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习故事为切入点,提升家长的教育策略

2017-04-11韦晓刘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题组树叶家长

韦晓++刘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幼教工作者们试图利用多种资源,提高家教工作实效,促进家长教育能力的提升。

学习故事是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是一种用叙事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体系,是一套能够帮助儿童构建作为学习者自我认知的学习评价体系。近年来,学习故事这套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國际幼教界的认可,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很多幼教机构开始把学习故事作为儿童学习评价的手段。我园课题组在研习学习故事的一年时间里,越来越觉得可以试图尝试以学习故事为切入点,提升家长的教育策略。克服家庭教育上的激情,实际操作中的茫然。

一、以传统的家庭教育讲座提升家长的教育策略收效甚微。

当前,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家长讲座,而家长讲座现状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1.讲座形式缺乏双向对话。家长教育方面,幼儿园常常是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来园宣讲,大多采取简单的灌输方法,单向交流输出比较突出,缺乏双向对话。往往造成家长只当配角,幼儿园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家长们不积极回应,或者出现“现场听着激动,回去一动不动”的现象。

2.讲座内容缺乏系统目标。专家们的讲座往往似明星走穴,没有明确的系统性目标。讲座之间没有链接,讲完也不再回访,缺乏实践性的跟进指导策略。同时,专家们众说纷纭、观点各一,时有碰撞,看上去给广大家长带来了新的理念,实际上形形色色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并不利于家长正确地教育孩子。

3.讲座缺乏个性化指导。家长们的知识层次、面对的孩子、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家长讲座要做到个性化,让每个人都感觉有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往往只能做到理念上的引领,不能根据孩子个体量体裁衣,缺乏一些实践和个性化指导,意义并不大。

针对以上家长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价体系,课题组决定让家长也参与到我园的省部级课题中来,一起研习学习故事、发现学习故事、书写学习故事。以学习故事为切入点,提升家长的教育策略。

二、和家长并肩,互做学习故事的补台人

1. 家长践行学习故事的优缺点。

优点:家长更容易捕捉孩子成长中的“哇”时刻。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家长通过博客、QQ、微信来记录孩子的成长趣事。家长记录“故事”立足点小、记录时往往饱含感情。家长和孩子单独在一起的机会远远大于教师,他们和孩子近距离接触,更容易挖掘孩子身上发生的故事。

缺点:家长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教育策略。往往只是记录幼儿在游戏、生活中展现出来的精彩学习瞬间,在学习故事中对幼儿的学习行为描述不够客观或者过于笼统。对幼儿的心智倾向、学习品质还达不到正确的解读和识别,对幼儿学习行为的分析不够细致和准确,对幼儿学习行为的支持策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做不到科学的回应与互动。

2.教师践行学习故事的优缺点。

优点:教师是具有专业教育行为的实施者,是学习故事的引领者和主要实践者。她们不仅有能力形成学习故事的文字描述,更有能力发现幼儿主动学习、看懂幼儿此刻兴趣、理解幼儿工作理论、推动幼儿想法。具有专业的分析解读和识别回应能力,能对学习故事中注意——识别——回应进行循环反复链接,更专业的支持幼儿发展。

缺点:教师对个体幼儿的回应与互动非常有限。教师面对的是班级群体,时间和空间不够充足,捕捉故事的广度不够。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切断观察。教师对团体“学习故事”(教师对一组或全体幼儿的系列回应与互动)记录的多,个体“学习故事”(教师对个体幼儿的回应与互动)记录的非常有限。

鉴于以上两点,只有教师和家长携手并肩、家园同构、取长补短,让家长在学习故事中穿行、家园在学习故事中共鸣。

三、从“分享”、“实践”入手,帮助家长解读学习故事

分享成果可以让家长初识学习故事,切片分析可以帮助家长精准解读,熟悉学习故事的结构。课题组向家长发放了邀请卡,采取“参与式教研”的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学习故事研习。通过直接明了的成果分享和切片分析手段,构建家长们对学习故事的认知。

分享成果、初识“学习故事”。课题组成员将一年来的学习故事编撰整理、集结成册或制作成PPT,家长们通过分享、阅读、评价、反思了解了学习故事是一种用叙事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体系。是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进行注意—识别—回应的反复链接。在分享学习故事过程中,家长们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在故事里熠熠生辉,每个孩子的学习都带有着特殊的“个人烙印”。他们不禁感慨:“《香香的面条》中郝选旭俨然一个大厨师;《万花筒》中的魏梓涵专注力真强;《有趣的影子》中张雨馨和她的小伙伴们探索能力真强啊!”。阅读学习故事让家长们更加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大家感叹每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孩子们和环境互惠互动、教师精准的识别、专业的支持回应让家长们叹服,这才是孩子需要的学习。

感慨的同时,家长们也发出疑虑,“哇时刻”在我孩子身上都能发生吗? 我的孩子不够自信和优秀,他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吗?同时,课题组的老师们也产生了疑虑,家长们真的会发现孩子的“哇时刻”吗?“发现优点、能做的和兴趣”式的观察和评价能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育策略吗?

尝试记录、分析“视频切片”。带着疑问,课题组成员带领家长观看了幼儿活动视频。通过现场尝试书写、视频切片分析、教师对比评价几个方面来为家长解读学习故事。以真实事例来帮助家长了解学习故事中的三个构成部分:注意—识别—回应。注意部分主要呈现发生了什么?即幼儿的精彩学习过程;识别部分是什么样的学习发生了?回应部分是进一步支持这方面的学习。

实际上对于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来说,三个步骤中识别部分是最关键、最难的。衔接现象与本质,直接影响回应的质量,对教师的观察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样具有很高的挑战性。更何况对于初次尝试书写学习故事的家长来说,可谓是老虎吃天了。最初,家长只要做好学习故事的“注意”部分即可。“识别”和“回应”部分教师要适时补台,和家长并肩,共同完成學习故事,完成个性化指导。

学习故事1

航航的故事——落叶变变变

撰写:航航妈妈 3月20日

航航,那天,你和瑶瑶去美工区玩儿“落叶变变变”贴画游戏。你们各拿了一张图片卡和树叶。你在撕双面胶的过程中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终于将“鸡妈妈”贴好。你又特意找了几片小一些的树叶,拿起了胶水,快速地将胶水直接涂抹在了叶子上,开心的笑了。小树叶在你的小手上变成了鸡妈妈的翅膀。

瑶瑶看了你的画说:“我要拿红色的叶子做鸡宝宝,绿色叶子做翅膀,肯定比你的好看。”瑶瑶用胶水小心翼翼的贴好小鸡,用水彩笔快速的给每只小鸡都添上了腿和脚。 你发现小鸡没有眼睛,你们一起给小鸡添上了眼睛。

你们用圆圆的树叶做太阳,用粉色的花瓣做光芒,你将双面胶粘在纸上,将花瓣整齐地放在太阳周围,又用大小不一的树叶做了好看的云朵。你们的画真美!

当航航的故事展现在家长们眼前时,大家被航航妈妈等一些家长爱子情深、温情满满的文字所打动,内心充满了感动和向往。可对于家长们来说,感动虽在,疑虑犹存。他们仍然处在“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阶段,如何通过学习故事,提升教育策略的问题亟待解决。

怎样才能精准识别孩子的行为?航航妈妈已经较为完整的完成了学习故事“注意”部分的描述。课题组成员决定通过列图表的形式,对照幼儿行为进行切片分析,为家长们解读学习故事中的“识别”部分,了解在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学习?

通过切片分析解读,家长们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视频切片”对孩子进行观察和了解、从不同的视角接近和发现、能在教师的引领下理解和肯定。并能根据问题给予一定的回应策略。家长们获得一个新的认知,那就是对自己的孩子从原来认为“他是有缺陷的”而逐渐转变为“他是有能力、自信的学习者”。 他们看孩子的视角悄然发生着变化。渐渐放慢了自己“忙”的脚步,学习不再跟风“盲”从,教育不再困惑“茫”然。期待更加深入的参与到学习故事的继续研习中。

四、基于观察的切片分析+关联分析基础上的回应策略

“理解学习和促进学习”是学习故事的切入点。“改变、支持、回应”是家长研习学习故事的目标。家长们已经能够成功捕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哇”时刻。课题组成员抓住时机,依托基于观察的情境技术呈现+切片分析+关联分析载体,和家长进行小组研讨,集体提升。带领家长完成从“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到“下一步学习机会的可能性”的过程。完成“识别”到“回应”的链接。帮助家长为幼儿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更多可能。

在航航妈妈呈现的“树叶变变变”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两个自由探索、不断尝试、发出挑战、积极合作的孩子形象。基于这个故事,我们开启了“回应”之旅——我们可以为航航和瑶瑶做些什么?

研一:

家长:老师将树叶提供的再丰富些。可以适当的增加任务难度。

课题组:航航,你没有因为树叶会碎而放弃,经过尝试,找到了粘贴树叶的最佳材料,贴出了自己想要的画面,相信你以后碰到其他困难时,会自己坚持解决问题的。——心智倾向(坚持)

研二:

家长:请航航和瑶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请小朋友帮忙分析,让作品更美。

课题组:看着你的贴画,我在想,你的画面蕴藏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还有什么材料可以进行粘贴创作呢?树叶除了可以粘贴创作,还可以做什么呢?

——心智倾向(兴趣、探索)

研三:

家长:将孩子们的作品拍照、展示。互相学习。

课题组:航航、瑶瑶,我觉得你们今天制作树叶粘贴的过程一定会给小朋友带来启发的,分享你们的想法可能会有更多的伙伴来探索树叶的奥秘呢!有可能同伴们会收集更多的材料,会有更好的奇思妙想呢!——心智倾向(自信、表达、沟通、合作)

经过逐一对比,“回应”部分逐步明晰。家长的“回应”和成长让课题组很欣喜。课题组的“回应”让家长明白,与孩子的交流、理解支持他的做法、探究寻找适宜的能给孩子更多帮助的材料、鼓励向同伴分享,这些正是孩子们目前最为需要的,更接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课题组的引领下,家长们很容易地捕捉到了两个孩子的学习品质:创新、坚持、独立、挑战、合作、探索、反思……。

五、撰写出有温度、有生命、有色彩的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让家长们在追求和体会教育的道路上充满无限机会和可能。尽管之前有人曾担心,有的家庭可能会因为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不自信而不愿意写。可是经过边看、边实践、边反思的探究旅程中,家长们渐渐燃烧了心中的小宇宙,从最初给家长发放参与邀请卡到后来家长自发申请加入,从最初的小范围参与到后来的集体开展,家长们没时间会挤时间,没办法会想办法,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故事的研习中来。

儿童需要在丰富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学习已经是教师和家长的一个共识。通过多次的探索和碰撞,家长们渐渐明白儿童是在主动探索身边环境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的。很多家长打破了以往家中整齐划一的环境布置,给孩子营造能够对话的、能够发出邀请的家庭环境。他们能够认同并尊重孩子的奇思妙想和与众不同,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在悄然改变,渐渐成为了孩子的智慧大玩伴。玩的过程中“哇时刻”不时的闪现出来,对话、倾听和相互回应成了主要的亲子相处之道。

学习故事2

万奕辰的故事——学剥鹌鹑蛋

撰写:万奕辰妈妈 3月20日

早餐时,你拿了三个鹌鹑蛋。每次的鸡蛋或者鹌鹑蛋都是我帮你剥好的,今天我告诉你:“自己试试”。你拿着鹌鹑蛋思考了一下,在桌子上滚了滚,发现并没有破。你用求助的眼光看了看我,我微笑著说:“加油”。你在桌上轻轻敲了几下,一点一点剥(抠)皮儿。很快,一个鹌鹑蛋皮剥完了。到了第二个,你直接老练的在桌上一磕,可是皮儿怎么没有第一个好剥呢?“嗯,要滚一滚”你自言自语道。第二个、第三个……终于吃到了自己剥的鹌鹑蛋,你兴奋的说:“妈妈,我帮你”。于是,我和爸爸的鹌鹑蛋都是你剥的。

识别了什么?(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辰辰,你第一次自己剥鹌鹑蛋,我的微笑让你坚定了信心,你开始了各种尝试。当看到鹌鹑蛋完好无损时,你没有放弃。是个能够坚持的孩子。

你用“滚一滚”、“敲一敲”的办法,终于让鹌鹑蛋有了破损,你找见了剥鹌鹑蛋的突破口。说明你是个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孩子!

剥第二个鹌鹑蛋时,你细心的发现没有第一个好剥了,经过回忆和思考,你找到了剥鹌鹑蛋的奥秘,“敲一敲”“滚一滚”皮更容易松开。说明你具备了总结经验的能力,利用知识链接完成自己的事情。

你提出帮爸爸、妈妈剥蛋皮儿,说明你乐于助人,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回应了什么?(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剥鹌鹑蛋的技巧你已经掌握了,还有很多的蛋宝宝你敢于挑战吗?生活中有许多剥的工作,你愿意继续探索吗?(剥鸡蛋、剥蒜、剥葱等)

把你剥鹌鹑蛋的过程分享给班级的小伙伴好吗?相信还有很多宝宝不会剥蛋呢!你能教他们吗?(和同伴分享剥蛋的过程)

有兴趣和妈妈一起制作不同的“蛋美味”吗?(一起合作煮蛋、煎蛋、制作蛋羹、蛋糕等)

经过半年的尝试和实践,学习故事让众多家长见证了幼儿成长的奇迹和精彩。家长们逐渐改变了儿童观,树立了“儿童本身就有力量”的信念。他们不知不觉中成为第一个发现孩子闪光点的那个伯乐。我们欣喜的看到,家长们从“找差距、找不足式”的评价视角,转变成“找优点、找长处式”欣赏和接纳的评价视角;从过去带着标尺去观察、发现不足去教育到带着欣赏去记录、理解学习去支持,以及随之发生的观察焦点和解读内容上的转变。大大的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策略。

同时,更为珍贵的是,家长们感动于老师对自己的专业引领和教育支持,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对孩子的真心;孩子为家长对自己行为的肯定感到惊喜,强化了他好的学习品质,亲子关系得以加强;而教师在引领家长、为家长补台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师幼关系更加融洽,回应策略更加精准。

“学习故事”显然成为了家长教育策略的参考书、儿童成长的宝贵财富、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我们要继续带领着家长和教师深入到“学习故事”的研习中去,让学习故事在家园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课题组树叶家长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树叶的不同称呼
家长错了
南京大学研发光学探针
一片树叶
家长请吃药Ⅱ
课题组成员
犯错误找家长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