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2017-04-10白彦军

速读·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情感

白彦军

摘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我们不仅要注重中国传统的阅读经验及创新模式对阅读教学所带来的显著影响,更要着重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本文从当前阅读存在的问题和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阅读教学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投入学习精力,更是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然而,无论如何阅读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基石,离不开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缺乏情感培养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够有效地去引导学生,不能让学生能够对课文深入理解,不能使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精髓,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尤其是教师不能够科学地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一般只是注重学生怎样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等。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闭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大门。

(二)过多依赖多媒体,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得到改变。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多媒体教学成为新时期教学必备工具和手段,它有着传统黑板教学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快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我们要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会让语文课堂变成课件的堆砌,让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虽然能够将文本用课件或者是视频展现出来,但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色彩却无法详细丰富地展现出来,不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找寻课文中隐含的灵魂和真谛。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过于依赖于多媒体,要让它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手段,要恰到好处地应用它,不要让它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障碍。

(三)阅读课招搬教参,设计死板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时候带上传统教学的影子。我们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教学,但是传统教学中有关扼杀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东西我们必须要舍弃。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形之中会走人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中,没有分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特别完美,将在阅读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考虑清楚并记录下来。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其中很多环节都是教师在课前无法预料到的。因此,如果教师完全死板地依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教学效率将会十分低下,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或者是不能专心地进行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是被许多地问题以及以往的经验所困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根本,让整堂课都显得特别死板。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把握层次,设置梯度进行阅读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阅读的对象是课文。阅读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理解到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进行梯度性教学设计,它一般划分为认读和解读两个环节。对于认读环节,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做出相应的归纳总结,对于浅层次问题学生通过共同讨论能够自行解决;对于解读环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夠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和其中运用的表达方法。通过这种有层次的阅读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教学变得高效合理。教师也要注重关心和鼓励学生多进行课文阅读,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更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时,要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对于好的语句可以摘录下来,每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都要做好读书笔记。

(二)“多读”品位文章,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多“读”,在不断地诵读过程中去提高学生对文学本体深入细致的解读能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以“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通其情,意念其理”,这样综合性的阅读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在阅读教学中,与其让学生绞尽脑汁地去揣摩玄虚的意境与灵活多变的语言表达技巧,倒不如在品格塑造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范式,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启发与震撼。但现在很多教师却只会不厌其烦地对一些名篇名著进行肢解分割,忽视了学生对文质兼善美文的整体把握。

(三)重视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孟子曾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名篇名著教师也不可人云亦云地倍加推崇,而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阅读能力与感悟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如鲁迅先生曾对《红楼梦》的命意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新课程也同样提出了让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目标。我们不喜欢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八股时文、样板戏,同样对待学生标新立异的阅读感悟,也要有包容心,适当予以表扬。当年我们学习过《愚公移山》后,要求学生们谈谈自己对愚公的看法,很多乖乖学生都是老生常谈地说要学习愚公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我也听得索然寡味,只有一个平时并不突出的学生认为愚公的做法其实不足取,他质疑为何不选择一个省时省力的办法搬家呢,何苦要在那里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而做无用功。对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我们要加以包容,让学生们不要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思想僵化、言语无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学素养与引导能力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同时,每一篇经典篇目,在审美意蕴充沛的文本表层下,都潜藏着作者的思想精髓与人文精神,迸发出熠熠生辉的品格魅力。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要在潜移默化中促其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善的人格。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品格修养。教师更应该在阅读、感知、汲取的逻辑过程中,积极寻觅因材施教的有效阅读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情感移植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