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融进小学数学课堂

2017-04-10孙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课堂

孙静

摘 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注重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数学课堂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體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关键词:生活化 数学 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的成为教育。” 这说明了教育生活化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何使教学恰到好处地“来自生活,回归生活”呢?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也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为此,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与生活紧密相连,使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认识“〈”、“〉”,教师可用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把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般情况下越是低级的数学知识越是靠近生活,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所以就要从生活引入、从生活去理解和掌握。。

在上一版的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安排了三节实践课内容《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它们的普及率》,这三课内容我重点选择了《大树有多高》,这个内容是利用学生学过的比例的知识,通过太阳照射物体的影子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树的高度,这节课同年级的老师选择课内讲解,我花了五分钟简单做了说明和要求,带着全班同学去了操场,分组进行实际测量。一节课学生很兴奋,但却没有乱成一团。这是第一次数学课走出教室,真正的小组合作去做一件事情,各种奇思妙想都涌出来了,没有合适的小木棍,用铅笔尺子代替,尺子不够长,不够划线捡小石子做标记等,还有同学不满足测量树木想去测量旁边的建筑物。结束后整理数据,用半节课进行全班交流。通过交流。我发现虽然准确度不行,但是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加强了小组合作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例的知识,也能够更好的去运用它。这节课也告诉我,与其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倒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受。这节课给学生留下的兴奋劲持续了好几个星期没有散去,学生还一个劲的问,下次活动什么时候。我们往往会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的途径吗?

三、数学情境生活化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中,在学生对此类问题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指定两位同学就相遇问题中的情节作表演,再让学生口头编题并解答。在活动中,两位同学站在不同的地方对面站着,我喊预备走就一齐面对面同时相向走来,经过一定的时间,两人的手握在一起相遇……通过这样的表演活动,学生对于相遇问题中的条件:同时、相向、相对、相遇,有了实实在在的理解,接下来自编、解答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创设了这样的活动化情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如,在“从不同方向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

《新课改》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进行模拟活动,组织学生调查,实际测量等活动,充分运用实物和现代媒体等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同时,“润物细无声”获取知识,学会思维。

四、数学作业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实践活动的作业,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主动的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

在四年级刚学习小数的知识时,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调查题目:了解超市里一些物品的价格,并把价格填入表格,这是一道简单的认识小数的题目,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在想能不能好好利用一下,于是,在小数内容学完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任务;调查自己家里一周的各项支出,完成一张汇总表格,并且留了两道题目,一是自己的调查反思,二是家长对这次调查的想法。我的初衷是让学生通过这个调查去巩固小数的相关知识,但是后期的反响却超出我的预料,不少学生在反思中感慨:原来我家一周要花掉这么多钱;好像自己不必要的花销有点多,有些东西没必要买的;才发现父母赚钱很不容易;不应该随便浪费钱。家长的回复更是让我感慨:我家孩子这次调查后居然知道省钱了;这样的调查希望能够让孩子多经历几次,比我们平时说再多的效果还好。

数学即生活,只有使课堂自然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体会数学与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

[2]钟启泉.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3]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周成平.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M].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5(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课堂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