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2017-04-10张晓晗

四川水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资源

张晓晗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620860)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张晓晗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620860)

农村景观是生态环境与农村居民生活相融合的一种景观综合体,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具有受环境和噪音污染较少,土地利用面积较大,人口密度较低等特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对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断加大,其景观设计质量也越来越高。本文从目前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新农村景观设计的作用与发展趋势,仅供参考。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1 我国农村景观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到了飞速发展时期,相关土地部门针对农村发展而带来土地利用问题、资源消耗与环境问题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探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引导下,我国农村基础建设越来越快、环境越来越优美,农村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升级,高效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农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应的问题。农村土地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景观规划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方面:首先,农村景观设计以及建设不规范,对农村土地的利用不合理,例如:乡村屋舍瓦房的建设布局混乱,不得章法。其次,农村土地保护意识低。农村耕地保护不科学,导致地表层遭到侵蚀与破坏,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土地养分较低,耕地损坏面积巨大。最后,农村自身特点与文化底蕴逐渐消失,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景观规划设计开始模仿城市建设,导致农村建设相似度极高,为传承下来的本地区文化景观以及人文面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

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质目的是对农村环境进行改善,同样也是实现国家农村环境生态结构的升级优化,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对农村发展进行分化配置。缓解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资源损耗问题。正确的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实现农民居住空间的环境改善,将农村建设成现代社会的花园。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能够高效融合农村景观的内部环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人与农村环境的三方面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属于初级阶段,景观规划设计体现着农村建设的探究与实践。我国农村景观设计的方法、面貌、规划、技术等直接影响着农村人的居住环境建设程度,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在保障审美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有:

2.1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对各项产业进行现代化结构调整与创新,高效改善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根据现有的农村建设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科学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优质的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农村环境的美观程度,在这基础上可以着重发展乡村农家乐和生态旅游业,将当地农村的风俗与人文情怀作为宣传卖点,增设基础旅游设施,展开相应的娱乐项目,吸引游客来消费,这些措施都可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为新农村景观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2.2 合理高效的利用农村资源

农村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资源利用等因素,打造集约型、环保型农村建设体系。结合农村环境、资源现状合理开发农副业,建造符合可持续战略的现代化农村景观。

2.3 对农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农村景观建设是当地文化底蕴的主要表现方式,既能保护当地的自然风光及生态资源,又能对当地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另外,农村景观规划可以使农村住房更加有序,节约土地面积,形成特色的农村文化。

3 农村景观的概述

3.1 农村景观的含义

农村景观主要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的各种土地进行整合与利用,具有独特面貌、内涵以及资源的景观形态。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其景观规划设计应在此基础上展开,达到人文与生态结构高效协调的复合型自然环境。

3.2 农村景观内容

农村景观主要组成内容有:土地、林业、耕地、养殖业、畜牧业、种植业以及村庄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生态平衡借故偶和发展规律,具体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只要是指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类型、地质构造、土地土壤、水文特点以及动物植物等。由自然界固有的生态进行协调与影响后产生的效果。自然景观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农村地理面貌,具有季节性,在季节的交替中展示着不同的美景。人文景观是指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人的素质与精神层次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融合了文化与风情,进而形成的一种景观面貌。主要体现在农村街道分布、民俗习惯、民风风情、居住特征、建筑特征、植物动物等,直接反应了当地的生活方式与发展情况。

4 我国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趋势

4.1 农村生态景观规划

按照当地的农村地域生态特征,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土地结构等,景观规划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设计,融合现代新型理念最后构成适合农村发展的景观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要高度关注资源的使用与自然环境保护这两者间的协调,实际景观建设时可以对种植各种植被,保护耕地与山林资源,规避水土流失现象,防止土地沙漠化。

4.2 农村生产景观规划

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生活离不开农业生产,进行农村景观规划时要从农村人生活需求出发,在不违背自然规律前提下展开建设,保证农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展现农村自然干净的面貌。随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普及,农村旅游业开始成为农村经济来源的又一大支柱,发展旅游式农村景观是现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景观建设的主旨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景观规划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地位四大要素。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业地位的日益提升,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将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降到最小。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要考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利用等因素,并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农村发展的景观。中

[1]商丽娜.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6,(08).

[2]王堞凡,王浩.新常态下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J].艺术评论,2016,(01).

TU7

B

1007-6344(2017)10-0094-01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资源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资源回收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