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领略语文的魅力

2017-04-10邓超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引领魅力形式

邓超君

【摘要】语文教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课程,绚丽多彩、言近旨远的语言是语文独特的风景线。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领略语文的美。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通过分析字形,激情朗读,广泛阅读,涵咏吐纳等,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优美世界,领略语文历久弥新的魅力,从而深深爱上我们的母语。

【关键词】引领 语文 文字 形式 情感 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教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课程,绚丽多彩、言近旨远的语言是语文独特的风景线。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领略语文的美,尽情展现语文课堂之美,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优美世界,领略语文历久弥新的魅力,从而深深爱上我们的母语。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文的美,从而爱上语文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分析字形,领略文字的结构之美。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这是它的结构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有一种意象之美。比如,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书写,一眼看上去都能看出“哭”就是在一脸哭相,“笑”就是在开心地笑。一些书法家把一个繁体的龙字写得象一条龙在飞舞,活脱脱是一幅写意的国画。一些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起舞。神奇汉字充满了美妙的魅力。

学生学文言文,经常会写错一些字,尤其是对对那些古今意義差别大的字的很难理解和掌握,如果老师教给学生一点“六书”的知识,那么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我发现很多学生容易把“采”字下部是“木”字误写为“米”字。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描摹“采”字的各种造字图形,甲骨文 ,金文 、篆文 。问学生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是什么?即猜猜“采”的本义是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能看出“ (爪,用手摘) (果树)”是表示采摘果实的意思。我再作一小结:不管哪一种字体形式,都离不开其本义,即远古采集时代的人们摘集植物的花、叶、果子作为食物,所以它的下部是“木”字而不是“米”字。这样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的正确写法和它的意思,而且学得饶有兴味。在此基础上,再跟学生介绍了汉字“六书”,教给学生一些古文字的构词知识,如懂得象形文字中的“日”“月”“山”“水”“火”“龟”的意义,了解指事字中的 (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上”“下”“刃”“旦”“本”“末”等字的含义,理解常见的会意字如“莫”“牢”“囚”等字的含义。如知道“莫”的写法 (会意字,意即日落草中,表示傍晚),就能明白为什么“莫夜月明” 中的“莫”是“暮”(傍晚)的意思,“亡羊补牢”中的“牢” (宀 是房屋,表示圈牛或其他牲畜的小屋),为什么不是监牢而是关牲畜的圈。

在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的基础上,再推荐学生阅读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言文字应用》,学习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并以“日、月、车、马、鸟、鱼、羊”为例,讲解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字形演变过程。通过实例展示,学生很快了解了汉字六书中的象形、会意、指示的造字法,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边引领学生进入传统文化领域,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充分感受其神奇的艺术魅力,一边联系现实生活,把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具体例子引进来,让学生体会汉字文化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正确书写和理解并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激情朗读,体会语言形式之美。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会意,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我国的古诗词就具有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魅力,每一个字都值得细细玩味,正所谓“字字珠玑”“一字千金”。两个词就能创造情趣境界,一首诗,其实就是一个世界。此外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朴实等等,体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文章的情感与意境自然便能体会。激情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但事实上,很多老师总担心对课文解读得不够透彻,学生领悟不到位,因此对文章分析的多,课堂朗读的时间少。新课标要求的是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只有充分的朗读,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且包含深情的“美读”,特别是诗歌、散文,美美地读,便“如出我口,如出我心”进入美景,感动自己,从而获得共鸣。如我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读几遍就理解了“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羞涩地打着朵儿”以及“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些优美语言的含义,也轻松地掌握了比喻、拟人、通感等表现手法。

我在教学诗词一单元时,就是以引导和指导学生朗读为主,再将各类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作一对比,读出不同的韵味。比如我教学生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让学生充分想象那巨浪滔天、波澜壮阔的气势,读出那种雄壮美;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象战士驰骋沙场,横扫千里,读出一种气势美;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感受浓浓的离愁别绪,读出缠绵悱恻之柔情美;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受田园美,读出一种恬淡闲适之美……课堂上,师生一起尽情地读,美美地读,让书声琅琅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旋律,这难道不是语文课堂的魅力吗?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文章,只要反复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要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其中的道理是很明白的。

三、广泛阅读,品味语言的情感之美。

读书需要思考,只有读中悟,才能走进文本,與作者产生共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 而要实施这些目标,关键是让学生“品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表现力和语言的神韵,让语文课堂散发它独特的魅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走进文本,重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精美的课文,可让学生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学生在研读课文时,通过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体味,推敲,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感悟力,而且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中会丰富自己的想象,进一步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

俗话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抓住课文中精妙之处,引导学生悉心品味,从每一个精彩词语中细嚼品味,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涵咏吐纳,再创语文的诗意。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不仅体现了作家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更是颇具特色。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教师如果引导得当,课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教学中,我先用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领略语文之美,并把它用优美的语言概括出来,比如:“从课文中,我们就能领略到 “安塞腰鼓”的豪放,感受到“口技”表演的精湛,欣赏印度舞的完美,叹“孔雀舞的唯美,体味中国画的细腻,见识西洋画的夸张……”或者,用这样的句式来形容:“语文之美,美在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美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的琴弦上;美在风光旖旎的田园里;美在雄壮浩瀚的大海里;美在凄婉的离愁别绪里……”

然后,我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到“苏州园林”,带到 “故宫”,带到“石拱桥”,带到“岳阳楼”,带到湘西边城;带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进行一次次愉快的精神旅游。再让学生同样用自己喜欢的语句来形容自己的阅读体会,下面我摘录我的学生写的部分语句:“读李白的诗——浪漫飘逸,可引领我们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中华的锦绣河山;读余秋雨的散文——文化哲思,可引领我们游历世界,与世人同发历史的深思;读苏轼的词——豪迈豁达,可引领我们评古论今,与哲人携手共探积极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体会,这样的抒写,就是一种成长!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自主研究,涵咏品味,以及教师的点拨指导,体会了文章的深刻内涵,然后再通过写作激发起学生的内在储备,学生的心弦再次被拨动,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语言文化中涵咏吐纳,让人性充盈,精神澄明,灵魂自由徜徉,让语文的学与用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成为审美人生的一种状态,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

语文,生动形象,传播文明,承载着独特的魅力和文化讯息。语文课的魅力来自语文本身。我们民族的语言以其丰富的语汇,精妙的表达,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魅力无穷,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畅游于民族语言作品之中,引领学生通过朗读、品读、涵咏吐纳等方法,让学生带着激情,带着趣味,把自己浸润在语文中,欣赏其中的风景,品出语文的真味,尽情领略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亚丽.打造魅力的语文课堂[J].学周刊, 2015(12):230-230

[2]段秋月.巧妙运用幽默语言提升语文课堂魅力[J].教育与职业,2007(27):141-142

[3]曹蕾.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课堂激趣法浅谈《资治文摘:管理版》, 2010(5)

[4]朱学坤,徐武汉,魏星.语文的魅力[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1

猜你喜欢

引领魅力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