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城

2017-04-10薛正昌钟培源李青钰辛怡丽陶克图

宁夏画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固原古城军事

薛正昌 钟培源 李青钰 辛怡丽 陶克图 安磊 席玉鑫

梳理宁夏至今还能看得到的各类城堡,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城堡群,你会看到宁夏历史的另一面——城堡所承载的边塞文化,它是宁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明清历史的一部分,就写在这些城堡里,可谓“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如果择其要而展开,就会揭示出其特定时期一幅幅历史画卷。

研究历史地理的一位学者指出:“中国城市的城址大多数位于河流沿岸,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城市城址选择普遍规律……只有河流沿岸地理条件最优越,城址多选择在河流沿岸就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固原城址的选择,实际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固原古城,位于六盘山腹地清水河上游西岸台地上,地理环境优越,西南为六盘山屏障,东北有贺兰山屏障与黄河天险。高平川(清水河)汇入黄河,将南北连为一体。清水河以北沿岸地形开阔平坦,利于农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固原城最早当修筑于汉代,称为“高平城”。修筑高平城有两个条件,一是高平川水,它与萧关古道并行;二是六盘山,控扼陇山北段成为天然军事屏障;三是泾水、清水河两岸开阔平坦的土地,提供了大片的可资耕种的良田。

高平城的修筑和后来的发展,直接出于军事目的。这不仅在汉代是这样,即使从后来固原城的发展看,这一使命近乎伴随着它的全部历史。高平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它的军事性质,也体现了古代城市的特点——政治与军事的有机结合。

固原境内的萧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雄关,是北地郡的最高军事武官都尉驻节之地。汉武帝当政后,于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以高平县为中枢设置安定郡,自南向北直达黄河沿岸,辖境管有21个县。高平县的设立,城池相伴随而出现。安定郡的设置,成为关中通往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高平城的修筑,成为固原城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近数十年来,考古与出土文物的不断获得,使得后人通过考古出土的材料看到了汉代高平城的规模。仅建筑材料看,有卷云纹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绳纹瓦当、铺地花纹方砖,特别是陶水管道的发现。陶管有五角形和圆形两种,圆形又有直角形和曲尺形之分,直角形的一头大一头小,可与另一节套接;曲尺形管可用于衔接拐弯管道。这些文物的出土,使后人看到了汉代高平城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同时,也表明汉代高平城的规模、格局和城市建设的整体状况。

《后汉书》里记载的“高平第一城”影响很大,是“西遮陇道”的重镇。公元32年四月,光武帝刘秀亲征隗嚣,在“高平第一城”“置酒高会”大宴群臣。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彪北游安定郡,登上安定郡高平城,留下了传之后人的《北征赋》,彰显了高平城的规模、坚固程度,也再现了高平城的军事、政治和文化意义。

北魏太延二年(436)置高平镇,当时系军镇,不领县制。正光五年(524)改为原州(固原),始领郡县。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乱离,战乱给原州城带来不同程度破坏。北周时期,原州城得到了大规模的修筑,并奠定了固原城内城的格局。安史之亂后,固原城陷入吐蕃战乱达80余年。宋代,由于宋夏战争长期的军事冲突,固原城所在的镇戎军成为军事对峙的前沿,固原城始终处在军事状态下。宋代仍有过筑城的经历,而且筑城的形制有了变化,主要是增设“马面”建筑,以提升防御能力。元朝在固原的地方政权建制设在固原古城南20公里处的开城,元代近百年的历史过程,是固原古城冷落时期。

明代景泰年间,边患日益加剧,固原逐渐又成为兵锋之地,被冷落了的固原古城的修筑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景泰二年(1451)修筑故原州城,讳“故”改为“固”,凸显城池的坚固。从此,有了“固原”的名字,紧接着不断提升和加强固原军事防卫。蒙古后裔满俊在石城举行暴动后,迫使明朝政府调集大军围剿。此后,明朝政府再次加大对固原的军事布防,将固原守御千户所升格为固原卫。弘治十四年(1501),升固原卫为固原镇,成为北方“九边”重镇之一。自弘治十五年起,三边总督成为定制,先后有六十余人次出任固原陕西三边总督,而且兼有重要头衔,或者以左副都御使、兵部尚书,或者以户部尚书、兵部侍郎等,直到明朝灭亡。1979年,在固原城古城墙内出土了一块“铭文砖”,为明代景泰二年(1451)《重修镇戎城碑记》。这块碑文不但记载了明代景泰年间修筑固原城的经历,而且在修筑(修葺)的过程中,“掘出方砖一块”,刻有金兴定三年(1219)六月固原地震,兴定四年(1220)差军民夫二万余人修筑固原城的记载。明朝弘治年间的筑城规模较大,由三边总督秦纮主持修筑。在格局上,成化年间修筑的城为内城,秦纮修筑的城为外城,“回”字形里城与外城的筑成,固原城的形制基本定格。

砖石包砌城墙,是明代筑城的特色。固原城最能体现其自身险峻与宏伟的历史时期是在明万历朝。当时石茂华出任固原陕西三边总督,他主持了固原砖包城的修筑,成为固原城发展和变迁2000多年后格局上的最后定型,传承至清代。清《宣统固原州志》记载,固原城内城周围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1460座,炮台18座。外城周围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1573座,炮台31座,护城河壕深、宽各二丈。城门数量也很有特点,东城三道城门,名安边、保宁;南城门四道,名镇秦、兴德;西城门二道,名威远;北城门一道,名靖朔,清同治兵乱后封闭。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时任陕甘总督的那彦成“请旨”维修固原城。1920年海原大地震,城墙有圮塌,民国时期有过维修。现在古城西北角留下的一部分成了固原城的见证。

就是这样一座用砖包起来的古城,古人想让它“垂远”,却命运不济,抵挡过炮火的城墙,却抵挡不住四百年后的那场“文革”厄运。城墙的砖扒光了,只留下西北隅的转角处,成了固原城墙的缩影。历史的烟云未能散尽,总算留下了一抹残存的印痕。留下来的就成了文化。审视这里的城墙遗存,就能感悟到数百年前固原古城的影子。固原古城是最能体现固原历史文化厚重而悠久的遗存,也是一处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猜你喜欢

固原古城军事
古城西南两座桥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缺水的城市该怎么发展?
古太原地望浅析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获奖名单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