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

2017-04-11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堂研修讲座

汪枭枭

花溪河畔,大成山前,楼宇典雅。

杜维明、王蒙、陈来、郭齐勇、安乐哲、顾彬等海内外学术文化大家在这里开坛传道,莘莘学子纷至沓来,在这里求学问理……口音各异的游客慕名而至,在这里的山水、楼宇间寻找“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时代内核。

这里,是贵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贵州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地标——孔学堂。

2016年,贵阳孔学堂各项事业飞速发展!

不忘初心,以“传承与弘扬儒学的圣殿,教化与开启新风的基地”为目标,引进“鸿儒”,学术建设、文化传播与大众教化并重,孔学堂成为贵州构筑精神高地的重要平台。

打造文化传播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榮辱、辨是非。”

孔学堂秉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在节假日举办针对广大市民的公益讲座。风雨无阻,从不中断,自2013年一期建成以来,450多场讲座陪伴市民度过了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周末时光。

2015年8月,省委书记陈敏尔到孔学堂调研时指出:“一定要把讲座进行到底!”

为筑牢公众的传统文化根基,孔学堂从“娃娃”抓起,积极探索“文教结合”的方式,在贵阳市范围开展中小学生琴、棋、书、画、诗、礼的新六艺培训和传统文化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参与学生达8万余人次;与在筑高校联手采取“听讲座修学分”的方式,累计吸引了4万多学生到孔学堂修学。

2016年,孔学堂增加针对贵州省各级干部的“贵州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从严治党”以及“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专题等讲座,有超过3000名处级以上干部聆听。

文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耳濡目染的过程。为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具“可触摸的质感”,孔学堂在各类讲座的基础上以春节、端午,清明、谷雨等传统节日和节气为脉络,举办“我们的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系列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针对入学、成年、结婚等不同人生阶段,孔学堂重点举办了开笔礼、成人礼、中华婚礼、敬老礼等文化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润泽人心。

“十三五”开局,省委提出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孔学堂于2016年4月启动了全省大型文化推广活动 “知行贵州文化之旅——孔学堂走进市、州”,让普通大众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全省人民对贵州人文精神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

文化的传播需要大量的学术成果来支撑,孔学堂丰富的文化传播活动背后,有着丰硕的学术研修成果。

构筑人文精神高地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

王阳明在龙场悟出“心学”,阳明心学是植入了贵州基因的思想文化“宝贝”。2016年4月10日,“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在孔学堂挂牌成立,旨在用阳明心学中的宝贵思想财富为解决当代人的心态问题提供路径与方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致贺词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充分挖掘和发挥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行动和务实举措。

讲座是文化传播与教化的基础形式,论坛是学术研修的基础形式。2016年,孔学堂四季辩论大会持续开展,就“传统文化如何进课堂”“‘心性之学能否解决现代人的心态问题”“何谓儒商?儒商何为?”“传统家训是否还适用于现代家庭”等重大社会和学术问题,邀请专家学者论道,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当前社会相关问题、构筑贵州人文精神高地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2016年4月,博士生导师、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徐圻教授发表《略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一文,从客观与主观、自然与人为、生态与心态、认识与实践、良知与德行、道义与事功六个方面的统一系统阐述了贵州人文精神的内涵。2016年8月,“贵州人文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孔学堂召开,为进一步深化对贵州人文精神的认识,践行贵州人文精神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支持。

学术研修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孔学堂与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共同出资设立“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面向海内外资助对国学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传递亮丽文化名片

陈敏尔书记曾强调,“孔学堂是贵州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大家都要重视它,建好它,用好它。”为了更好地打造贵州特色文化名片,提升知名度,孔学堂积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去年9月,第四届知行论坛暨东亚阳明学与地域阳明学派国际学术大会在孔学堂召开,来自国内各地、台湾地区和日、韩、泰、越等国的学者齐聚一堂,就阳明学及儒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也把孔学堂这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又一次推向了世界。以“文脉诗心”为主题的第七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的诗、书、画名家济济一堂,以字为媒,赓续文脉,搭建了两岸交流的优质平台。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北大、复旦、浙大、武大、韩国成均馆大学等24位海内外知名高校的教授入驻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他们置身孔学堂的青山碧水之间,纵思古今,围绕中华民族文明礼仪工程、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工程等课题开展研究。眼下,学术研修业已成果初显——近80位教授、博导为中英双语《孔学堂》杂志撰稿;安乐哲、顾彬、倪培民、陈勋武、辜正坤、黄俊杰、张隆溪等30位知名海内外中国学家、汉文经典外译专家欣然领衔“《孔学堂》杂志英文译审委员会”,鼎力打造《孔学堂》杂志英译标准;荟萃陈来、郭齐勇、杨国荣等名家菁华之作的《孔学堂文库》,首批11种丛书由孔学堂书局出版后广受好评。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独特魅力所在,文化的魅力可以跨越时间、超越国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代精神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而这,正是孔学堂的使命所在。(责任编辑/袁 燕)

猜你喜欢

学堂研修讲座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森林学堂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宝宝国学堂
打个盹,记事牢
宝宝国学堂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