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构树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

2017-04-10夏玉芳赵庆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构树

夏玉芳, 赵庆霞

(贵州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L.vent)为桑科(Moreaceae)构树属(Broussonetia)落叶乔木[1]。其生长快、易繁殖、适应环境能力强,除新疆、黑龙江、内蒙以外,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构树是我国常见的多用途经济树种,作为饲料、造纸和药用等方面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构树根系发达,枝叶茂盛,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并在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宁夏等11个省区市先行试点。贵州省通过国家财政资金扶持采用集中代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先后在务川县、关岭县、贞丰县、册亨县、中山区、盘州市等地积极开展构树扶贫工程试点,种植构树十万亩。根据2016年《贵州省构树产业化扶贫规划(2016-2002年)》(简称《规划》)目标,“全省‘十三五’构树面积达到200万亩,通过引进饲料、制浆造纸、天然有机饮料等企业,进行多目标培育利用,初步形成构树开发产业链”。构树以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优势,为助推贵州大扶贫、大生态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1 构树利用潜力

二十一世纪初,关于构树造林技术和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此间亦有零星的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方面的报道,但相当于利用研究,构树优良品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技术报道尚少见。

1.1 构树及其产物的利用价值

构树全树均可利用,作为饲料、造纸和药用等方面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近些年,对构树干、叶、花、果、根等各器官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其食品、药品、保健品、饮料产品开发前景,是一个具有较大产业发展潜力的树种。

1.1.1树皮和木材 我国用构树造纸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世纪末,学者对构树韧皮纤维特性研究逐渐增多。大量研究结果证明,韧皮纤维素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好。构树韧皮纤维细长,色泽洁白,品质优良,是生产制造高级用纸(打字蜡纸、引线纱纸、新闻纸、宣纸、造币纸等)和人造棉以及高级混纺等产品的优质原材料。构树韧皮的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达43.06%,具有较大的纤维利用率[2]。构树皮纤维长度平均值为9.37 mm,分布范围3.3~19.6 mm,纤维长宽比高达509,属于一种优良的长纤维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构树皮纸浆得率42.47%,硬度6.70(Kappa值),耐破指数为2.23 kPa.m2/g,撕裂指数34.53 m N.m2/g,耐折度192次,抗张指数27.67 N.m/g,具有较优的制浆性能[3]。构树的综纤维素含量为82.09%,Klason木素含量为18.57%,纤维平均长度为863 μm,长宽比为51.3,壁腔比为0.37,由化学组成和纤维形态来看,比较适宜制浆[4]。作为纤维材料,构树造林第二年即可利用,赵天榜研究构树1~2龄材纤维含率平均67.3%,其中韧皮纤维含率占皮总量69.7%,纤维特性和纤维含量都表现出很好的品质[5]。除此,构树木材还可供器具、家具、薪炭等使用。

构树皮还具有药用疗效,性凉、利水,可治吐血、血崩、水肿以及外伤出血等[6]。

1.1.2叶 构树叶蛋白质含量丰富,煮熟后喂猪,适口性好又能肥猪,农民常以采摘作青饲料。已有研究发现构树叶蛋白质含量达24.0%,并且安全无毒,属于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可供保健食品添加剂之用,喂养畜禽增效可达到46~108%[7]。除此,构树叶还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做为喂养饲料得到的肉产品瘦肉高,肉质纯正,味道鲜美[8]。除此,构树叶还具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构树叶子“性凉味甘、凉血利水”“治吐血、血崩、外伤出血、水肿、疝气、痢疾”[9]。构树叶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二苯丙烷类化合物,贾东辉研究发现每千克构树叶提取液中的黄酮类含量为273 mg,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性增强[10]。

1.1.3花果 构树果实为聚花果,又称楮实(子),其径约3 cm,肉质,7~9月为果熟期,成熟时红色。在药理、饮品及色素提取等都有报道。构树聚花果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达31.23%,还有许多人体必需矿质元素,如具有药理活性的微量元素Fe、Mn、Cu、Zn、M0等和生理活性物质类黄酮[11]。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楮实具有滋肾、清肝、明目之功用[12]。张尊祥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服用楮实口服液分析发现,用药后血清过氧化脂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表明构树果实在抗痴呆或延缓痴呆进一步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13]。构树果实还可以改善30%乙醇引起的记忆再现缺损[14];也可治疗不孕不育症[15];在肝病及眼科治疗方面亦有很好的疗效[16]。另外,周文美以野生楮桃为原料,经榨汁、成分调整,接入安琪牌葡萄酒酵母菌进行发酵制得风味独特的的半干红楮桃酒[17]。罗中杰等从构树果中提取红色素,其在中性和酸性介质中对光、热、多数金属离子以及蔗糖、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都是稳定的,可望作为天然色素开发价值[18]。构树种子富含脂肪油,可用来生产肥皂、油漆和润滑油等。

此外,构树幼嫩雄花序是一种民间野生蔬菜,干燥雄花序粗蛋白含量达20.51%,除色氨酸以外的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全部氨基酸的35.5%[19]。

1.1.4根 构树的根和根皮均可入药,从构树根部提取的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20]、抑制芳香化酶作用,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等[21,22];构树根抑制类脂氧化和血管平滑肌增殖,对治疗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23];构树根还具有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抗菌等作用[24,25]。

1.2 生物生态学特性利用潜力

构树根系发达,生长快,适应性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污染等生态功能,已经成为工矿区绿化、石漠化综合治理首选的理想树种。

1.2.1固持土壤特性 植物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同时,根系穿插于土壤中,并缠绕、固结土体形成网络结构,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构树根系分生,再生力强,须根极为发达,造林当年生的侧根即可达到2 m以上[26]。构树根系抗拉强度与其直径有关,与直径大小成反相关关系。在石质陡边坡治理中,构树较强的抗拉、抗剪强度发挥很大作用。罗龙皂等研究表明,根系的抗拉强度随着根径的增大而减小,下坡向根系大于上坡向根系。随着根径的增大,各级根系的抗拉强度值越来越接近[27]。根系抗剪能力与直径大小成反相关关系。抗剪强度值随着根径的而增大;下坡向根系平均抗剪强度大于上坡向[28]。

1.2.2水源涵养功能 构树枝叶繁茂,枯枝落叶量大。地上部分枝叶和枯枝落叶有效地发挥水源涵养功能。构树林下枯落物能减小坡面土壤侵蚀64%~84%[29]。构树造林后第1年,单株枝、干和叶的持水量分别为11.94 g/株、14.9 g/株和227.92 g/株,冠层的最大持水量为27.93 kg/667 m2(造林密度111株/667 m2)[30]。张兵等对构树叶片持水能力与华南地区白兰、木荷、马占相思进行比较,结果构树叶片持水率和截留率都显著高于其它树种[31]。

1.2.3环境保护效应 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植物特别是树木能够吸毒吸尘,净化大气、水质和土壤,是大气的天然净化器。植物叶片具有滞尘能力,对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根对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具有吸收、富积功能。植物净化空气能力大小不同,如吸收、积累SO2的能力表现为落叶乔木>灌木>常绿针叶树[32],在阔叶树中各树种对污染物的耐受程度差别亦很大。如王爱霞等对南京市14种绿化树种对空气中重金属的累积能力比较,构树Cu累积量浓度达到13.88 mg/kg,比香樟(5.97 mg/kg)高132.5%[33]。如构树12 d的滞尘量分别为10.0711 g/m2、8.8202 g/m2[34]。而且构树在吸收硫、氯、氟等有害气体,对重金属镉、铬、氯化锌等污染的土壤汇集作用均较强[35-37]。构树对生长土质要求低,在不同程度破损土质中均能健康生长,例如对镁具有较强耐受能力,在修复菱镁矿区镁污染土地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38]。构树植株在根系Mn含量超过493 mg/kg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良好生长[39]。因此构树目前已成为工矿区绿化抗污染树种配置、矿山植被恢和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的首选树种[40]。

2 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构树人工培育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苗木繁育技术研究,造林和定向培育技术仅见一些零星报道,尚缺乏系统研究。

2.1 种苗繁育

构树种子较小,千粒重仅为2.0~2.4 g[41],为了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分别在基质条件、播种时间、萌发条件控制等方面开展构树萌发生理和促进种子萌发技术研究[42,43]。张克丽等研究构树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发芽率可达88.5%[44]。杂交构树无性繁殖、组织培养技术也有少量研究报道[45]。

2.2 造林技术

构树是一种优良的速生树种,生长快,研究表明11年生构树单株平均胸径总生长量已达17.35 cm、胸径连年生长量大,一般1.5 cm左右,树高总生长量13.43 m、材积总生长量0.1572 m3。优于速生树种1069号毛白杨、J172号苏柳和J799号苏柳[46]。构树在微酸性土、中性土及微碱性土壤上均适宜生长,不宜在特别干旱瘠薄的砂石山地和板结的粘土上生长。构树零星种植以选择沟、塘、库岸及溪流两侧、房前屋后为宜,连片造林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低山、丘陵缓坡地带或退耕地为宜[47]。在矿山植被恢复、石漠化治理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城镇绿化中,由于立地条件和培育目标的不同,造林密度和栽植技术要求不同[48]。对于造林种植穴规格,有学者以小(40 cm×40 cm×40 cm)、中(60 cm×60 cm×60 cm)、大(80 cm×80 cm×80 cm)3种不同规格整地比较研究,构树生长差异不显著,短周期培育中应采用小规格(40 cm×40 cm×40 cm)定植穴造林,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49]。由于构树苗木生长快,导致苗木分化严重,相对常绿树种,构树造林技术要求高。对于一年生裸根苗,造林时需截干、修根处理苗木,且要求苗木地径>1.0 cm为宜[50]。吴善群在矿山迹地造林,采用与其他树种混交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51]。

2.3 定向培育

构树多目标定向培育近年来逐渐得到关注,主要集中在饲料林、纤维用材林、果用林等方面。饲料林主要以采叶和嫩枝为目标,当年栽植当年即可利用,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产量逐年提高。纤维用材林以超短周期原料林为目标,秋末造林,第二年秋冬即可采伐;采伐后第二年再萌发成林,可连采伐6~7年[52]。孙建昌等提出了构树果用林造林地的选择、果用品种选择、林地清理及整地、造林密度及雌雄株配置等技术措施[53]。

3 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基础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饲料、木材(特别是纤维用材)和药用等利用历史悠久,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在贵州,构树分布广,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构树产业,符合贵州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个既能治山又可治贫的生态产业。

3.1 政策扶持

构树扶贫工程的目标就是将产业与精准脱贫结合起来,以促进农村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构树产业发展是推动蛋白储备战略、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构树产业精准扶贫之路。

3.1.1政府指导 2015年,国务院将构树扶贫作为“十大”扶贫工程之一。2015年贵州省首先在务川县试点,9月29日,全国首届构树扶贫工程推进会在此召开。2016年编制《贵州省构树产业化扶贫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产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产业布局。2017年出台《关于推进构树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黔扶通[2017]35号),提出“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种养结合良性发展;龙头带动,产业扶贫”的基本原则,促进构树扶贫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3.1.2执行得力 在省扶贫办指导下,各试点县积极行动。早在2014年受省扶贫办委托,毕节市参加“国务院扶贫办召开杂交构树产业扶贫研讨会”,介绍了贵州构树产业化发展基础和条件。至今全省构树试点示范县已达30个以上,黔西南和六盘水市整体推进,优先扶持一批示范县、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在务川、贞丰、关岭、册亨、钟山等地构树规模发展。

3.2 生态产业

贵州气候适宜构树生长,土地资源丰富,种植构树不仅为获取原料,同时兼具生态功能,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产业。

3.2.1自然条件优势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平均海拔在1100 m左右。贵州山多平地少,全省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其中山地就占61.7%。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降雨量在1100~1250 mm,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超过150 d,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对于构树而言,贵州省的气候适宜。据悉,贵州省目前还有115万亩25°以上坡耕地和15~25°重要水源地退耕还林任务有待纳入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计划。这部分无疑将是构树产业发展土地资源的重要来源。

3.2.2生态建设需要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交错地带。“两江”流域面积分别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65.7%和34.3%。经过四十多年的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贵州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30.83%增加到52%(2016年),成为长江、珠江生态屏障,被誉为两江“生态卫士”。2016年,与福建、江西一起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共同肩负起探索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发展路径,积累并形成可在中国复制推广成功经验的责任。构树多种用途,决定其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广,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构树产业,将实现资源集约经营、高效综合利用,产业绿色循环体系。

3.3 技术储备

近十五年的科学研究工作,储备的科学技术和人才队伍,为贵州构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3.1科学研究 贵州省对于构树人工定向培育等技术研究在全国尚属较早的省份。自2003以来,省科技厅、林业厅和贵阳市科技局等部门,支持贵州大学、贵州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和黔东南林业科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先后与贞丰县、黄平县、开阳县等林业部门、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合作立项并完成“构树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喀斯特山区速生树种—构树定向培育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构树实生苗人工造林关键技术研究”、“贵州木本饲料植物开发利用研究”等10多项科研课题。总结出构树播种育苗、实生苗造林技术,在贵州省境内选择材用、叶用和果用优良单株;开展构树叶饲、果汁营养成分、种子生物活性物质分析测试;苗木培育、木材纤维特性、水土保持效益等研究。构树饲料养殖配方、调制试验取得一定进展。

3.3.2技术成果 制订了贵州省地方标准《构树栽培技术规程》(DB 52/T 754-2012),获批“一种楮桃红酒的酶酵联合酿造方法”等7项专利。

4 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构树产业正稳步推进,但各试点县发展不平衡,且不同程度都遇到一些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

4.1 农户种植构树参与度不够

4.1.1农户对种植构树认识不足 一是大多数老百姓认为构树“烂贱”,到处都能见到,何须花功夫种?二是构树没有看到效益,农户不愿意种。

4.1.2经济效益低 两年来,政府主要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农民或企业种植构树。由于贵州土地质量差,构树生长期长,种植后三年内,生长量还处于逐年增长期,特别是第一年产量仅100~300 kg/667m2,农民或企业短期内不能获得预期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养殖企业没有跟进,农民收获的构树卖不出去,即使有养殖企业收购,300~500元/吨,若按照大田、坡地、山地的平均值计算种植、采收和运输成本500元/吨左右,收购价格低,农民没有经济效益,仅靠政府补贴,农民没有积极性,主动参与构树产业的农户较少。

4.1.3栽培技术粗放 老百姓依赖政府种植补贴,重栽轻管。政府对构树种植补助标准每亩600~1500元,高密度试验示范基地每亩2000~3000元。但因没有管护补助,除务川县外,几乎不见除(割)草、松土和施肥等抚育管理。经营粗放,这也是目前产量低的原因之一。

4.2 产业技术支撑不足

4.2.1缺乏优良品种 除杂交构树外,没有优良品种及其良繁体系,对于良种选育、还仍处于优良单株性状分析和栽培试验阶段,不能为构树饲料、木材(纤维)、果用各种需求提供优良品种。

4.2.2科研技术不成熟 科研课题执行期一般3~5年,课题完成后难以后续跟进,对于寿命几十年的乔木树种构树,其研究成果对产业技术指导有限。现有的研究成果由于技术体系尚不完善或其他原因,成果推广难以实现。

4.2.3试验林维护困难 受经费不足、土地权属等问题制约,有的课题还未完成,即出现土地纠纷,导致科研无法继续进行。另一方面,已经结题的试验林几乎无一保存下来,一旦立项开展后续研究,常常须重新造林,以前研究基础只得重新启动,造成经费和时间的浪费。

4.3 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构树用途广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在国内开发的产品如构树茶、构树蛋白粉、构树胶囊、构树果汁饮料、楮桃红酒时有报道。据报道,武汉大学退休教授、创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尚文和他的团队研发出构树发酵生物饲料,喂养的构树猪已在湖北武汉、襄阳两地进入消费者的餐桌。但贵州尚未见构树饲养的畜禽产品,原因是构树饲料还未完全被养殖业接受,没有一家规模化专业构树饲料加工厂,构树种植、加工、养殖不配套,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

5 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

产业扶贫是通过大力扶持地方特色产业,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自身发展能力,使我国最初“输血式”扶贫转入“造血式”扶贫。构树产业是培育壮大贫困地区一个新的生态扶贫产业,发展构树产业将促进贵州省石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生态、扶贫协调统一,助推脱贫攻坚。促进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1 分类试点,重点突破

省政府已经做出科学部署,贵州省扶贫办《关于推进构树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黔扶通[2017]35号)要求:“饲料林与用材林、生态林、果用林结合,加工、养殖和综合利用配套,加快形成构树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扶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构树产业并受益增收。”构树的饲用、材用、食用和药用等其他用途,由于研究成果和技术推广基础的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分类试点,重点突破。

5.1.1饲料开发在即,刻不容缓 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粮畜争地、人畜争粮矛盾突出。饲料原料行业呈现供不应求,主要蛋白质饲料原料仍然依靠进口。蛋白质饲料用量最大的豆粕的缺口更为突出,大豆进口量连续多年持续增加,2015年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已突破了8000万吨,占全球大豆交易量的60%,进口依赖度超过80%[54]。近期重点开发构树饲料用途,既是适应国家生态畜牧业发展需求,也是构树扶贫工程的主要任务。构树作为一种高蛋白木本饲料,利用蛋白质含量高且安全无毒[8]优势,首先在生态畜牧业基础较好、产业发展积极性高的地区,先行试点,种植构树饲料林,开发猪、牛、羊、鸡等牲畜产品。逐步普及推广,实现“化树为粮”,对于贵州省这样一个耕地少且质量差的省份,在降低饲料用粮对于口粮供给形成的压力,保障口粮供给安全将是一个重大贡献。

5.1.2材用资源培育,试验示范并举 构树皮、干在造纸、纤维板和刨花板加工均可利用,目前我国虽有科研成果,但产品尚无。究其原因是没有木材加工原料林,不具备生产条件。构树用材林培育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时间短,可借鉴的成果较少。目前就已开展的构树造林项目实施情况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皆因掌握技术水平的差异,各地差别很大。诸如构树用材林采伐周期、作业方式、林分营建类型等技术体系尚需完善。怎样结合生态建设,营建构树用材林,贵州省需在重点林区和已有木材加工企业地区,建立构树用材林试点,开展构树水土保持用用材林培育体系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同时,进行构树木质材料加工及其蛋白胶利用等产品研发。

5.1.3综合利用开发,市场考验在即 按照《意见》的布置:“鼓励扶持综合开发利用构树树叶、果实、木材、树皮、树根,发展建材、造纸、食品、饮料、保健、医药等产品”。构树饮品,包括饮料、酒和食用色素等产品,已有的专利尚需中试,在条件成熟地区进行试点研发。值得注意的是,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市场竞争激烈,构树产品的优势需要经受市场考验。因此,构树多用途开发潜力与竞争并存,培育商品市场是关键。

5.2 种养结合,研发产品

构树饲养畜禽,特别是养牛、养猪,民间自来有之,这种自发零星利用没有凸显构树饲料的优势。利用构树饲养畜禽比常规饲料可节约饲料粮30~50%,通过生物发酵,构树适饲养畜禽喂养增效快、肉质也得到改善。因此,构树产业化发展,即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又有利于提供优质畜禽产品。但是,构树300~500元/t的收购价,对老百姓而言价格低,没有经济效益不愿种;对畜禽养殖企业而言,则是原料成本高不愿用,这是构树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怎样解决这一瓶颈,按照《规划》要求“规模发展、种养结合、综合利用、效益优先”。

5.2.1种养联盟,互利双赢 传统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互相分离,一方面种植业原料受养殖业影响价格不稳定,另一方面养殖业原料供应受种植业限制保障低,且畜禽生产中的排泄物和冲洗水处理污水等污物自行处理,增加生产成本。种养结合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联合经营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养殖业生产的畜禽污染物通过转换为种植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在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条件下,探索构树种植农户与养殖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户或贫困户自身动力,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环境污染,建立构树种植、加工、养殖全产业链。

5.2.2研发畜禽产品,创造优质品牌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构树绿色有机畜禽产品。构树作为一种功能性饲料,能够有效增强畜禽免疫力,提高肉类品质。构树畜禽生产要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优质化生产、专业化加工,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战略要求,为市场化发展奠定基础。

5.2.3培育市场,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品没有进入市场即不能成为商品,只有产品功能性和商品需求性的高度统一,才能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要树立品牌意识,进行品牌规划。大力宣传构树畜禽产品特色,加快构树畜禽产品品牌创建,不断提高构树畜禽产品产品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扩展市场新领域。

5.3 科技支撑,改革创新

构树产业化发展,科技支撑是保障。省内外构树研究基础好的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须加强合作,联合攻关。产、学、研结合,建立构树多目标优良种苗良繁体系,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保障构树产业精准脱贫有实效,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提升。

5.3.1建立优良种苗繁育体系,保障构树产业良种化 构树饲用、材用、食用和药用及其他用途,各自对原料的要求不同,要对不同用途选育相应的优良品种。开展多目标定向培育种质资源收集、选育科研和试验示范,建立良种种子园和采穗圃,保障构树产业可持续发展良种化。

5.3.2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保障精准脱贫有实效 现代农业正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因此,科学技术在构树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政府要支持已有研究基础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跟进立项,继续相关课题内容继续深入和系统研究和试验示范。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科研用地保障机制。支持企业、农户参与构树产业科研和试验示范,出台相关奖励政策,让企业和农户在构树产业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中得到实惠,保障精准脱贫的实际效果。

5.3.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条件可控性差等原因,使得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相对其他产业困难多、风险大,农户和企业如果没有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其应用农业新技术积极性不高。因此,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公益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由各级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以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构树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首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须依靠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其次要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技术推广机制。2017年11月30日公布《贵州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后简称《条例》),规范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为构树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企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基金会及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对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怎样适应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创新构树产业科技推广服务,须探索建立科技推广奖励制度和风险防控基金,保障参与构树产业科技推广的农户、企业和个人(单位)利益,优化构树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

[1] 张秀实,吴征镒,曹子余.中国植物志:第23卷,第1分册[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23.

[2] 姜 磊,廖声熙,李 昆,等.构树皮化学成分、纤维形态与制浆性能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3):71-75.

[3] 廖声熙,李 昆,杨振寅,等.不同年龄构树皮的纤维、化学特性与制浆性能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4):436-440.

[4] 牛 敏,高 慧,张丽萍.构树木质部的纤维形态、化学组成及制浆性能[J].经济林研究,2007,25(4):45-49.

[5] 赵天榜.构树1~2龄材纤维形态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1994(3):28-30.

[6] 杨祖达,陈 华,叶要妹,等.构树叶资源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2(1):1-3.

[7] 李党法.构树的培育与开发利用[J].中国林福特产,2007(1):49-76.

[8] 周 峰.构树叶、花序及果实的氨基酸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3):154-156.

[9] 黄宝康,秦路平,郑汉臣,等.中药楮实子及其原植物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02,25(5):357-358.

[10] 贾东辉,杨雪莹.构树叶中黄酮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J].职业与健康,2006,22(17):1352-1353.

[11] 林文群,陈 忠,李 萍.构树聚花果及其果实原汁营养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3):45-47.

[1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1986,2289.

[13] 张尊祥,戴新民,杨 然,等.楮实对老年痴呆血液LPO、SOD和脂蛋白的影响[J].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15(4):5-7.

[14] 戴新民,张尊祥,傅中先,等.楮实对小鼠学习和记忆的促进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5):27-29.

[15] 胡丽娅,康 艳.兰豆枫楮汤加碱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3):52-53.

[16] 李瑞荃,王明芳.益视片对实验性肾阳虚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1):41-42.

[17] 周文美,胡晓瑜,黄永光,等.半干红楮桃酒的研制[J].酿酒科技,2007(8):134-135.

[18] 罗中杰.构树果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34(2):131-132.

[19] 华 栋,张春梅,姚美芬.构树雄花序的营养成分[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4):74-75.

[20] Lin C N, Lu C M, Lin H C,etal. Novel antiplatelet constituents from Formosan Moraceous plants[J].JournalNaturalProducts, 1996, 59(9):834-838.

[21] Lee D, Bhat KP, Fong H H,etal.Aromatase inhibitors from Broussonetia papyrifera[J].JournalNatureProducts, 2001, 64(10):1286-1293.

[22] 赵成春,颜廷凤,彭兰菊,等.褚树根治疗乳腺[J].中国民间疗法,1997,(5):13.

[23] Ko H H, Yu S M, Ko F N,etal.Bioactive constituents of Morus australis and Broussonetia papyrifera[J].JournalofNatureProducts, 1997, 60(10):1008-1011.

[24] Cheng Z J, Lin C N, Hwang T L,etal.Brousschalcone A, a potent antioxidant and effective Suppressor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lipopolysaccharide-activated macrophages[J].BiochemicalPharmacology, 2001, 61(8):939-946.

[25] Takasugi M, Anetai M, Masamune T,etal.Broussonins A and B, new phytoalexins from diseased paper mulberry[J].Chemistryletters, 1980(3):339-340.

[26] 马伟成,夏玉芳,徐 钶,等.一年生构树截干移植后根系生长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1):14-16.

[27] 罗龙皂,李绍才,孙海龙,等.石质陡边坡构树根系抗拉特性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4):37-40.

[28] 王云翔,孙海龙,罗龙皂,等.人工石质边坡构树根系抗剪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3):114-118.

[29] 孙佳美,李瀚之,赵 阳,等.构树林下枯落物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3):102-105.

[30] 陈 远,夏玉芳,王 程,等.构树截顶与留顶栽植的生长量及持水量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5):184-187.

[31] 张 兵,林佳慧,林荣晓,等.华南地区4个树种叶片持水能力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5):47-51.

[32] 罗红艳,李吉跃,刘 增.绿化树种对大气SO2的净化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1):45-50.

[33] 王爱霞,张 敏,黄利斌,等.南京市14种绿化树种对空气中重金属的累积能力[J].植物研究,2009,29(3):368-374.

[34] 史琛媛,张玉梅,路亚星,等.保定市几种常见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5,30(3):289-294.

[35] 王 超,毕 君,宋熙龙,等.6种植物对锌的耐性和富集能力[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20):62-65,200.

[36] 张家洋,陈丽丽,任 敏.10种绿化树种叶片硫、氯及氟含量的比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8):62-66.

[37] 刘 冰.17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重金属镉和铬含量的比较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6):104-109.

[38] 焦 阳,贾春云,范文玉,等.构树对菱镁矿区破损土地的生态适应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6):5063-5065,5138.

[39] 欧阳林男,吴晓芙,郭丹丹,等.锰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筛选与改良效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2):7-11.

[40] 李 贵,童方平,刘振华,等.植物原位阻截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效果和配置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1):61-64.

[41] 伍铭凯,杨汉远,吴智涛,等.构树育苗技术[J].育苗技术,2006,(4):23-24.

[42] 张克丽,夏玉芳,张雪燕.构树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学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0):41-43.

[43] 吴名奇,夏玉芳,韦小丽.不同采种时间对构树种子发芽率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5):158-159.

[44] 孙建昌,杨春华,刘先禄,等.构树播种育苗试验[J].贵州林业科技,2010,38(3):31-34.

[45] 刘 芸,郭龙妹,任淼辉,等.杂交构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8):1073-1076.

[46] 黎 磊,夏玉芳,王 珲.构树生长特性研究[J].2010,28(1):62-66.

[47] 黎 磊,夏玉芳,王忠卫,等.不同岩性土体上构树苗木的生长效应[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8,27(3):213-217.

[48] 夏玉芳.构树栽培技术规程.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 754—2012),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

[49] 张 鹏,廖声熙,崔 凯,等.金沙江构树不同规格整地造林生长分析[J].2014,27(5):2173-2178.

[50] 杨怡之,夏玉芳,张克丽,等.石漠化山区构树截干造林试验[J].贵州林业科技,2013,41(2):26-30.

[51] 吴善群.矿山迹地构树人工造林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22-223.

[52] 杜宏伟.速生构树超短周期原料林栽培技术[J].新农业,2003(3):41.

[53] 孙建昌,赵 勤,胡 彬,等.构树果用林营建及采收技术[J].贵州林业科技,2017,45(3):42-44.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构树
杨富裕:构树产业需理性对待,把好事做好
构树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构树的坏与美
兰考:种下产业扶贫好树种
构树养猪 致富新方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以树代粮的“革命”
构树扶贫
构树“+”成“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