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高效率的科层制教育

2017-04-10周仁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期

周仁杰

内容摘要:教育的概念及本质在不同的地区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性,但同时却也暗含着为大家所普遍认同的一致性,归根结底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自觉接受和选择知识的能力。但学校科层制的普遍模式,加之我国独具特色的中考、高考人才选拔制度,使大量的学生面临着“越学越累”的反常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脑力劳动的教育改革急需推进。

关键词:教育的本质及责任、科层制学校管理模式、创造性脑 力劳动习惯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6;F426.31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重要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而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否能够担当起国家、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则显得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科层制是最具效率的管理模式,但对于学校来说,科层制下产生的一批批毕业学生是否真的达到了人们所期望的水平呢,针对我国本身的具体国情以及每一个人对教育的感受,笔者认为科层制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高效率问题值得探讨。

二.教育的本质及应当承担的责任

教育的发展史源远流长,一脉相传,若以《学记》的流传为源头,则教育学的历史便有两千年之久。(1)从起源上看,英语国家的“pedagogy”、法语国家的“pedagogy”和德语国家的“padagogik”均源于希腊语中的“pedagogue”,原意为“教仆”,教仆系指奴隶主家中专门为奴隶主到学校负责接送孩子,帮助其携带学习资料、学习用品,并监督他们在学校中的行为举止等事的奴隶。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的萌芽是以学校教育为前提条件,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可见,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十分重要的一步。(2)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将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教育想得到什么,教育要求达到什么目的”,二是从理论上说明教育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卢梭《爱弥儿》中把教育的研究中心放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价值”有很大的相似性,卢梭也探讨了两个教育问题,一是“人要受教育,但人究竟从哪些方面受教育”,二是“教育应根据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还是根据儿童的本性来进行”。

在我国,对于教育的解释,有人说甲骨文中就有“教”和“育”的象形文字,象征着执鞭监督和养育孩子之形。但教育一词最早见《孟子·尽心上》中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管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下不同国家对于“教育”的概念或多或少都有其特殊性,但毫无疑问,教育都是教化人的重要首段,在21世纪的今天,通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青少年体力和智力,武装其知识和实际技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三.做高效率的科层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然,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并不轻松的劳动。求取知识本来就是要花费劳动的。但是,不能容许少年学生从早到晚呢死啃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能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劳动时间减轻到这样的程度,就是让高年级学生两小时内,之多三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而让八年级学生完成功课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呢?实际上,这是可以做到的。

(一)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尽管这一观点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是的,的确如此。学生应当每天有四五个小时,既不用来在学校上课,也不用来在家里复习功课。这些时间应该让他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具有中等能力,勤勤恳恳地想把各门学科都学好的学生的智力生活的情形。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背诵、记忆和保持上去了,以便能在任何一节课上都回答得出。但他没有一点时间去读一些“满足精神需要”的书,没有时间去思考。然而,在学校教学论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处于兴趣、处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比例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5)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所阅读的东西必须比要求他记忆的东西多两倍,而九年级的学生所阅读的东西,必须比要求其记忆的东西多四至五倍。

(二)克服知识跟能力间的脱节

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主要途经就是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克服知识与能力间的脱节,即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既能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也能在思考的同时阅读。(6)一方面,在阅读的速度上,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使眼睛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把握、意识并记住整个句子,当眼睛离开书本的时候,凭视觉记忆能够回想起整段话来。这样,学生可以在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内,领会历史、政治、地理、生物、文学等教科书里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便是书写的过程。

(三)不要喂给学生过多的知识与印象

(7)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教育教师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学生出版的书籍里)给学生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的重量、太阳的构成元素、树木和人体的细胞结构以及人类所发明的种种机器,等等。”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辞的习惯。托尔斯泰说过这句话后,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学生们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仍没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尚小的学生们,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四. 结论

到目前为止,科层制的管理模式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最有效率的一种组织形式,但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物极终将必反。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不应该是科层制下的一个机械化组织机构,相反今天,它更应该实现其性质的有机化,以一种发展的可持续的眼光去考虑如何真正有效率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英人才,而不是学校生产线上一个又一个的流水线复制品。今天我们讲“大众创业,万种创新”,如何培育中华民族的创新实力,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从教育入手,彻底改变学生盲目死板的学习习惯,21世纪的中国,我们期待一场教育精神的换血。

参考文献:

(1)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页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6

(3)注释: 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分别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和高中阶段

(4)[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三頁

(5)[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十三页

(6)[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十五页

(7)[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五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