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特色农业:多赢的“绿色红利”

2017-04-11岳振

当代贵州 2017年7期
关键词:山地贵州农产品

岳振

加强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营销网络化发展,把贵州绿色农产品叫响、抓实、见效,让黔货出山、风行天下。

绿色是农业发展重要导向。2月初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这也是贵州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的战略目标。

“让贵州绿色农产品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说,依托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广应用“三变”改革经验,发挥农村科技人才、农村经营人才、农村基层组织人才作用,加强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营销网络化发展,把贵州绿色农产品叫响、抓实、见效,让黔货出山、风行天下。

绿色与特色共进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其内涵包括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贵州农特产品风行天下,特色产业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和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发展等,是其中重点任务。

着力调结构,构建山地生态产业带,是黔西南州推进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黔西南州充分利用山地气候优势,围绕培育低热河谷产业带、缓坡温凉产业带、高山冷凉产业带三条立体生态经济产业带,进行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带动、基地化推进,发展精品水果、精品蔬菜、中药材、薏仁米、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产业,致力于构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培育山地特色支柱产业。

与此类似,在毕节,农业板块经济风生水起。毕节市推动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高山冷凉蔬菜、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中药材、高山生态茶“六大农业板块经济区”,已初步建成连片20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4000余个,规模化养殖基地857个,新培育市场经营主体4600多家。

坚持特色化发展,持续有效优化供给结构、调整农业布局,打开了贵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局面。在贵州许多地方,推进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从单纯的“农业园区”向融合发展型的“农业公园”转型。

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将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业态与农业园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相关企业、农业合作社等规范发展,结合资源实际,做出地域特色,充实并打响山地农业品牌。近年来,贵州农业产业融合日益深化,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快速增长,乡村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黔货出山、网货下乡成为农村生活消费“新常态”。

品牌彰显特色,特色蕴于产品。在发展农业市场主体过程中,铜仁市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出台支持品牌建设的激励政策,培育出了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沿河空心李、贵州白山羊、德江天麻、玉屏油茶、梵净蘑菇等优质农产品,其中有中国驰名商标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很好地带动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无公害绿色有机是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必备品质。去年,贵州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加快,新增4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总数达到8个,位列西南地区第一。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战略要求,贵州推进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也是在进行深入持久的绿色发展理念的广泛实践。农村“增綠”,是贵州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去年,贵州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完成产值1976亿元,绿色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比提高到32.6%。今年,在打造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大省过程中,贵州将做到特色突出、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形成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体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并强调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六化”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

贵州将既注重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市场化、品牌化、绿色化、合作化、融合化、配套化“六化”为基本取向,调好调顺调优农业供给侧结构,把小品种变成大产业、把土特产变成大品牌,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2016年,贵州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保持在40:60。未来,贵州将加快建立粮经饲统筹发展结构,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大力发展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优化经济作物种植;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通过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培育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同时,立足资源禀赋,加快畜牧养殖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优化,充分发挥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市场比较优势。

通过“品牌化”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效益,贵州正加快创建一批在国内外立得住、叫得响的“农”字号品牌。在继续扩大“三品一标”建设的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农业合作,推动“黔货出山”;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和运输各环节的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与安全。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绿色化”是农业产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持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品质保证。贵州将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化水平,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大关键技术、关键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力度,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以及节本降耗、循环利用模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耕地、园地、林地和水域等农业资源,强化污染防治力度,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

近几年,贵州省土地流转呈现加快推进势头,但“总体上小农分散经营的格局未变”,因此,坚持“合作化”,持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便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比如安顺市,全市6万多亩集体土地、15万亩集体林地、300余处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权,通过入股方式交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经营,使相关村集体经济积累得到增加。

在贵州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的“融合化”发展是普遍做法,并且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融合化发展的典型路径。山地农业和山地旅游是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两篇大文章”,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在高端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空间很大,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还有丰厚“金矿”可挖。

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配套化”的农业服务支撑。特别是农村道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能为农产品流通建设构筑良好通道。贵州将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进程中,逐渐形成强大的农业配套支撑服务体系,有力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责任编辑/顾海凇)

猜你喜欢

山地贵州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浅析山地别墅的景观设计及施工特点
农产品争奇斗艳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