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台下的心理,群体中的人性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精读

2017-04-11张群超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作文新天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爱斯克洛德梅拉

◎张群超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看台下的心理,群体中的人性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精读

◎张群超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描写的是伽西莫多受刑以及人们群聚围观的场景。在这里请先容笔者谈谈伽西莫多为什么会受刑,所受的惩处是什么,都有哪些人怎么来围观。

伽西莫多受刑,一是因为他受到自己恩重如山的养父克洛德指使去劫持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这是大部分读者所共知的;二是因为他受到法庭“公正”的审判,而法官弗洛里昂是一个耳朵失聪的庭长大人,结果就出现了超出“法律规定”的情况,即聋子法官审问聋子犯人,审判官却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聪在法庭上胡言乱语,引得全场旁听者哄笑不止,但他认为这是因为伽西莫多强词夺理、藐视庭长、阴险刁悍,最后他和是非不辨且迟到的府尹大人惩处了伽西莫多。伽西莫多可谓是无处申冤,也无法申冤。这也是他受刑时默默接受、不反抗的原因。而后一原因在没看过小说原文的读者那里容易被忽略。

伽西莫多所受的惩处是“笞刑”加“示众”。“笞刑”是一种肉体惩罚,“人们看见成千条血水在那驼子的黝黑的肩膀上流淌,皮鞭在空中挥动时就把一些血珠溅到观众的身上”。“示众”是一种精神惩罚,群众可以围观并展开私人报复,即“人们把双手反绑的犯人绑在那个轮盘上,一个木头的轮轴藏在轮盘中心,轮轴转动时,轮盘也跟着转动,这样便把犯人的脸连续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呈露着”。

在这受刑的看台下,存在着三类围观者:一是无关者群众,二是指使者克洛德,三是受害者爱斯梅拉达。当指使者克洛德出现时,伽西莫多由愤怒变为“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可见伽西莫多这个被人奚落、厌恶、排斥的弃婴孤儿,对养父抱有深挚且无限的感激之情。这样,读者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会盲目地听从养父的支配。然而“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生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看台下的克洛德是逃避心理。逃避是因为心虚,因为这场劫持的幕后指使是他,在看台受刑的本应该是他。逃避也是因为自私,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一个神甫善良、真诚、慈爱的形象。克洛德是个道貌岸然、虚伪自私的伪君子。这一逃离的眼神和背影无疑给了可怜的伽西莫多重重的打击,这打击比其他任何人给的都要大。克洛德逃离之后,伽西莫多要水喝,这是他身体对水的饥渴,也是他心灵对关爱的饥渴。而这时看台下的受害者爱斯梅拉达内心不惧且勇敢。她越过伽西莫多愤怒和轻视的独眼,“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多么善良、宽容的女郎,就像圣母一样打动了长时间被冷漠蹂躏的不幸人,使他流下了生平第一次的眼泪。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的灵魂最美的乐章是善良。”克洛德丑陋和爱斯梅拉达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雨果写作的一大特点。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特别倡导了“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的艺术对照原则。

在这围观的场景中,作者着笔描写最多的就是无关者群众,几乎占了节选部分的三分之二。看台下的群众围观描写细致而深刻,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剖析。

群众心理细细剖

节选开篇就交代群众“很快聚拢”,并且一直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而格雷沃广场的刑台一点儿都不好看,“它没有什么建筑艺术的意趣,也算不得怎么宏伟,没有铁十字架,没有八角灯,没有那些突出在屋顶边上的饰有花和叶片的精致的柱子,没有神秘古怪的水槽,没有空花镂刻,没有深深凹进石头的雕刻”。七个“没有”开头的整句充分证明,人们来此不是欣赏建筑,而是欣赏“戏剧”。鲁迅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看来,鲁迅先生的话还要修改成:“群众,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群众的看客心理是“无聊空虚”至极,却不止于“空虚无聊”。

在“给水喝”场景中,人们发出的嘲弄如下:

“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

伽西莫多没有犯下这些罪过,群众的不幸更与伽西莫多无关,但人们“全都对他怀着某种憎恨,有的恨他奸诈,有的恨他丑陋,而以后一种人的憎恨最为厉害”。中世纪的人们生活在压抑的宗教和禁欲主义之下,生活潦倒且不幸。因为伽西莫多丑陋,于是成为群体发泄愤怒和憎恨的对象。他们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归罪到伽西莫多身上,把自己的痛苦发泄在伽西莫多的丑陋上,并以他人的不幸和痛苦来作为无聊庸众生活的安慰和消遣。于是“行动的欺侮”“私人的报复”“无端的怨恨”“无厘头的谩骂”等接踵而来,冷漠、无情、残忍、恃强凌弱、无知等纷至沓来。群体心理在此时显得如此“病态且畸形”。

而在这当中嘲笑、憎恶得尤为厉害的是妇女们。“群众大笑起来,小孩们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当‘公诉’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在这里就像在大厅里一样,妇女们特别起劲”。为什么原本我们认为最富有同情心的妇女在社会群体中会更加残忍呢?这是因为妇女在社会群体当中会比男性更缺失理性判断。她们大多情感丰富,同情时如圣母,刻薄时赛恶魔。群体心理的“无知冲动”在女性身上更加明显。

而在冷漠麻木的围观者中难道就只有爱斯梅拉达一人是美的化身,其他人就没有动过一点点善念和对真相的质疑吗?其实应该是有的。当伽西莫多像动物一样咆哮给水喝时,“还得说明,在那当儿,人群中找不出哪个好心的男人或女人敢于送给那受苦受难的人一杯水,那刑台的可恶的石级被当做十分可耻和丑恶的东西,善人们是不愿意上去的”。“善人们”当然是反语,“不敢”和“不愿”是因为个体在群体中会不由自主地在言语和行动上合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群体的“从众心理”在这些不愿做孤独的异类者身上找到了印证。

雨果笔下的这些群众及其心理,活脱脱如鲁迅《示众》中各形各色的看客,如《祝福》里“满足地去了”的老妇人,如《孔乙己》中嘲笑的短衣帮,如《阿Q正传》中观看阿Q的围观者……

人性世界层层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其实在围观的场景,还有两个看客——作家和读者。作家看小说人物;读者看作家和小说人物,并以此来层层剖析人性世界。雨果在小说中总是忍不住跳出来说几句。他对这些群众似乎并无好感,但也不绝对否定:“人民,尤其是中世纪的人民,在社会上就像孩子们在家庭里一样,他们长久停留在原始的无知状态里,停留在道德和智力的幼稚阶段,可以用形容儿童的话来形容他们:在这个年纪是没有同情心的。”

儿童和妇女因为丧失自己的理性反思,故而在心理上会呈现出无知的状态。所以雨果认为中世纪的人民就像孩子,他们不是道德和智力的缺失,而是处于道德和智力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缺乏同情心,但不代表没有同情心。言外之意,人民的人性是可以启蒙感化的。雨果对于人性是充满美好憧憬的,他笔下的爱斯梅拉达、《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海上劳工》里的吉利亚特,都是真善美的化身。“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一滴眼泪换来一滴水,爱斯梅拉达的真善美感化了伽西莫多,也感化了看台下的观众。在这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里,我们看到了雨果对真善美的温暖爱护。相较而言,鲁迅的人性观则稍有不同。“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祝福》)人们不仅将祥林嫂视为玩物,甚至厌弃她为何在世,最后总算被打扫干净。鲁迅的人性世界显得更加凌厉和丑陋。或许中国几千年来在人性上的积弊让鲁迅深深绝望,他选择了沉重批判。

那么人性到底是美还是丑,是善还是恶,自古以来就有争论。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告子·章句上》中有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性恶》中写道:“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各执己端,各据其理。我想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性复杂且变化,人更多是处于美丑善恶的中间地带变化着。就如雨果所言:“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人性的弱点是趋利避害。人,无论在个体或群体中,都会要求生存,贪图享乐,汲汲于名利。然而弱点不等于缺点。克服弱点,就能将弱点变为人性的优点。屈从弱点,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换一个场景想象,假设伽西莫多变成了犹太人,围观者变成纳粹,能有几个自省且勇敢的辛德勒?美国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作为一个能思考的人要反抗“平庸的恶”——不反省、不判断、不担当。

无论是温暖爱护还是凌厉批判,文学家都在用文字去建造“人性”这一个庙宇。而我们读者除了被感化,也该被警醒。

猜你喜欢

爱斯克洛德梅拉
卡梅拉的鸡蛋
身份失焦与生存实验
——《对面的撒旦》的文艺心理学分析
爱斯梅拉达形象的另一面
压抑下的人性畸变
——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角度解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形象
为梦想而努力
《不一样的卡梅拉》
赞美与批评
美与丑的对照——《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塑造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题目功过参半
意义深远的“爱斯基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