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促进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思路

2017-04-12董晓芳周晓楠武明明

关键词:京津冀河北省毕业生

董晓芳 周晓楠 武明明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6)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促进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思路

董晓芳 周晓楠 武明明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6)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问题。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剖析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高校、毕业生等各方面出发,提出增强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力的新思路,对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毕业生 就业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201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北戴河召集相关会议研究河北省经济发展问题,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主席又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座谈会议,重点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汇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走出一条科学持续之路。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 京津冀区域发展状况

京津冀三地位置紧邻,河北省是京津地区的腹地,环抱京津。北京市农业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冶金和石化等原材料工业发展,已经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建筑业的发展位居全国领先地位,汽车、电子、机械装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具备一定基础,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交通通信业、信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化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同时,北京市也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和智力密集区。天津不但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资源丰富。它是华北以及西北等省区重要出海口,天津港与多个国家、地区以及多个港口建立了长期通航和贸易关系,还是东北亚地区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距离最近的起点城市。天津拥有石油、原盐、天然气、煤以及地热等多种矿产和海洋资源。而且滨海新区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平方公里滩涂和荒地,对天津经济发展非常有利。河北省支柱产业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以及市场基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逐步加大,充分发挥了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 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河北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比较严重,亟待改善就业状况。虽然现在有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青睐,但也仅仅局限于部分社会紧缺专业。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较为薄弱,应该从总体上合理有效地控制培养规模。总的来说,高职毕业生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就业和再就业都较为困难。

2.2 就业质量有待提升

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年内薪资待遇水平较为低下,需要进一步提升。而且,高职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导致专业对口率较低。高职生的就业稳定性也比较差,主要表现在频繁更换就业岗位,稳定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签约率较低。而且大部分的高职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流向劳动力市场中的大部分为次要的劳动力市场,这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极为不利。

2.3 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除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性和就业满意度等各项指标外,女生在就业率、就业单位性质、薪资待遇水平和晋升空间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提升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力的主要思路

高职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难问题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改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3.1 加强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宏观调控及服务职能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政府不但要加强宏观调控职能,而且要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全力以赴调动京津冀区域的各类资源,进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积极引导各类企业等用人单位转变传统的用人观念、理念,招聘和使用适合企业发展的高职毕业生,为高职毕业生就业营造公平、合理和宽松的就业环境,使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依托政府各个部门间的支持和协调,并不断探索就业引导的新举措,使京津冀区域内就业市场的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及联盟互动进一步得到加强,及时获得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更好的推进区域内大学生充分就业。三地政府应共同整合,努力构建政府组织,成立综合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合作平台,让用人单位、高校和社会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大量、广泛参与信息共享的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大力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力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信息共享以及资源互通的优质、一体化就业服务网络。

3.2 高校应努力打造合格人才,完善和开拓就业市场

3.2.1 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每年度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规模、师资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要杜绝盲目招生,科学而又合理地设置学科和专业。与此同时,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优化师资队伍,不断改革教师教学体制,把教学竞争机制与学生评分机制相结合,共同引入到教师教学考核中,促使教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2.2 让就业指导变成大学教育的一种常态

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创业指导讲座等系列课程,让毕业生熟知国家的就业创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3.2.3 完善和开拓就业市场

教育部门、大学就业主管部门要不断顺应新的就业形势,维护好并保持好原有就业市场的稳定,进一步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求职机会以及更为广阔的择业就业平台。高校自身要注重加强与用人单位实时联系与回访,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从而使原有就业市场得到有效维护。

3.3 毕业生要不断加强自身各项素质

3.3.1 毕业生在读期间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倾向于复合型人才,尤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历。高职学生要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来使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就业能力。还要全面发展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强岗位的适应性,从而使就业实力得到提升。

3.3.2 规划好自身职业生涯

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测定,综合权衡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历、能力及不足等各个方面,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来实现这一目标。

3.3.3 科学进行人生定位

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与评价,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与此同时,毕业生要围绕自己所学专业,搞好职业环境分析,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积极在劳动力市场上寻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循序渐进,以小见大,从最基层做起,从私有企业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在职业生涯中慢慢成长,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实现自身的个人目标和人生理想。

[1]窦宗军,宋辉.京津冀区域及环京津地带产业现状及发展[J].见解,2006(9):54-55

[2] 孟万金职业规划—自我实现的生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

[4]彭振宇,马必学.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07):83-87

New Thoughts for Boosting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of Hebei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Contex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DONG Xiao-fang ZHOU Xiao-nan WU Ming-ming
(Hebei chemical medicine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Hebei Shijiazhuang 050041 China)

Employment difficul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tricky problem i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onnecting with the contex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his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nd possible problems existed for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of Hebei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n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some new thoughts for boosting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graduates of Hebei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aspects of the government,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graduates, which is of a certain referential value for addressing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of graduates of Hebei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employment

A

1673-1816(2017)01-0103-03

2016-03-15

董晓芳(1982-),女,河北唐山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研究》(课题编号:201604040107)的成果。

猜你喜欢

京津冀河北省毕业生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最“叛逆”的毕业生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