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10徐童钟宏桃

艺术评鉴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徐童 钟宏桃

摘要:艺术教育从普遍意义上讲,是指对学生艺术修养方面的培养,是训练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维护美的能力的活动,它可渗透于素质教育的每个角落。但是现今的艺术教育却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教育被边缘化,另一方面是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对此本文对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2-0160-03

一、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纠正社会上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些学者开始撰文论述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人才素质等问题,呼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由此出现。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仅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天赋,而是包括前两者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详细地说是身体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美德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1]。

在笔者看来,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对培养人文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二者对于人类文化来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而人文文化关注的重点是接受者内在的情感世界,这恰恰是艺术的学习所强调的——饱满的情感、丰富的想象以及敏锐的直觉。因此笔者认为,艺术教育的实施对于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作用之表现

(一)有利于道德素质的渗透

艺术教育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迹可循。在古代,音乐被赋予了道德教化的使命,统治阶级将音乐看作是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主要体现有周朝的音乐教育机构——“大司乐”;又如孔子将音乐列入了教育课程的“六艺”之一,通过音乐教育而达到“礼教”的目的,便是使人修身,提升道德境界。

艺术教育是施教者利用艺术媒介唤起受教者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者参与其中,追寻美好与高尚,最终达到净化情感的目的。因此,以艺术为媒介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改善传统道德教育抽象单一的说教特点,通过提高受教者的兴趣,从而提高接受度。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激昂的旋律与节奏、澎湃的情感使听者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令人奋进;还有1999年春晚上的一曲《常回家看看》,响遍全国,唤起了多少人对“孝”的追寻。

(二)有利于智力素质的建构

1.艺术教育能够训练人的脑部思维能力

艺术教育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包含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它们能够感化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知识,而这些艺术形式在教育、渗透人的过程中能够启迪人的心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让孩子去上艺术培训类的课程,当孩子们学习舞蹈进行形体训练时追求协调美、在合唱训练时追求和谐美,以及在学习绘画时追求的色彩美时,都在无形中对智力的提升起到作用。

2.艺术教育能够传授实际的知识

艺术中包含丰富的科学文化和知识经验,关于自然的、历史的亦或是社会的。智力被看作是认知素质,艺术教育利用艺术这种媒介,把关于事物的经验传达给受教者,正是提高了受教者的认知能力,使其习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训练观察力、敏感性、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

(三)有利于身體素质的发展

身体素质教育——顾名思义,是为培养学生的体魄自由,健康发展的教育,艺术化的体质训练内容,如艺术体操、国标舞等都受到审美操作与审美创造的直接影响。艺术化体质训练能促进身体具备审美性质,有助于身体富有活力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心情的愉悦也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听到一段流畅优美的旋律、看到一幅赏心悦目的画或是欣赏了一部合自己口味电影,都能使接受者焕发精神,促进身心和谐,保持心情的愉悦。

(四)有利于审美素质的养成

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对于艺术与个体成长关系的探讨有这样的言论:艺术的目的在于拓展、加深和组织人类的审美经验。前文谈到了艺术教育可以辅德益智,可以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但并不是说艺术教育能够替代德育、智育及体育。因为艺术教育在根本上还是审美教育,它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是审美功能[2]。艺术教育恰恰是通过审美功能对德育、智育发挥辅助作用。

审美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比如我们常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来达到审美培养的目的。艺术教育对审美素质的养成过程中会影响到人的性情塑造、心灵建构等方面,使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进而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追求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以至于对受教者素质培养的体现效果甚微。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德育功能的发挥过于僵化

上文中我们说道,艺术教育通过激起受教者的审美情感从而达到与道德情感的沟通,但是在现如今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中,往往出现强行将一些伦理道德意识加诸于一个艺术形象,而艺术形象本身丰富的内涵与艺术性的体现被淡化,被安上一个生硬的伦理意义,这样的艺术教育就是一种僵化、狭隘的灌输教育。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需要通过艺术品自身的形象自然而然的表露出来的,它不能超越于艺术形象而直接抵达道德伦理[3]。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艺术品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独特的想法,如若对艺术的理解都要划定一个标准的道德化的答案,无疑是对艺术本身创造性的轻视。

(二)情感培养的缺失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不仅要关注受教者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应重视情感能力的培育,丰沛的情感能激发无限的创造力,这是人从事艺术事业的灵感源泉。

艺术专业的传授包含知识的培养,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但是在大部分的专业艺术院校中,艺术教育的现状是对受教者进行资料的填塞以及技能的枯燥训练,抽去了对情感的陶冶。虽然近些年一直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对情感的培养,但成效多见于中小学艺术课堂这种以艺术教育为辅助的教学环境,对于专业艺术院校、艺术培训机构等为了追求快速的考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往往会忽视艺术教学中尤为重要的情感的培养。因此,必须对原有的艺术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造,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前提影响下,我国的初、高中的教学环节里难有艺术类课程这种“副科”的位置。家长、老师、领导和学生的目光无一不锁定在“升学率”上,音乐、美术类课程虽然在课程表上有排,但往往要给主要学科让步,仅仅成为一个挂名,乃至艺术类课程的教师在上这类课程时也多是即兴的、应付的,缺少合理的教学规划,根本没有起到培养审美教育的作用。这种种现象导致了新一代的学生们艺术水平低、艺术素养差,甚至对艺术不屑一顾,一方面造成了校园文化单调、学生发展片面,另一方面更是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那么,产生这样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除了应试教育制度的不科学性,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缓慢、滞后也是原因之一,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现有的艺术教育都是专业艺术教育亦或是为了加强德育内容的僵化艺术教育,这两者都难以达到预期的对个体素质的培养。

四、改善艺术教育现状的策略

(一)重视艺术教育地位,完善艺术课程体系

若想使人们重视艺术教育,首先应改变的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分数主义教学观念。由于优良的教学环境有限,中小学生为了能进入好一些的学校,都只学习应试学科,而作为非应试学科的艺术类课程因此受到“冷落”,素质教育难以健全,学生的综合发展没有落到实处。对此,笔者对改善艺术教育的地位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强艺术课程体系合理化的研究。艺术类课程应合理排课,小学阶段音乐、美术课程每周各2节,初、高中阶段开齐艺术类必修课程,保证足额学分和学时。同时,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都应开设校外艺术实践课。

2.落实教学安排,杜绝“占课”现象。学校应加强组织领导,重视艺术类课程的实施,严格审查。

3.设置能动的考核环节。学校应该设立艺术类课程的考核环节,要求学生上够一定学时且需通过考试。在进行学生的艺术学习考核的时候,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前期、中期、后期训练的表现进行参考。

4.健全艺术课程师资培养机制。针对本科艺术师范类专业应严格入学机制,优化艺术师范类学生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

(二)清晰教学内容,注重情感的培养

长久以来,中小学的艺术课堂教学内容因为艺术学科的边缘化都不甚清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明确: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为了在艺术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力,就不应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反复。

(三)改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的作用

正因为艺术教育要注重情感的培养,我们就要改变从前的艺术类课堂的讲授方式,寻求开放性的课堂。

1.艺术鉴赏类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的意义一直是教育工作所强调的。艺术所包含的学科门类都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供人们去体会,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音乐厅、博物馆、参觀画廊、欣赏话剧表演,与人类灿烂的艺术遗产面对面,而不是在幻灯片上局限的欣赏其片段。

2.多举行艺术类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已有的艺术品进行静观学习,只有人们对艺术有了自身的情感投入,用自身的创意去从事艺术、发展艺术,才会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让学生自己去排演话剧、组织合唱、走到大自然中写生等等,学校能够提供平台去鼓励学生的艺术创作参与行为,是对审美素质养成的一大助益。

提倡素质教育、改革艺术教育,一直是近年来探讨的热点话题,艺术教育的革新是为了改善我国基础教育过程中对于人文精神培养的薄弱以及审美素质培养的缺失。我国艺术教育教学结构的单一、实践教学缺乏、师资素质不高、没有一个健全的评估制度,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正视的内容。在青少年成长时期,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潜在价值,发展艺术教育要统筹兼顾,注重艺术审美想象力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强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周芳.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岳友熙.论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甘肃社会科学,2007,(06): 248-252.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