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探讨

2017-04-11巩亚定

四川水泥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后监测技术轨道交通

巩亚定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探讨

巩亚定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渐步入发展的正轨,新兴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后检测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相关实例,城市轨道交通工后技术对城市轨道的安全与发展有长远意义。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后期的监测技术进行探讨,分析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促进新兴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的发展。

城市轨道;工后监测技术;策略

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概述及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是由固定路线,铺设固定轨道并且配套运输车辆和服务设施的公共交通运输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开发、线路建设和系统的集成等关键技术,共同构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为主要框架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城市轨道是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解决大中会唱那个是发展的主要交通干线,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就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后期进行监测,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的探讨不仅可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程的又快又好发展,还可以实现重大装备核心技术突破,降低城市轨道建设和运营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发展的进程,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承担较大的客运量,随着城市营运里程的逐渐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初步成形,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运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解决大城市交通的手段就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设计产业多,从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的监测技术等都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城市交通轨道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可以加快城市发展的进程,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发展水平,完成行业内的创新与发展,引领城市布局的新局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就目前来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规划不够规范,监测技术标准不统一,建设周期比较长,工后监测技术落后等等问题严重滞后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的重要性

在2008年的11月份,杭州地铁湘湖站现场发生大面积的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的重大事故,直接造成那个近五千万的经济损失,坍塌现场一片狼藉,经济损失是次要的,造成人员伤亡则是最令人痛心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后技术极具重要性,监测人员必须做到专业严谨、尽职尽责、开拓进取和团队共赢。经过后期的调查,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工程在勘察、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问题;在后期的监理和监测的过程中都存在问题。在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监测信息不真实

监测信息不真实,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为原因,电脑中的数据被人为的删除,路面发生状况的时候,监测报表没有进行相应的记录,实际的施工与检测报表不符合,已经达到设计报警值的却没有报警,可能就是监测方伪造数据的原因造成的。

(二)监测内容与监测规范不符合

施工现场只有施工检测,没有出现第三方的监测技术系统人员,导致监管机制流失,轨道交通工后监测工作处于一直失效的状态,地面发生位移和沉降的时候没有及时报警,像杭州湘湖站的这种重大监测事故,监测负责人和监测员应该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可以违章指挥施工,工程基坑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地面沉降或者位移发生预警的时候,应该及时报警,提高基坑钢支撑防护体系的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管理的监督,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监测单位不能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实时监测的话,就很可能会引发重大事故。根据相关调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后监测力度不够或者是预警信息不够准确,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监测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话,就可能会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或者降低为零。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以及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应该在施工阶段就对周围的岩石和土体进行严密地的监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后期监测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监测的项目以及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进行预警,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监测数据达到预警标准的时候,必须及时地进行警报信息的传送。

其实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测技术分为前期准备阶段、监测技术方案的编制阶段、监测点采集阶段、监测技术实施阶段以及检测成果验收阶段等。监测技术的前期准备阶段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的勘察,对周边环境和施工情况进行调查,确定施工现场具备可行性,之后再制定交通监测方案,根据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特点,在工程风险和工程安全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特点和周边的环境;监测的目的、范围、等级、对象、方法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检测信息的反馈和监测仪器设备以及人员的配备,在进行监测点采集阶段中,监测数据和位置应该满足工程结构和环境安全的要求,监测点应该放置在稳固和清晰的位置,并根据监测方案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地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按照规定的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及时预警,在结束监测工作之后,形成总结报告,进行成果的验收。

四、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规范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应该根据监测的对象和特点进行工程监测,综合运用设计的要求和精确程度综合确立。轨道基准点应该设置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内,水平位移的观测点不应该少于四个,监测基准点应该设置在稳定坚固的土层之内,并在确定稳定之后再进行使用;其次,监测仪器应该稳定可靠,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对同一监测项目应该是使用同一监测仪器,采用相同的监测方法,监测的精准程度应该根据监测项目、要求和国家标准再确定,满足对监测对象受力的要求,尤其是在监测的过程中,做好监测点的保护与措施,工程检测新技术应该在使用前与传统方法相结合;最后,在监测设备和仪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加强监测,测量精准度测斜管埋设的时候应该保持固定,防止出现上浮的现象。

五、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城市运营里程的逐渐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必将逐渐加大,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后监测技术的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

[1]秦长利.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监测测量精度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08,02.

[2]刘玉华,丁烈云,周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信息平台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09,02.

[3]吴锋波,金淮,杨红通,刘永勤,任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地下管线监测控制指标[J].施工技术,2012,24.

U45

B

1007-6344(2017)02-0059-01

猜你喜欢

工后监测技术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道路软土路段沉降影响因素及处理方式研究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隧道衬砌缺陷处理工艺带模注浆与工后注浆综合工效浅析
沥再生工后抗滑性能预测模型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