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2017-04-10杨绿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原谅班级班主任

杨绿英

好的班风、学风离不开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的管理艺术、理念和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班风的形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扮演多种角色,通过多种角色的转换,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天地,撑起学生头顶的一片蓝天。

一、一个可效仿的标杆

班主任是学生中的“孩子王”,是学习和效仿的标杆。俗语云“上梁不正,下梁歪”;“花猪婆带花猪仔”,如果班主任自身在平常工作和班级管理中不率先垂范,很难为学生所服。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班主任首先自己必须做好;要求学生穿着整洁大方,班主任自身必须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要求学生要博览群书、拓宽知识底盘,班主任自身要能够博古通今、与时俱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打心眼里佩服与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其实,之所以要全力塑造这个标志性的形象,根本目的在于将言传身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当班主任被学生认同为心中标志着美好和高尚的形象时,许多时候便自感许多道德观念,为人准则已深入人心。

二、一个可信赖的导师

教育除了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班主任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班级的管理,服从班级的正确的决定和承担责任。即使是班主任也应以班级成员身份、以民主的行为、民主的作风来完成班级管理的集体任务,为班级营造出一种民主的气氛,这种氛围特别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进行,否则学生的个性会受到压抑,他们就会失去自我教育的主動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使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如果班主任的表率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性要求的物化模式,班主任的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学生可信赖的人生导师。

三、一个可交心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其本质来说,就是在于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传统的教育崇尚“师道尊严”,教育气氛相对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中。特别是班主任总是高高在上,整天像法官一样严肃,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对学生轻则讽刺、挖苦,重则罚站、罚跪。这样的学生,哪来自尊心、哪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呢?

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独特的人格、个性与能力。要培养他们成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注重他们的共性,更要重视他们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起一种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观察、聆听、尊重学生,为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筑起一道平等与爱的城墙,成为他们的朋友。

高中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异常复杂的时期。对班主任来说,让他们有话可说,工作才有开展的可能,这就需要班主任善解人意。有些话,只能对班主任说,因为班主任比父母开明,又比他们的同学成熟、稳重,班主任是学生的一个特别的朋友,因为不是每一个朋友都能达到和班主任一样的高度。若能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工作便能够深入开展了。

四、一个可原谅的“恶人”

学生违纪后适当的处罚是严格的管理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排斥班主任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对学生的宽恕。也就是说,学生的任何一次错误,都不能造成老师对学生的偏见,反而应该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他们的转变和进步,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从心底里原谅老师的各种批评和训斥,原谅老师当时为什么要扮演“恶人”。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泼、行为好动、控制力差,又或多或少带有懵懂无知的成分,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既有积极进取的一面又有屡犯错误的一面,教师的批评是有所难免,但批评之后教师的宽恕也很重要,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让教师首先平静自己的情绪,从而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为了回避犯错后受到的严厉批评,总有一些隐瞒和抵触行为,一味的批评与指责,必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心理上的原谅与宽恕,才能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至于生活在挨批评或受歧视的阴影里,才可能逐渐培养起自信心与上进心,从而原谅、接受和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无论哪种角色的定位,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无论怎样的相处,都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只要班主任用爱心去打造,必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猜你喜欢

原谅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原谅他人
真正的原谅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人不可“只会原谅自己”——不会自省就是“自残”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