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石化企业发展战略再定位研究

2017-04-11王卫星许钰瑕朱学义王一舒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石油能源系数

王卫星,许钰瑕,朱学义,王一舒

经济新常态下石化企业发展战略再定位研究

王卫星,许钰瑕,朱学义,王一舒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石化企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效益滑坡。通过研究中国1978—2015年国民经济和石油消费发展速度发现石化经济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相吻合,呈现出“朱格拉周期”规律。依此规律建立我国经济GDP发展的指数函数模型和二次函数模型;选择下滑压力系数为制约系数,建立我国石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模型并对其“十三五”期间发展速度进行预测。提出石化企业未来应该由 “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并从产品结构、人才资源、经营政策、发展理念等方面提出了石化行业在新常态下进行战略调整的建议。

下行压力;石化企业;制约系数;战略定位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以及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等复杂形势,石化企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1]。2011—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从26 832家增加到29 765家,利润总额却从8 186.38亿元下降到6 484.49亿元,年均下降5.7%。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企业由2011年的276家增至2015年的296家,但利润总额从4 299.6亿元下降至804.8亿元,年均下降34.2%。石化企业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现实?本文从经济周期理论入手,探讨石化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在预测其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石化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再定位。

一、新常态下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各国积极应对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变化

过去世界石油能源供应主要依靠“油田”开采。但美国页岩革命成功不仅增加了美国的油气产量,而且改变了人们对能源的认识。美国和加拿大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全球化石能源结构变化。美国出台了《未来能源安全蓝图》,提出“能源独立”新主张。欧盟制定了2020年能源战略,启动战略性能源技术计划,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2014年,中国生产页岩气15亿立方米,2015年产能建设达到50亿~60亿立方米,是继美国、加拿大之后世界第三个大力开发页岩气的国家。阿根廷、俄罗斯、沙特等多个国家都在探索页岩油气开发。大量页岩油的开发,使世界能源生产供应及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欧佩克、国际能源署(IEA)等国际性能源组织主动转型,国际能源治理的机制、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新变化。中国也应在这一调整过程中选择一条适应世界能源供应格局深刻变化的道路。

(二)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导致我国油价波动

伴随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变化的是世界石油价格下跌(见表1),这也导致我国石油价格下挫。2012—2015年,世界原油年均价格下降20%左右。进入2016年,国际油价进一步下探,2016年1月曾跌至每桶25美元(OPEC一篮子油价),目前油价虽然在波动中有所反弹,但是6月初仍未突破50美元/每桶。

我国石油价格和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联动,国际油价变动必然影响到我国石油价格变动。过低的油价不利于我国石油产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发展。考虑到国际油价下跌导致国内油价走低,使我国石油开采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加大,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地板价”为40美元,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

表1 世界原油现货价格变动表*数据来源于油价网:http://youjia.chemcp.com/index.asp 美元/桶

(三)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引发石油生产受限

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制定《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但实际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3亿吨标煤,超过规划3亿吨标煤。按照“十二五”规划,2015年原油生产能力保持2010年2亿吨不变,但实际全国原油产量为2.15亿吨,超过规划0.15亿吨。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中也强调:“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制度。2016年4月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6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3.4亿吨标准煤左右;原油产量为2亿吨左右。可见,我国能源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2],政府要制定规划加以限制。

(四)优化能源结构措施拉低石化能源消费比重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但实际水电、风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3]比重由2010年的9.4%提高到2015年的12%。煤炭和石油消费比重由2010年86.6%降低到2015年的81.4%。数据显示[4]: 1996—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累计平均数为19.4%,2011—2015年分别为16.8%、17.0%、17.1%、17.1%、18.1%,五年累计平均数为17.2%,比前五年降低2.2个百分点。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和发展核电”,“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2016年4月1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15%,2030 年为20%。

(五)“节能减排”任务影响着石油消费量

各级政府层层落实“节能减排”任务,不仅要降低万元GDP的能耗比例,还要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国家将“节能减排”目标落实到各级政府,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国际能源机构(IEA)2012年5月24日公布统计称,煤炭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5%,石油占碳排放总量的35%,天然气占碳排放总量的20%。可见,净化环境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石油消费的碳排放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六)进口石油增加导致对外依存度升高

2011—2015年,我国净石油进口分别为2.748亿吨、2.920亿吨、3.009亿吨 、3.205亿吨、3.280亿吨,平均每年增长4.52%。石油进口增大,必然提高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21世纪初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仅为26%,到2015年则升至60.6%。2016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炼油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并将炼油企业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审核委托给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随后商务部《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可以获得原油进口资格。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会给国内石化企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二、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的周期性特征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已在多个行业中体现,这种下行状态还将会持续多久,尚无明确结论。“十三五”规划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专题报告会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呈下行态势且还未见底,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不会呈现“U”或“V”型走势,而将是“L”型走势[5]。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时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研究我国石化经济发展未来走势,必须与研究我国经济发展周期结合,这样才能从经济发展规律上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属性。

(一)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朱格拉周期”规律

1862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6]。当代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标准的周期是持续时间为九年左右的“朱格拉周期”。这是第一个被确定的经济周期,后来被多数经济学家认可。笔者通过研究我国1978—2015年GDP发展速度发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4个高峰点(1978年11.7%、1984年15.2%、1992年14.2%、2007年14.2%)和4个低谷点(1981年5.2%、1989年3.8%、1999年7.6%、2015年6.9%),从一个高峰点或低谷点至下一个高峰点或低谷点就是一个经济周期。自1978年起38年的经济发展出现四大经济周期:1978—1990年、1991—1997年、1998—2007年、2008—2015年,平均9年左右一个周期。“朱格拉周期”规律在我国适用。

(二)中国石油能源发展同国民经济发展周期具有吻合性

1.发展速度图形体现了吻合性

图1 石油消费速度同GDP发展速度吻合性图

2.我国石油能源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性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利用图1数据对1978—2015年我国GDP发展速度和能源消费速度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皮尔逊系数为0.376*,显著性(双侧)系数为0.02,说明我国GDP发展速度和石油消费速度在98%概率保证程度下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GDP发展速度越快,石油消费速度也越快;反之亦然。

三、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未来走势

(一)中国经济周期模型的未来走势

1.模型建立

对未来经济走势进行预测,越近的经济周期借鉴性越强,再现性越强。因此,我们选择最近的上升期(1999—2007年)和下降期(2007—2015年)来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见表2)。观察1999—2015年中国GDP走势,我们选用指数函数和二次函数对这两个不同时段的经济走势进行拟合,同时计算趋高预测值和趋低预测值。

表2 1999—2015年中国GDP环比发展速度测算

(1)指数函数模型

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建立经济发展模型为:

y=aebx

式中,y为经济发展趋势值,x为时间序列,e为自然对数,a、b为常数。

①指数函数经济周期增长趋高模型

在Excel中用1999—2007年数值做GDP增长趋高图(如图2),可得趋高指数函数模型为:y=1.063 7e0.007x。

②指数函数经济周期增长趋低模型

在Excel中用2007—2015年的数值做GDP增长趋低图(如图3),可得增长趋低指数函数模型为:y=1.126e-(0.006 7)x。

图2 1997—2007年GDP趋高增长指数函数图

图3 2007—2015年GDP趋低增长指数函数图

(2)二次函数模型

用1999—2015年的GDP发展数据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y=ax1+bx2+c

式中,y1为经济发展趋势值,x1为时间序列,a、b、c为常数。

①二次函数经济周期增长趋高模型

在Excel中用1999—2007年的数据做GDP增长趋高图(见图4),可得二次函数的趋高增长模型为:y=0.000 8x2-0.000 4x+1.078 1。

②二次函数经济周期增长趋低模型

在Excel中用2007—2015年数据做GDP增长趋低图(见图5),可得GDP 趋低增长的二次函数模型为:y=0.0009x2-0.0157x+1.1422。

图4 1999—2007年GDP趋高增长二次函数图

图5 2007—2015年GDP趋低增长二次函数图

2.2016—2020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1)指数函数预测

根据趋高指数函数模型可得2016—2020年中国GDP发展速度预测值分别为1.071、1.078、1.086、1.093和1.101;用趋低指数函数模型计算2016年发展速度预测为1.055。

(2)二次函数预测

根据趋高二次函数模型可得2016—2020年中国GDP发展速度预测值分别为1.079、1.081、1.084、1.089和1.096;用趋低二次函数模型计算2016年发展速度预测为1.075。

观察用1999—2007年、2007—2015年两个阶段数据计算的趋高增长和趋低增长的两个函数图像发现,二次函数模型曲线与实际观测值图形拟合得更好。利用所建指数函数和二次函数模型分别计算出1999—2007年和2007—2015年的预测值,结合两个阶段的实际值计算出估计标准误差进行比较,其结论也是二次函数模型优于指数模型。

3.GDP综合预测值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选用二次函数模型的预测结果为基础,根据GDP的整体发展规律对未来5年预测值做出制约。在2012年以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所计算1999—2007年的经济周期中,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0%,而从2015年开始,政府一直强调中高速发展,强调7%*“十三五”规划经济目标提上议程,学界预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或在6.5%-7%之间。的增长,所以对所做的趋高预测需要进行系数调节。考虑到经济增长从10%的高速增长向7%的中高速增长平滑过渡,根据统计学“近大远小”的原则选取预测权数,将2016—2020年分别取5、4、3、2、1作为调节系数的权数计算出各年不同的调节系数,最终计算出2016—2020年我国GDP发展速度综合预测值见表3。

表3 中国GDP增长预测值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预测值只是按照所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测算出来的数值,仅作为预测石化行业的经济增长趋势的基础数据。利用这些测算数值预测石化行业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时,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制约系数。

(二)石化行业制约系数和发展前景研究

1.下滑压力系数

石化企业下滑压力分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以及调控对石化企业产生的影响,二是外部市场调节对企业的制约作用。我们通过模型设计来量化这些制约因素。

(1)政府宏观调控因素计算

“十二五”规划提出:全国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都比2010年减少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也比2010年各减少10%。据此可以建立“十二五”期间政府调控石化企业的强度指数模型如下:

y=ax1+bx2+cx3+dx4+ex5+fx6

式中:

y为政府调控石油能源的综合得分。

x1为全国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数据,计算得到2010—2015年政府调控下全国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环比发展率为: 1、1.041、1.04、1.038、1.037、1.036。

x2为全国成品油产量发展力。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数据,分摊每年的平均增长值,并计算得出2010—2015年全国成品油产量发展力环比为:1、1.062、1.058、1.055、1.052、1.05。

x3为需氧量排放量递减速率。以2010年的1 238万吨为基数,计算得到环比递减率分别为:1、0.984、0.984、0.983、0.984、0.983。

x4为二氧化硫递减速率。依据平均每年的递减值计算得到环比为:1、0.991、0.991、0.991、0.991、0.991。

x5为氮氧化物排放量递减速率。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数据,计算其环比可以得到:1、0.98、0.98、0.979、0.979、0.978。

x6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变动率。2010时我国对外依存度为54.8%,“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对外依存度要控制在61%以内,据此计算环比为:1、1.023、1.022、1.022、1.021、1.021。

(2)市场运行制约因素计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源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市场的制约。市场运行制约模型可设为:

f=ax1+bx2+cx3+dx4+ex5+fx6

式中:y为市场调控石油能源的综合得分。

x1为全国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及预测能力。依据“十二五”规划数据,运用趋势预测法可计算得环比增长为:1、1.052、1.065、1.023、1.055、1.08。

x2为全国成品油产量发展力及预测能力。依据“十二五”规划数据,运用趋势预测法可计算得环比增长为:1、1.088、0.939、1.061、1.044、1.01。

x3为二氧化硫递减速率。根据公式f=-59.735x+2 287.4计算得到2015年的数值,据此计算环比为:1、1.015、0.956、0.965、0.966、0.977。

x4为氮氧化物排放量递减速率。依据趋势预测公式为f=-56.655x+2 434.2计算可得2015年数据,据此计算可得环比为:1、1.057、0.972、0.953、0.933、1.007。

x5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变动率。依据趋势预测公式f=0.010 1x+0.540 3计算,可得环比分别为:1、1.035、0.995、1.035、1.019、1.017。

x6为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率。依据趋势预测公式f=-0.029 7x+0.915 7计算可得2015年数值,则万元GDP能源消耗环比为:1、0.977、0.965、0.964、0.952、0.968。

(3)石油经济下滑压力系数测定模型

根据上述政府调控制约模型和市场运行制约模型计算所得2010—2015年各制约因素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结果见表4。

从表4中“政府调控”总方差初始值可以看出,两个主成分累计方差为99.96%,表明这两个主成分提供了原始数据99.96%的信息。

表4 总方差解释表

从表4中“市场制约”总方差初始值可见,主成分1方差为46.245%,主成分2方差为40.136%。表明这两个主成分提供了原始数据86.381%的信息。据此做因子负荷矩阵(见表5)。

以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得到政府、市场调控经济下行压力指数模型综合得分公式分别为:

y=99.079%y1+0.881%y2

z=46.245%z1+40.136%z2

式中:y1为政府调控下主成分1的线性方程,y2为政府调控下主成分2的线性方程,Z1为市场调控下主成分1的线性方程,Z2为市场调控下主成分2的线性方程。

计算得到y,z的综合得分。结合所建立的y与z模型计算得到石油化工行业经济下滑压力系数(见表6)。

表5 因子负荷矩阵表

表6 石化行业经济的下滑压力系数表

根据表6中的2010—2015年的综合下滑压力系数,利用永续年金等方法计算并确定2016—2020年间的综合下滑压力系数为1.0 465,由此得出经济增长系数为0.956。

2.石化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2016—2020年GDP增长预测值(见表3),并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运行的制约系数,计算2016—2020年石化企业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值分别为5.69%、5.30%、5.70%、6.10%和6.50%。

为了提高预测质量,还需要考虑经济趋升周期和趋降周期不同的耦合系数。经计算1999—2007年趋升耦合系数为0.972,2007—2014年趋降耦合系数为0.962。考虑了耦合系数后计算的石化行业经济增长预测值见表7:

表7 2016—2020年石化行业经济增长预测表

四、中国石化企业发展战略再定位

预测未来石油能源增长的最基本方法是“石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石油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法”。2011—2014年,“石油消费弹性系数”为0.37,未来GDP增长率在6.5%~7%之间,因此,2016—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可能为2.4%~2.6%;2011—2015年,“石油生产弹性系数”为0.151 4,2016—2020年我国石油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可能为0.98%~1.06%。目前石化行业经济发展处于“下行阶段”,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规律,石化企业经济增长速度应定位在“中高速”水平上。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石油生产和消费进行再定位。

(一)产品结构定位

石化行业未来产品生产结构定位是:(1)发展中高端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全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要求石化企业要生产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生产“市场对路”和“市场创新”的产品。目前我国的产品品种主要为合成树脂、橡胶、精细化工、烧碱等行业,与市场需求有所差异。这就要求行业整体做好市场调查。同时要求炼油企业提升炼油技术工艺,提高燃料油品质量,朝着节能高效、绿色环保、低碳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我国炼油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石油化工企业要对基础化学原料、农用化学品、合成橡胶及制品、成品油等传统市场,挖掘需求潜力,把握需求变化,加强对纺织、轻工、房地产、交通运输等下游项目的有效供给,努力扩大国内市场。(2)发展农化产品。由于其属于细分行业下游,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具有较大的经济占比,加之受到我国对农、林、牧、渔等农业提振计划以及农场集中化运营模式的影响,农化整体都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二)人才资源定位

石化企业未来人才资源定位是:提升人才层次,发挥高层次核心技术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我国一直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因此需石化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夯实技术创新的基础,培育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尽管我国石化企业已具有从事炼油、化工、工程装备及环保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但与国外大石化公司相比,在高层次科技人员的投入上依然存在很大差距。针对该问题,石化企业应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制度,应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在企业内部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绩效评估体系,鼓励技术人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效益的提高。

(三)经营政策定位

石化企业未来经营政策定位是:实施经营多元化战略,拓展非油品经营。我国非油品经营明显低于世界水平,例如:中石化2015年非油品经营占总营业额的1.23%,相较于2013年的0.48%有了一定提升,而在2013年同期美国的加油站非油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就已经超过30%了。加油站是整个石化行业的终端产业,单个加油站虽然不起眼,但是,全国有数万座的加油站,数量上就不容小觑。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开展加油站便利店业务,大力拓展非油品经营,使石油石化企业在石化经济整体下行的趋势下,重视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宽利润来源,调整利润结构。

(四)发展理念定位

石化企业未来发展首要理念定位是:创新引领石化企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双轮”趋动。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发展迅速,新产品日新月异,但是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研发能力仍然相对落后,而且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十分复杂、生产过程十分危险,他们更亟需创造出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改善工作的效率,增强生产的安全性,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因此,石化行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科技创新还要把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到变革生产关系、激发创新活力的层面对待。“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深化油气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石化企业要积极投身于行业改革,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油气储运领域、油气流通领域、价格改革领城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作工作,让体制机制的变革带来巨大推动力。

[1]彭丽.增速显回落缓中见趋稳——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与展望(一)[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2(9):10-11.

[2]管清友.石油行业进入温和增长周期[J].中国石油企业,2012(9):20-21.

[3]公维凤,王传会,周德群,等.双强度约束下行业低碳经济增长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23(6):29-36.

[4]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285-291.

[5]丁一. 中国经济未来呈“L型走势”[EB/OL].(2016-01-14) [2016-05-31]. http://www.24en.com/read/news/politics/182129.html.

[6]马士成,何友文.基于奇异谱理论的经济周期测度[J].货币时论,2011(3):28-35.

On the Economic New Norm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sitioning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ang Weixing,Xu Yuxia,Zhu Xueyi,Wang Yishu

Afte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into “new normal”,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 most obvious problem is the economic downturn. By studying the speed of GDP and oil consumption from 1978 to 2015, it is found out that petrochem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national econom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rule of “juglar cycles”. According to this rule, the model of Exponential Function and Quadratic functions is established. Downward pressure is chosen as restricted coefficients. Then the forecast model of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spect is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growth rate of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is forecasted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by using th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is proposed to shift from the previous high speed to a medium-to-high speed growth. Suggestions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 are made in the aspects of product structur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developing philosophy for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new normal.

downturn pressure;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restricted coefficients; strategic positioning

王卫星,管理学博士,常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许钰瑕,常州大学商学院学生;朱学义,常州大学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舒,管理学博士,常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与江苏石油石化发展战略研究基地项目“经济下行压力下石化企业创新驱动力与风险抵御能力研究”(15SSL103);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2015C227)。

F407.22

A

10.3969/j.issn.2095-042X.2017.01.006

2016-10-12;责任编辑:沈秀)

猜你喜欢

石油能源系数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这些待定系数你能确定吗?
打雪仗
过年啦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两张图弄懂照明中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