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研究

2017-04-13钟春果

关键词:新建毕业生办学

钟春果

摘 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在办学时间、办学经费、管理模式、生源特征、学科设置、办学水平等方面具有明顯特征。本文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应用SWOT法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要素,并提出要推动学校转型发展、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建立职业发展中心、规范求职市场等七个方面着手,以促进毕业生更好就业。

关键词:SWOT;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85-02

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要求所有本科高校每年要向社会公布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并将每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在教育部学信网上公布,防止就业弄虚作假。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视,同时也为高校敲响了警钟。毕业生就业情况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风向标,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方向、办学质量、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今后招生与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原来专科升格为本科的时间较短,在转型过程中,其培养的毕业生是否能经受得住社会的考验值得深入探讨。

研究探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对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以下明显的办学特征:一是本科办学时间较短,通常情况下在3—5年,多数是地方政府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组建升格原有的大专院校;二是办学经费以地方财政支持为主,在管理模式上通常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三是生源招收上会适当向地方倾斜,地方生源会占到20%以上,高考招生分数不高;四是学科专业设置上会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求,结合区域经济特征和产业集群而设置专业;五是学校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科研力量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六是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同时就业渠道较窄,体现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SWOT分析法概述

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组合[1]。SWOT是种常见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综合分析方法,其本质是一种战略决策。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就如何更好地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对策建议。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的优势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原始生源很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生比例占到33%以上。这类学生思想更为成熟,独立性更强,更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更能吃苦,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同时地方院校的学生更容易扎根基层和一线岗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更科学合理。

(二)毕业生就业的劣势

高考录取分数偏低、学校办学层次上的差距、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等原因,造成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名牌大学比较总体上不高。毕业生找工作中,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会有所落后。学生在校期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试的通过率偏低。学生参加校外各类文体项目比赛人数较少,且获得好的名次的比例较低。以上所述情况都直接或是间接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多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除了重要的一纸毕业证书外,很难再找到其他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专业技能、突出特征与岗位相匹配。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导致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低和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毕业生就业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地方经济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就为毕业生提供了很大的就业空间。而很多沿海发达城市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回二三线城市就业,这加剧了地方人才的紧缺。

当前,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已成为青年学生时代的主旋律,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时代赋予的挑战。这对所有青年毕业生都是公平的,关键是看他们能否抓住机遇,实现个人的远大理想。

(四)毕业生就业的威胁

根据宁德师范学院问卷调查,有26%的毕业生在求职找工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求职懈怠、求职胆怯、被动就业、选择性失业。这类人群中多数学生对自己缺乏认知,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求职市场上经过几次碰壁后缺乏求职信心。也有部分学生对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学校知名度不自信,认为它们会影响求职。

毕业生就业政策已经完全放开,双向交流、自主择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但与之匹配的人才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用人单位招聘过程往往不必要地拔高招聘门槛,动辄硕士博士或是“985”、“211”名校毕业生,人才高消费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潜在的威胁。

四、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当前,国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为解决高等教育结构性突出矛盾,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等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当前国家正积极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2]。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更是要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抢抓机遇,实现办学方向等的转型发展,积极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好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坚持以人才社会需求为办学导向,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二)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质量,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力求特色、精品、优质。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机制,采用以“好就业、就好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才市场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当前一专多能型、

综合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只有这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未来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担负得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学校开展专业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基础能力教育,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拓展性。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素质培养的关系上,要注重素质教育,融合专业教育、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于一体综合协调发展。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向,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发展。

(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要超越对手,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要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优势,要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观念。要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引导学生在学科专业、特长爱好、技能等方面加强训练,学校要提供良好的平台供学生施展各方面的才华,如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培

养学术型人才;加强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使校园文化氛围活跃起来,熏陶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

当前“双创”工作已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建本科院校尽管在这方面水平还较薄弱,但是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全国各高校也正在摸索前进,新建本科院校要有危机感,采取倒逼方式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当前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事固定职业不是所有学生的唯一选择。大学期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可迁移能力,为毕业生今后多元化就业打下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一是要注重个性化差异,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播撒创业种子;二是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三是要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如高校开展创新项目训练、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孵化,这都可有效提升创业能力[3]。

(六)建立职业发展中心

实施贯穿大学四年全程式学业、技能、职业的生涯规划与设计,建立学业导师制,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真正做到“一对一”辅导。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要提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规划的目的与意义,增强规划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要有计划、有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增强工作实效性。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的生涯设计,确立科学的职业目标,同时要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树立专业信心。

(七)规范求职市场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还无法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也仅是相对的。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用人单位要积极转变用人观念,择优录用毕业生不等同于一味追求名牌大学和高学历的毕业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录用毕业生,招聘中不能有学校、性别、专业等歧视,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一轮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就业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升格过程中由于具有其自身固有的办学特征,对其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做客观的分析等。要努力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充分广泛就业,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冉斌,何军,水藏玺.管理咨询35种经典工具[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

意见[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

/gn/2015/11-16/7624837.html.2015-11-16.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

实施意见[EB/OL].人民网:http://www.022net.com/

2015/11-26/482121363273449.html.2015-11-26.

猜你喜欢

新建毕业生办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最“叛逆”的毕业生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