大省的优秀文学作品。看“文学豫军”的作品,几乎一人一个面孔,一人一个风格,每个作家的个性都非常强,感觉还没有出现如“山药蛋派”“东北作家群”那样具有特别明显地域性特征的作家群。那么,作为一个“群体”的文学豫军,到底有无团体协同性?“河南文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些问题,均构成我们研究河南文学的基础和生发点。

(二)很多研究没有“戳到自己的痛处”

对当代河南文学的整体研究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前文说过,学界对河南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单个作家研究方面,对河南作家作品缺乏持久的跟踪调查和系统的深入研究,如此一来,对河南文学很难得出一个总体性认知。另外,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河南本省优秀的评论家,目光往往会盯在他处,对本省的创作现象没有做出及时的反馈,对本省作家的艺术视野、生活积淀、写作中的“真实性”等突出问题没有充分整理,细致分析。很多文学批评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戳到痛处”。上述问题导致河南作家们在创作中一次次重复“自己的故事”,格局逐渐狭窄,内容渐趋单一,艺术水准很难进一步提升。

四、研究思路

(一)作家作品研究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短短几十年,文学生产和文学接受的方式、途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写作,签约作家,IP剧一系列新生事物给河南文学带来了新的转变和生机。传统的“乡土文学”日渐式微,但仍牵连着一批“老”作家的旧梦,“小城文学”则方兴未艾,容纳着一代青年人的想象。在此情况下,固守本土的河南作家创作内容、风格如何?新一代外出的“寻梦者”在他们的作品中又怎么表达他们的“中原经验”?这些研究内容都是我们很期待看到的。

(二)河南文学史研究,还原文学现场,梳理文学脉络

任何一个文学文本的产生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要想准确地把握一个地方的文学史,一定要放在文学史所产生的具体环境中。美国当代艺术学家爱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对我们研究文学史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视角。我们可分时段细致探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需求、市场导向作用、文化心理所向、社会思潮影响、受众群体范围等因素,看看这些因素如何导致了“河南文学”审美倾向的形成以及一些特殊的文体形式盛行。如20世纪70年代末河南出现了大量的“革命历史传奇”故事,80年代中期出现的大量富有中原历史人物风情的“历史小说”,以及反映中原人民对清官政治,贤明君主的政治诉求的“政治小说”,这些小说产生的前前后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为何会“群体”出现?研究好这些内容会对整个河南文学史的书写产生新的意义。

(三)河南文学的刊物研究

河南有很多杂志是文学研究领域待开垦的“宝藏”:《莽原》《奔流》《南腔北调》《散文选刊》《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等杂志,都为河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若能对之开展丰富的研究,不仅可以通过文学期刊呈现被当今文化语境所遮蔽的文学史记忆,还可以通过文学期刊阅读矫正当前文学史研究的偏差,拓宽文学史研究的空间。

当然,上述三点,只是笔者抛砖引玉的一点思路,在文学研究与地域研究的天地内,肯定会有更美好的经验和更宏阔的思路让研究者大有作为。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者参与此栏目,让这一片小天地繁荣起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平台,能表达出文化工作者们对河南文化建设和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一点热忱和敬意。

[1] 张东旭.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 张鸿生.河南文学史·当代卷[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3] 铁 凝.中原独有的文化底蕴是写作的巨大财富[M]//何弘.坚守与突破.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

[4] 张 锲.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学豫军的崛起[J].东方艺术,1999(2).

[5] 孙 荪.文学豫军论(续)[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5).

[6] 孙先科.理性精神与“乡村情感”:河南近期小说创作透视[J].当代作家评论,1992(3).

[7] 孙 荪,何 弘.新时期新经验新期待:改革开放30年的河南文艺总述[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1).

[8] 毛 兵.河南文化发展60年[J].中州学刊,2009(5).

[9] 王 萍.当代河南文学的发展流变[J].中州学刊,2007(3).

[责任编辑 袁培尧]

2017-02-11

2015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2015-JCZD-010);2016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文学艺术队伍现状与发展研究”(162400410614)

张东旭(1977- ),男,河南兰考人,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语文教育研究。

I206.7

A

1671-8127(2017)04-0026-03

“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专栏

主持人的话:“地域”,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角度,不是那么“新颖”,可又有很强的生命力,历久而不衰。因为从这个角度,我们总能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一道属于“地方的”甚至是“民族的”风景。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地域”往往决定着作家们选取文学题材的眼光,处理题材的方式以及关照问题的角度。通过对作家地域文化环境的揭示,我们也许能找到许多文学现象的重要依据,达到对文学史的准确把握和全面而中肯的评价。所以,在目前网络写作盛行,IP剧充斥电脑屏幕的巨变时代,我们又重新拾起这个很“传统”的视角,力求发现繁荣的社会文化、海量的文学创作背后一点“不变”的东西来。

猜你喜欢

河南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出彩河南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