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道工序熬红糖

2017-04-10向萍

农业知识 2017年9期
关键词:张志勇开州区糖厂

十八道工序熬红糖

像小山一样堆积的甘蔗,吐着白色甘蔗渣滓的榨汁机,热气腾腾的大锅,沸腾的黄色糖浆,十几个系着大围裙的师傅们,正在一溜儿排开的大铁锅里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甜香……

笔者在重庆市开州区白鹤街道三合村,看到了传统熬制红糖的一幕。这就是80后小伙子邓小芬和好朋友张志勇合伙开办的白鹤沙湾甘蔗红糖厂。

传统红糖受青睐

邓小芬今年33岁,家住重庆市开州区白鹤街道三合村,出生在一个很贫寒的家庭。邓小芬小小年纪就跟人去上海市,开始了漫漫的打工路。聪明、吃苦、肯干的邓小芬什么重活脏活都肯干,后来在一家建筑工程队里,成为管理人才。

“在外久了,还是想回家。”邓小芬说,一晃打工10多年了,每每回到老家,还是梦想着能在家乡干一番事业。邓小芬的妻子朱红是重庆市开州区南门镇人,2015年邓小芬发现,南门镇的红糖生意很不错,不少人都慕名前来购买。而且很多村民靠种植蔗糖,走上了致富路。“何不也来种植甘蔗,熬红糖呢?”这个主意一冒出,邓小芬立即开始考察研究和市场走访。邓小芬在走访中发现,近年来三合村外出人员较多,好多家庭都是老人和妇女在家带孩子,农活干得不多。“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甘蔗种植,应该很有前景。”邓小芬暗暗打定了主意。

于是他和好朋友张志勇商定,投资建立白鹤沙湾红糖厂。说干就干,2015年10月,邓小芬流转土地8.07公顷,并请来工人进行土地平整。当年12月,邓小芬和合伙人投资13万元,去南门镇购置了6.5万千克甘蔗种苗,请来村民40余人,大面积种植甘蔗。

18 道工序熬红糖

“甘蔗一年就能有收成,这一点也是我最看好的地方。”邓小芬指着基地一里片葱郁的甘蔗林,满脸的自豪。笔者看到,在甘蔗基地里,20多个村民正在地里忙碌着,有的砍,有的捆,有的扛着走,一幅忙碌的景象。

而在红糖厂里,一边是堆积如山的甘蔗,一边是热气腾腾的熬制车间。10口大锅里,正冒着热气。工人手持长长的工具,各负其责,忙得不亦乐乎。“那边是榨汁机,这里是沉淀池,这一排排的锅装着浓度不同的原材料。”师傅告诉笔者,从甘蔗到成品糖,有18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温度多少、浓度大小、熬制时间、色泽浓淡,都非常讲究。大约2个多小时,笔者看到了一锅熬制成黄亮亮的、可以牵成长丝的红糖,师傅不停搅拌、去热、冷却,然后分装在备好的纸盒里。“我们目前还是小作坊经营,一天可以熬糖1吨左右。”邓小芬指着库房里一沓沓红糖成品,显得很兴奋。

“这个红糖很正宗,味道巴适。”附近村民周大兰说,她们每天看着甘蔗变成糖,吃起来放心。

一起过上甜日子

在沙湾红糖厂,笔者看见,村民就近务工的大约有40多个。“我们帮着砍甘蔗,每天60元。”刘从梅麻利地捆着砍下来的甘蔗。“我们男同志下力多些,工资是70元每天。”一位肩膀上扛着甘蔗的60多岁的村民笑着补充道。

“邓总的糖厂很有带动辐射作用。”白鹤街道干部郑文说,糖厂的建立,对三合村村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熬糖高峰期,用工量大,甘蔗基地里需要人长期管理,固定工也不少,同时,周边零散户也可以利用闲置地种植甘蔗,带来增收。“邓老板搞一个糖厂,让我们在家门口挣钱钱啰。”村民余定军乐呵呵地说道。

据悉,沙湾糖厂去年的甘蔗收成近200吨。“虽然天干造成减产,但去年的红糖成品接近20吨,毛收入50万元是有的。”邓小芬说,他的红糖还走上了电商平台,不愁销路,他对这个行业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我们还会开辟更多的土地进行种植,同时,实行联户经营,把村民的零散地利用起来,做大做强,力争把沙湾红糖做出品牌来。”邓小芬说,厂子做大做强,就会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过上甜日子。

(向萍)

猜你喜欢

张志勇开州区糖厂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β-(AlxGa1-x)2O3/Ga2O3 heterostructures:An ensembl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可变剪接分析
第四次出狱之后
第四次出狱后,他相信自己不会再碰毒品了
举手
我是小小招生员
糖厂检验室的改进与提高
“合格”
糖厂锅炉补充给水除糖净化新工艺
糖厂锅炉减排节能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