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基斯坦“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

2017-04-12李梅

兵器知识 2017年4期
关键词:巡航导弹射程潜艇

李梅

2017年1月10日,巴基斯坦军方宣布,首次成功发射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巴布尔”3型潜射巡航导弹。这不但是巴导弹技术的进步,更意味着巴基斯坦掌握了潜射核导弹的能力,从而使其成为又一个拥有“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国家。

“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发展

由于印度核武器的迅猛发展,使得巴基斯坦对核武器处于一种被动追随状态,而近年来印度海基核力量初建成形,这让巴基斯坦急于发展一种海基核手段与之抗衡,而巴基斯坦依据国情将潜射巡航导弹作为其抵消印度海上核威胁的选择。

“飞鱼”与“战斧”巴基斯坦有丰富的潜艇使用经验,目前拥有2艘上世纪70年代水平、经过翻新的“阿戈斯塔”70潜艇和3艘90年代水平的“阿戈斯塔”90B潜艇。这两种潜艇都是常规潜艇,但后者装有AIP模块,可更长时间地在水下潜行。此外,巴基斯坦已经从国外订购了数量较多的此类攻击型潜艇,未来足以构建核武装和常规武装配合的水下攻击与防卫体系。在1994年引进法国“阿戈斯塔”90B潜艇时,巴基斯坦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引进了法国航空公司的SM39“飞鱼”潜射反舰导弹技术,使巴基斯坦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以色列等少数掌握潜射导弹生产技术的国家。这对巴基斯坦发展潜射巡航导弹至关重要,因为潜射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具有类似的难度较高的水中弹道。除此之外,“阿戈斯塔”潜艇还可使用鱼雷管发射美式“鱼叉”反舰导弹,通过这两种潜射导弹的长期使用,巴已经逐步掌握了潜射导弹使用技术。这种潜在优势使巴基斯坦更倾向于发展以潜射巡航导弹为主导的海基核力量。为此巴基斯坦成立了“海上战略打击力量司令部”,并以奎德-阿扎姆大学为主研制了“巴布尔/哈塔夫”7巡航导弹。有消息称,美国1998年从驱逐舰上发射的攻击阿富汗境内基地组织目标而失踪的多枚“战斧”BGM-109,很有可能落在巴基斯坦境内被巴方获得,成为“巴布尔”巡航导弹的技术来源。不过它的射程只有700千米,大约相当于“战斧”常规攻击型的一半,这反映巴基斯坦在总体设计、发动机等方面仍处于较初级的技术水平。

陆基“巴布尔”2“巴布尔/哈塔夫”7巡航导弹的研制工作始于本世纪初,2005年8月巴基斯坦首次成功试射了首枚陆基型“巴布尔”巡航导弹。此后,从2006年至今,“巴布尔”巡航导弹共进行了9次试射,均取得成功。而且在2005年首次试射时,其射程只有500千米,且采用了近似垂直的发射导轨,但从2007年起它的最大射程逐步增加到700千米,并被称为“巴布尔”2,并开始使用垂直发射箱。有消息称,巴基斯坦可能已于2006年开始生产该型巡航导弹。2011年10月,巴基斯坦成功试射了“巴布尔”2巡航导弹。巴军方宣称,该导弹在试射时击中了700千米外的目标。此次发射使用了三联装导弹发射车;巴媒体称,该导弹拥有隐形及低空飞行能力,以避开敌方雷达的侦察。而在此后的公开展示中,出现了4联装发射箱设计。2016年12月14日,巴基斯坦再次成功试射“巴布尔”2巡航导弹,巴三军新闻局当天发表声明说,此次试射的“巴布尔”2在原版“巴布尔”巡航导弹基础上,改进了航空动力和航空电子设备,可使其在700千米射程内攻击陆上和海上目标。该巡航导弹还配备了地形匹配和实时数字式景像匹配等系统,可让其在没有全球定位系统的辅助下精确打击各类目标。声明说,“巴布尔”2巡航导弹具有一定隐形能力,可携带多种弹头,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战略防卫武器。巴当局一再强调该型导弹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不但可装包括核战斗部在内的各种战斗部,而且还可从水面舰船和潜艇上发射。

潜射“巴布尔”3似乎是为了证明巴军方的预言,2017年1月9日巴基斯坦在印度洋某处试射了1枚潜射型“巴布尔”3巡航导弹。实际上,在发展陆基型“巴布尔”导弹的同时,巴军方就在考虑使用潜艇发射“巴布尔”导弹,并在2016年取得突破。从巴军方公布的影像看,所谓的“巴布尔”3导弹实际就是“巴布尔”2陆基巡航导弹的海基型。媒体报道称,此次“巴布尔”3导弹试射是从一个水下移动平台发射后以高精度击中目标。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所谓水下移动平台很可能就是“阿戈斯塔”潜艇,而“巴布尔”3导弹配备了水下控制推进系统,具有先进的导航制导功能,适当增加了全球导航、地形和场景匹配系统。除了隐形技术,该导弹还具有贴地和掠海飞行能力,因此可在区域弹道导弹防御环境中规避敌方雷达与防空系统。巴军方声明称,对地攻击的“巴布尔”3能投送多种载荷,将为巴基斯坦提供可信的二次打击能力,此次试射是为了贯彻“可靠的最低限度核威慑”政策。

外界推测,巴基斯坦“巴布尔”3导弹在实现潜射之后,下一步应提高射程,将其从现有的450千米增加到1 500千米甚至更远,这样就可对印度进行更有效的威慑。未来加入巴基斯坦海军的S-20潜艇也会集成该巡航导弹系统。这将大幅增强巴海军的战略威慑能力。

“巴布尔”3性能特点

◎上为下挂式发射的“巴布尔”,右为“巴布尔”2巡航导弹,采用三联装发射架垂直发射

从巴基斯坦方面公布的“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影像看,该导弹外形比印度的“无畏”巡航导弹更加酷似美军的“战斧”导弹,气动布局与“战斧”大同小异,包括一字形弹翼和十字形尾翼。“巴布尔”3导弹首试即成功,而其前身“巴布尔”2导弹也保持着极佳的成功率。“巴布尔”3与其前身和其它巡航导弹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

射程缩短,提高了载荷能力巴军方透露,此次试射的“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射程450千米,这一射程比其前身“巴布尔”2的700千米近很多,而且比“巴布尔”原型的500千米也要小。如果没有换装新的发动机,这一数据显然不合理,但是“巴布尔”2的700千米射程是在载荷为300千克的条件下取得的,而300千克对于核战斗部而言过于苛刻,巴基斯坦核武器小型化技术难以达到,因此巴基斯坦科研人员很可能将载荷扩大到500千克,而使得“巴布尔”3的射程明显缩短。还有一种可能是为了适应潜艇发射管长度,“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的总体长度相比“巴布尔”2有所减小。但是应该看到,这一射程仅满足了海基威慑的基本射程,因为印度沿海基于陆基的反潜距离大致为200~300千米,加上目标深入内陆的距离,因此450千米射程刚刚满足其对沿海城市与港口的打击需求。尽管“巴布尔”3导弹射程有限,但考虑到其潜在攻击目标是印度的沿海大城市,加之其隐蔽能力较强,可以携带核弹头,其威慑力还是很强大,以巴基斯坦方面的技术能力,覆盖印度全境的话,不仅技术难度较高,而且更容易被印度方面拦截。但还是不能不说,从射程上看这种威慑能力还是处于较低限度的,这也是外界认为该导弹未来可能将提高射程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原因。

潜射技术先进,易于广泛推广根据巴军方所称,此次“巴布尔”3巡航导弹发射使用了“水下移动平台”的说法,外界普遍推测,巴基斯坦可能是从1艘“阿戈斯塔”70或“阿戈斯塔”90B潜艇上进行的试射。“巴布尔”系列导弹520毫米的直径尺寸适用于“阿戈斯塔”90B潜艇的530毫米直径鱼雷发射管,此次“巴布尔”3的试射应该使用了“阿戈斯塔”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巴布尔”导弹在研制之初就具有一弹多用的设想,最初作为陆射巡航导弹的“哈塔夫”7实际存在着海射型和空射型的研发计划,该导弹未来不仅可以从“阿戈斯塔”级常规潜艇和“塔里克”护卫舰等海上平台发射,还可以从F-16、F-17和“幻影”战斗机等空中平台发射。而此次“巴布爾”3导弹的潜射试验证实了巴基斯坦的多用途发展计划。如果“巴布尔”3巡航导弹如外界猜测采用了“飞鱼”导弹的发射方式,则其很可能使用了有动力水下运载器技术,这使得“巴布尔”3潜射方式的适应性大为增强,其很容易推广到“阿戈斯塔”以外的潜艇上,特别是其未来可能大规模装备的S20型潜艇。

制导系统可靠,存在升级可能“巴布尔”系列导弹为确保命中精度都使用了复合制导体制,导弹在飞行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接近目标后使用地形匹配校准,进入目标区攻击时导引头使用数字地图匹配末制导。外界认为,早期的“巴布尔”没有考虑兼容卫星制导,因为它们不是很信任GPS或GLONASS。这虽然有争议,但是如果其一开始就瞄准核武装,就很容易理解了。由于俄罗斯和美国均认为巴基斯坦曾支持塔利班与苏联和驻阿美军作战,巴基斯坦缺乏对GPS或GLONASS战时可靠性的信任,而且由于卫星制导干扰技术的发展,也使许多国家逐步放弃了核武器使用卫星制导的方式。例如,美国国防部在2015年1月在寻求AGM-86“空射型巡航导弹”替代方案时表示,未来所有空基核武器将全部可在非GPS环境中工作。可见,“巴布尔”系列导弹放弃卫星制导有着十分现实的考虑。从巴方此次公布的影像看,导弹准确命中地面红旗靶标。巴基斯坦官方在几次试验后都称“巴布尔”巡航导弹“精确度非常高”,命中精度可达到20~50米;虽然该命中精度与圆概率误差控制在10米以内的“战斧”还有差距,但鉴于“巴布尔”3导弹可能搭载威力较大的核弹头,潜在攻击目标是印度的沿海大城市,这一命中精度完全满足使用需求。而对于常规型巴基斯坦可能会升级到惯导加卫星导航。

机动性能好,突防能力较强从巴基斯坦方面公布的情况看,“巴布尔”3导弹巡航高度较低,具有较强突防能力,这与其较为优异的空中机动控制性密切相关。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称,“巴布尔”3巡航导弹在航电设备和精度上进行了改进,其具备较为先进的水下控制能力,并增强了地形匹配导航等功能。巴方声称,“巴布尔”3具备掠海飞行能力及复杂地形匹配能力,能有效提高对抗雷达侦测尤其是区域防空系统的能力。该导弹的动力装置为涡喷/涡扇,速度约为0.9马赫。“巴布尔”3导弹发射后能保持水平低空飞行姿态,其巡航高度在海上7~15米,平地50米,山区和丘陵100米左右,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飞行过程中可按照程序自动调整飞行方向,采用迂回航线飞往目标区,这与“战斧”巡航导弹的飞行控制能力相当。

核常兼备,战斗部威力大“巴布尔”3导弹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核常兼备能力。为了对地面目标进行远程攻击,该导弹配备了高爆弹头或由86枚子弹头组成的子母弹战斗部,对大规模装甲集群有较强的杀伤力。此次发射后,巴基斯坦军方媒体承认“巴布尔”3导弹可携带各种类型的有效载荷,将为巴基斯坦提供可靠的二次打击能力,加强威慑。由于巴基斯坦尚未进行热核武器试验,而且复杂的热核武器也难以小型化,考虑到其此前使用的“高里”弹道导弹核弹头情况,外界估计,“巴布尔”3导弹可能使用10千吨~35千吨的战术级核弹头,但这足以摧毁中小城市目标,因此具有较强的威慑能力。

总体设计合理,部署适应性强“巴布尔”系列巡航导弹总体设计基本沿袭了海基“战斧”(BGM-109),除了折叠式弹翼和十字形尾翼外,其采用了与“战斧”近似的折叠式进气斗,这是其与同期发展的印度“无畏”巡航导弹的最大区别。这种收放式进气斗的前端嵌装在燃料箱后部的弹身腹部,后端则与尾舱内的发动机进气口相连。当导弹冲出水面时,烟火作动器工作,随后发动机进气斗的密封罩脱落,助推器與导弹尾段接合处的护盖抛掉,尾翼展开,进气斗伸出。从“巴布尔”导弹图片可以看到腹部明显的进气斗护盖板。这种设计使其外观更加流畅整洁,适于使用发射箱(筒),并可在水下弹道过程中减少阻力。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巴布尔”3巡航导弹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采用固体燃料涡轮风扇或涡轮喷气发动机,可维护性好;其弹翼和尾翼可折叠,使用方便,便于长途运输和战场隐蔽。

“巴布尔”3发展动因

开展核竞争,平衡对手的威胁长期以来,出于与印度竞争等因素,巴基斯坦一直将核武器及其运载平台作为国防力量发展的重点。正是由于发展核武器,巴基斯坦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从西方国家得到其它国防建设所需先进技术的难度加大,同时,巴基斯坦经济落后,无力对武器进行全面更新,只能将导弹核力量作为重中之重。印巴在1998年分别进行核试验以来,双方总是通过针锋相对的导弹试射来展示自己的威慑能力,在巡航导弹领域也是如此。在印度不断推出“布拉莫斯”和“无畏”巡航导弹的情况下,巴基斯坦也相继推出了“雷电”和“巴布尔”系列巡航导弹。巴基斯坦于2016年12月13日成功进行“巴布尔”2巡航导弹试射后,印度仓促在12月21日进行了第四次“无畏”式巡航导弹的飞行试验,试验虽然失败,但暴露了印度积极与巴基斯坦开展巡航导弹领域竞赛的意图。因此巴基斯坦军方在2017年1月10日成功试验“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后发表声明称,本次试射是为了贯彻“可靠的最低限度核威慑”政策。可见,“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发展可有效平衡来自印度的战略威胁。

促进多样打击能力从“巴布尔”巡航导弹总体设计看,巴基斯坦在该导弹发展之初就制定了陆海空全面发展的路线,这促进了多样化打击能力发展。2008年10月,巴基斯坦海军称,尽管政府尚未决定部署海上战略武器,但是巴基斯坦海军已经具备相应能力。“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试验成功是巴在这一发展路线指导下取得的巨大进步,此后巴无疑将把空射巡航导弹发展作为新的发展方向。未来作为三军通用导弹的“巴布尔”系列巡航导弹将填补巴基斯坦海基和空基核力量这两块空白,成为巴基斯坦核威慑和远程常规打击的重要武器,为其发展“三位一体”核力量和多样化远程打击能力奠定基础。

发展远程精打能力“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射程450千米,虽然后续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射程,但目前这一射程足以确保巴海军在印度岸基反潜线以外对印度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和海空基地实施精确打击。尽管其卫星影像和基础地理数据保障目前不占优势,但对于打击印度陆上集群目标和战略指挥所已经绰绰有余,也足以满足核打击的需求。可见,通过“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的发展,巴基斯坦远程精打能力将得到质的发展。

提高核力量生存性由于巴基斯坦地域狭小,理论上说,尽管其弹道导弹都实现了机动部署,但生存能力依然不高,很容易在战时遭到印度空军战斗轰炸机的猎杀,就像海湾战争时多国部队空军猎杀伊拉克“飞毛腿”一样。这种情况下,为自己的潜艇装备可携带核弹头的潜射巡航导弹成为最佳选择,可大大提高隐蔽性和二次核反击能力。与此类似的是以色列,以海军通过“海豚”级常规潜艇装备的巡航导弹实现了海基核力量的发展。印度也在研制类似的国产核潜艇,配备射程700千米的弹道导弹,并在发展射程更远的K4弹道导弹。但由于从水下发射潜射弹道导弹对潜艇设计和结构的要求很高,因此以色列等国转而求其次,为常规潜艇搭载的潜射巡航导弹配备核弹头,以保证有限的核威慑。

不过要保持与印度之间的战略平衡,建立足够的海上核威慑力量,依靠巴基斯坦现有的海军能力仍有难度。尽管巴基斯坦潜艇部队装备良好,训练有素,但由于巴基斯坦潜艇与印度相比,数量处于绝对劣势,以现有规模维持与印度水下力量的平衡已很吃力,再抽调兵力组建水下核打击力量势必捉襟见肘,因此不足以承担二次核打击使命。但也有巴基斯坦官员认为,巴基斯坦陆基核导弹是巴战略核力量的主体,而海基核力量只能扮配角。不过,根据巴基斯坦的发展计划,巴基斯坦正计划将潜艇总数增加到12~14艘,以确保传统水下巡逻任务不受影响的同时,再维持一支最低限度的水下核打击力量。

发展海基,健全“三位一体”“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发射成功事实上使巴基斯坦从陆空“两位一体”核力量结构发展为健全的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威慑体系。2012年5月,巴基斯坦宣布成立由桑德希拉将军担任司令的“海上战略打击力量司令部”。此次,“巴布尔”3试射成功后,巴基斯坦军方宣称,巴基斯坦开始拥有独立的海基核威慑力量,由此获得二次核打击力量。

此次发射成功表明,巴基斯坦海基核力量已经由隐蔽走向公开。巴基斯坦战略分析家认为,巴基斯坦虽然已经就建立海基核威慑力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目前巴海基核威慑力量依然是以印度为防御重点,并无全面发展的意图。从巴基斯坦选择潜射巡航导弹作为海基核力量主体而非印度那样选择弹道导弹就可以看出,巴基斯坦海基核力量发展的目标是有限的。

猜你喜欢

巡航导弹射程潜艇
潜艇的由来
潜艇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向飞鱼学飞行
潜艇总动员4
朝鲜新火炮覆盖大半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