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营造和改造红松果林的思考

2017-04-10李洪伟张成文李智超庞赛楠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红松林果林林龄

李洪伟 张成文 李智超 庞赛楠

[摘 要] 近年来,红松塔的价格市场良好,东丰县辖区内的红松果林承包价格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对于2007年1000元/年/公顷,至2016年已达2000元-2800元/年/公顷。随着林龄的增长,至下一个承包期,承包价格仍存在极大的上升空间。

[关键词] 红松果林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103-01

1 具有产果能力林分的自然现状

1.1 红松果林分布零散,从几十株一块地到几亩地到几公顷不等,10公顷面积以上地块很少。

1.2 目前,结实红松林的林龄大多介于41年至60年之间,属中龄林。

1.3 林分的郁闭度多在0.8以上,公顷株数在1000株---1800株之间,树种组成多为混交林,纯林少,树形尖削,侧枝不发达,冠幅小,个体结实量不均。

2 经营管理现状

2.1 由于承包关系,采伐成本,林木材质,资金状况、木材销售价格,采伐成本大于收入,负效益等多方面原因。使现有林分呈无管理的天然生长状态。

2.2 在进行中幼林抚育时,依据设计规程对红松、落叶松、樟子松采取同等对待,没有考虑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的区别,没有综合考量目的树种的效益最大化,进而大量的红松幼树成为采伐对象,导致经济效益的损失。

3 红松果林的经济收益实效

以东丰县杨木林林场为例,其红松果林总面积约为200公顷,在2006年至2007年间通过竞拍承包,获得承包收入为170万元。而在2016年,四合林班近75公顷面积的红松果林竞拍承包收入为165万元,由此推断2017年剩余红松林的承包收入可达300万元---350万元之间。这笔没有直接生产成本的纯收入,对资源匮乏,资金短缺的林场来说,至少可解决二年的职工工资和营林生产及日常支出。所以说,营造红松果林,经营管理好红松林是林场又一条增收渠道。

4 红松果林所占比重

东丰县林分的优势树种是落叶松、柞树、樟子松(黑松),红松果林仅占1/15的林地面积,营造空间大,营造红松果林不仅能调节林分结构,预防病虫害,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效益,充实当地食品结构。

通过近几年对更新迹地、退耕还林地营造红松果林的观察,其成活率、保存率较高,均达到90%左右,年均高生长为15cm以上,土壤适应性强,病虫害发生率极低,与落叶松的造林、抚育成本相差无几。

5 营建红松果林与落叶松用材林经济效益对比

举例:栽植红松和落叶松纯林各1公顷,初值密度为3333株/公顷,依据营林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经营,红松塔、木材销售价格以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以红松120年为其林分生命周期、落叶松60年为一个生命周期即幼龄林至成熟林期间,两者进行对比。见表说明

5.1 可以预测,落叶松在主伐之后,与再次恢复成林状态之前,其在涵养水源、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比红松成林一定弱化。

5.2 在这段时间内,虽然经营红松投入的成本(31.15万元)比经营落叶松的成本(9.6万元)高出21.55万元,但是红松的净收入(59.175万元)比落叶松的净收入(31.15万元)净增28.025万元,是经营落叶松林经济效益的1.9倍

因此,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角度上看,培育红松果林的价值更为可观。

结论和经营建议:

对红松纯林应加大株树强度的抚育发除,可依据红松母树林培育标准进行,保留株樹500-1000株/公顷;对现存以红松为优势树种(指株数)的混交林,依据林龄逐步彻底伐除除红松以外非目的树种,达到增加结实量的目的;在今后进行迹地更新造林和退耕还林时,优先考虑营造红松母树林,因为这既能保证生态要求,又能充分利用林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李洪伟,1972年5月,男,汉族,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研究苗木繁育及营造林工作。

猜你喜欢

红松林果林林龄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檫树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树高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红松林采伐更新的确定方式
退耕还林经果林种植后的经营管护浅论
闵行区经济果林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探
东折棱河枫桦红松林与柞树红松林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选择技术的研究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特征
不同林龄人促更新林枯枝落叶层碳及养分贮量
高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