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作文练习

2017-04-12孙博

理论观察 2016年12期

孙博

[摘 要]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始终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把作文教学当成是一种乐趣,自己应该喜欢写作并进行写作,在教学中药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固有观念;作文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98 — 02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始终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语言啰嗦、语义重复,主题陈旧、立意肤浅,论证不清、逻辑混乱,描写不准、词语匮乏,缺乏想象、缺少新意……

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自身是否存在问题呢?比如观念陈旧,比如从来不动笔写作。而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恐惧作文课程这一现象背后,除了厌学、懒惰这些表象之外,是否还有什么心理问题需要解决呢?

下面,就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

一、如何看待作文课

解决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我是从提问开始的,这里有对教师的提问,也有对学生的提问。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1、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看待作文课

你是否认为作文课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写各种文体的作文,这是我们的工作任务,这是各级升学考试必考的内容。

我认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把作文教学当成是一种乐趣。为什么是一种乐趣呢?因为作文是知识体系和表述能力的综合展示,是认识、了解一个孩子的极好方式。每次作文课我们和学生都一起走向了一个新世界,这是精神的世界,也是现实的世界,是透过学生的思想展示的新天地。同时,也把每次作文课当成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极好机会,一件事物他们怎么想,一处景色他们怎么看。

2、如果你是学生你怎么看待作文课

你是否认为这就是我的课业,老师让我写我就写,让我写成什么样我就写成什么样。其实我不喜欢写作文,我觉得写作文很难。

或者还有第二种情况:我喜欢写作文,我通过写作文让老师和家长看到了一个有才华的我,或者是一个有主见的我,或者是一个有个性的我。

当然也还有第三种情况:我无所谓喜欢不喜欢,我觉得写作文不是什么大事,我就这样写,我愿意这样写,我觉得我写的挺好。

3、老师应该让学生正确看待作文课

面对上述学生看待作文课的三种情况,做老师的就应该认真分析一下,而且是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析,然后对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加以心理疏导。所谓疏导,应该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让学生懂得,他眼里的世界,他对事务的认识都可以大胆的写出来;二是作文就是说话,不是词汇的堆砌,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就好。当然,这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二、你是否喜欢写作文

这个问题不是向学生提出来的,而是向各位语文老师提出来的。一个语文老师,是否可以经常这样问问自己:我觉得写作有趣吗?我平时没事的时候写点什么吗?至少可以在微信上写点什么吧?我觉得,要想教会学生写作文,教师自己首先要会写作文;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老师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要让语文老师积极面对作文教学,以极大的热情开展作文教学。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我设想了一下两种回答。

1、积极的回答

我对作文教学有热情,我认为一次作文课就是一次解放心灵的好机会。作为语文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作文课就是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放松一下,想说什么写下来、胡编乱造没关系、比比谁的想法有趣。

我有时候也写一点,我写微博,我写微信。我写的东西自己挺得意的,有的还在校刊和报纸上发表过。吃完晚饭去公园走走,拍幾张照片,发个微信,写几句感想,其实是最简便的写作训练。

2、消极的回答

我不喜欢写文章,从来就不喜欢。我哪有那份闲心,我哪有那功夫,我每天一大堆事。我20多年不写作文了,我已经不会写了。

3、给语文教师的建议

作为语文老师,你觉得作文课是负担吗?你都不喜欢写作文,能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吗?对此,我给出这样的建议。

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会写一点文章,而且应该喜欢写文章。虽然写不出长篇大论,或是精彩的美文,也要会写一般性的文章,而且要经常写。试试吧,给学生出作文题的时候,自己也写一篇,然后和孩子们一起高兴一下。

对于好多年不动笔的老师,我建议试试从今天开始写作,哪怕是写写微信,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多了一种乐趣,多了一份期盼,多了一扇窗口,你的心里就多了一种让人莫名喜悦的情感,你的心胸就豁然开朗了——因为你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出口。

生活中所有事情都可以写微信:看电影、郊游、聚餐;今天喝到了一种好茶、今天我的好友从远方给我来电话了、今天我的课上得特别好、今天有个孩子惹我生气了;我读了一本书、我看了一个电视剧、我听别人讲了一件事……如果能做到这样,那就太好啦。

三、改变作文教学中一些固有的观念

我建议语文老师都来想一想这样一个问题:是我让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吧?我们不是非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但是想一想非常有必要,这是一种自我提醒,不要用条条框框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当然,如果一位教师能就这个问题再深入想一想,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负责任的教师——如果是我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不喜欢写作文,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是我的教学方法陈旧吗?那么有没有新的方法呢?

首先,我们要肯定教学大纲是科学的,关键是要在大纲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因为大纲毕竟只是大纲,大纲如同骨架,每一次教学就是给骨架填肉,填肉的过程就是发挥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每个老师的发挥肯定不一样,那么,结果也就不一样。

那么,最基础的记叙文教学中,存在不存在更新观念的问题呢?

1、关于记叙文教学

记叙文是写好一切文章的基础,每位语文教师都要不断地跟自己强调这一点,并是把它贯彻到教学之中。

我认为,不必教学生按照空间顺序写,按照时间顺序写,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写。那样反而把学生的思想限制住了。你只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就够了,首先人的思维习惯就有顺序,如果他写文章思路跳跃了,可能自有跳跃的道理。顺序不重要,思路清晰才重要。

例如:一进门我首先看到了一张大床,床头是矮柜,然后是书桌。对了,在矮柜和书桌中间还有一把椅子。

这一段文字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那把椅子,对不对?也许他就要在那把椅子上做文章呢。

再如:他先跟妈妈打了招呼,又和爸爸说了再见,然后就跑出去了。在和妈妈打招呼之前,他已经换好了鞋子。

这样写不可以吗?谁说必须按照时间顺序写,话说明白就可以。

另外,不要怕学生写豆腐账,能写出豆腐账也不错,从另一个角度看,那是写得细致。不然,学生作文就更没有话说了。关键是要教会学生从豆腐账里提炼出主题来。

例如写一个农村院子。一个学生这样写:“院子里有两棵杨树,一个狗窝,还有一辆农用车。”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院子里有两棵杨树,一大一小,大的叶子早就黄了,好像要死了,树干上还挂着两只破自行车轱辘;一个狗窝,塌掉了一个角,并没有狗住在里面;还有一辆农用车,上面全是泥巴,已经干透了。”前面的描写虽然简洁,但是也十分空泛;后面的豆腐账反而透出了意思——破败。所以不要一味强调不要写豆腐账,先让学生尽情地写,然后再加以引导。

2、关于作文命题

所谓好的题目(包括预先给出的条件、要求)就是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或者是充分调动他的人生经验,或者是激发他的兴趣。不能充分发挥想象,不能充分调动他的人生经验,不能激发他的兴趣,学生自然是没话可说。

总有老师说学生不会写作文,这种说法不成立,只能说学生面对题目没话可说。为什么没话可说?平时不都挺能说吗?因为老师想让学生说的,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感兴趣的,又是老师不想让他们说的。

例如写爸爸妈妈,别总是让学生表扬爸爸妈妈,或者就是白描,能不能让学生写一下“我和爸爸(妈妈)的一次争吵”,你看看学生会写出什么来?肯定丰富多彩。

例如记一次郊游,能不能让学生从更多的侧面来写:“郊游真有趣”、“郊游真无聊”、“这次郊游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次郊游中同学们不知道的事”、“说说这次郊游我看到的小花、小草和小鸟”,等等,让学生自己选择他喜欢的题目来写,情况就不一样了。

3、关于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台阶。教师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想象力,甚至要看到学生的想象力往往高于老师的想象力。作文课上,老师的想象力是决定学生能否喜欢写,能否写得好的关键。没有想象力,你就出不来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或者是好的作文要求),没有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要求),怎么能希望学生写出好文章呢?

作文课要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试试只给条件不命题,例如写一篇记叙文,就写你喜欢的事情,高兴的事情,或者是特别让你不开心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有事情在里面。特别激发想象力的作文是让学生写自己的希望、心愿,条件是就一个,要有具体的事,得写出来为什么希望达到这样的目的。

为了激发想象力,可以适当让学生做一下特殊的作文实验。做这样的实验,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蚊子一口吞掉了大象,他往前一跳,又一跳,他想:我怎么是一只青蛙?我不是一只蚊子吗?我刚才吃了什么?锅包肉,对,我喜欢吃锅包肉,可是哪里有锅包肉呢?他回头一看,看到了昨天,昨天的天空中飘着一朵雪莲花,雪莲花对他喊道:月亮上有锅包肉!”

这个作文的题目是《胡言乱语之蚊子的故事》,开始学生不敢写,写不出来,老师说:你们随便写,老师不笑话你们,谁的想象奇特,谁就是天才加英雄。然后,学生们就写出了各种奇思妙想。当然,这种训练不是目的,一定要明确,它只是手段。

4、关于词语的活用

整体构思上存在想象力问题,用词上也存在想象力问题,一个词用好了,这个句子就有张力、有内涵、有趣味,就引人深思,就提升文章的高度。

例如:“白云涂抹着天空,它要画出自己的心情”,“春天温暖的记忆迎面扑来,带着小雨的湿润,浸透了我们的歌声”,“我跑着跑着,一脚迈进了你的惊喜,你说:孩子,你的心终于回来了”。

词语的活用是比较难的,对学生来说是高层次的写作实践。这很考验学生的语文功力,也很考验老师的功力。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要认为这是病句;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要让学生懂得,词语的活用在记叙文中必须适度。

四、要敢于尝试特别的作文練习

1、把作文说出来。

不一定每次作文都必须写出来,说出来也是可以试试的。当堂练习,马上讨论,及时点评,比你在学生作文本上写几个字效果好一百倍。

其实就是编一个故事讲出来,挑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编的故事,再挑选几个学生来讨论,最后老师点评。当然,这也十分考验老师的功力,不过别怕,你要相信这是十分有趣的。

2、设定情景的作文

要对学生有信心,要相信孩子们的想象力,老师要敢于带着学生做高起点的练习。所谓设定情景就是给出题目、时间、场景、人物、要求。例如:

题目:醉与醒

时间:一个夏日的夜晚

场景:一个小饭店内

人物:客人甲、客人乙、老板、流浪人

要求:编一个故事,内容要完整,有一个感人的结局。所有人物没有性别、年龄限定。

这样的练习要求学生按照给出的场景和任务编故事,必须限定于这个场景中,每个人物都要有作用,有一个矛盾冲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这种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非常有效果的。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