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英语能力量表描述中的标准化英语学习者模型建构

2017-04-10张知博

理论观察 2017年3期

张知博

摘 要: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这其中最突出的任务为制定我国英语能力量表。量表要经过语言能力的描述语的收集、分类与分级来完成。其描述语分级工作中可引入标准化英语学习者模型用以保证量表的可感性、可信性、可用性、可行性。本文探讨了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定义、意义以及建构问题。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量表;标准化英语学习者;描述语分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171 — 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界都对外语学习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希望借此提高国民的外语水平以更好地了解国外先进的观念与技术,也为引进外资作以语言上的准备,还期待提高国民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进而全面发展国民的综合素质。在全民学习外语的热潮中,我国国民的外语水平(尤其是英语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而关键问题在于外语能力水平测试上。我国现有的外语考试种类繁多、标准各异、功能不一,学生往往需要参加名目各异的英语考试,加重了考生的负担,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此外,考试多、证书多,用人单位难以分辨证书的含金量。鉴于此,我国外语教育迫切需要一个连贯的标准体系,一个各级各类英语学习、教学与测试的国家统一的标准用以保证命题的科学性、评分的一致性、组织的严密性和成绩的可比性。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该体系是覆盖外语教育的各个阶段(即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和外语教学的各种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既包含学习与教学又包含测试与评价的综合系统。其建立有利于深化外语考试改革,提高外语考试的信度与效度,也有利于促进外语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而建构体系的突出任务为制定我国外语(英语)能力量表。

语言能力量表(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又稱语言能力标准,是对语言使用者运用某种语言能力的一系列描述〔1〕。这种评价方式在国外语言教学界已得到广泛认可,并被用于描述多等级外语能力和建构外语学习、教学与测评的完整理论体系中。我国外语界意欲采用英语语言能力量表为我国英语教学中制定课程大纲和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标准,也为关联目前存有的各类英语考试以便对考试结果给予客观解释。

我国英语能力量表将全面界定我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实现交际必须达到的标准,详细列出其应掌握的各种英语技能,还会规定英语水平等级,并对各等级相应英语语言能力进行客观描述使得各等级形成连续体,进而为各个阶段的英语学习、教学和测评提供参照标准。整体上看,量表将参照交际语言能力模型并基于运用(use-oriented)对语言能力进行描述或评价,采用直观描述语对语言能力各个等级进行“能做”(can-do)的描述,使量表涵盖不同等级的英语学习者的需求。

我国英语能力量表的制定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经过语言能力的描述语收集、分类与分级三大阶段来完成。量表指向英语学习者的实际英语能力,对其描述将对英语测评提供宝贵资源。但这种描述不仅是对于语言能力的理论言说,更要考虑到学习者使用英语的当下性的具体表现,更应该引入有关拥有不同等级的英语能力的直观的学习者形象来加以呈现。因此,我国英语能力量表的描述工作可以引入标准化英语学习者(Standardize English Learner)的模型,以期保证量表的可感性、可信性、可用性、可行性。

一、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定义

标准化英语学习者是借鉴医学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而形成的概念。标准化病人,也称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经过标准化和系统化培训之后能够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不同于其他完整的测试方法,其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测试方法,但可以作为临床能力评估的一部分〔2〕。目前,标准化病人(SP)已广泛运用于医学教学与测试中。尽管这种虚拟性病人模型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投入,但整个医学临床教学界已见出这种模型对其教学的积极影响。因模型更接近临床实际而具有特殊测试优势,不仅提高测试的有效性,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与合理性,也有效规避医学测试中所涉的道德伦理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测试的成本,降低学生参加测试的开支。

标准化英语学习者是从测试角度构建的虚拟模型。模型需要具体的英语学习者来直观呈现。其同样需要经过一些标准化和系统化的培训之后能够准确表现学习者的实际英语能力的一线教师或相关专业人士。它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英语测试之外,但可作为描述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组成。虽然开展其培训活动需要较高成本,但模型一旦建立将大大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二、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意义

标准化英语学习者为描述我国英语能力量表的辅助手段。我国从2014年起开始启动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工作。在教育部领导的指导和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该工作明确了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即研制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发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制定国家外语考试质量标准、改革与完善现有外语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开展形成性评价研究,探索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完成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描述性语言的收集与分类工作,并进一步着手进行描述语分级活动。

开展描述语分级活动中,进行专家判断、教师判断和使用者判断时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即专家、教师和使用者长年工作与学习过程中因语言授课与使用的地域、层次、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描述语分级时可能会出现偏差。鉴于此情况,可在该环节中,引入标准化英语学习者模型使判断者产生鲜明且直观的形象,更加准确地把握其语言能力的临界线,从而提高我国英语能力描述语分级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因为直观形象思维是表象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同抽象逻辑思维不同,有它自己的特点,主要有形象性、整体性、概括性、跳跃性、直觉性、非语言性和富有情绪色彩性〔3〕。而这种具有直观形象性的虚拟模型带有极强的感性张力,可克服单纯文字表述的枯燥性与判断的模糊性,判断者可一目了然地把握这种能力并掌握能力之间的临界线。而且,感性形象更容易激发认知判断,借用马克思的话来表述“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4〕。这就是说,人化的感觉具有一种特定的本质力量,通过这种力量它就可以把握到事物的内在本质〔5〕。这种经由标准化英语学习者模型而获得的人化的感觉不仅是一种感性能力,还具备了英语语言能力的理性判断特征。尽管标准化英语学习者这一虚拟模型产生的形象不一定就等于对于英语语言能力的理性判断,但它却可以通过直观来确证对于英语语言能力的本质把握。

三、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建构

标准化英语学习者需要从有着长年的不同等级的英语教学经验的一线英语教师中选取,而且这些一线教师需要经过英语语言能力描述语的相关培训,而后,这些教师才能将不同的语言能力直观表现,并以影像方式呈现,进而建构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虚拟模型。

1.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选取

标准化英语学习者需要由有着不同等级的英语教学经验而且能够自如且准确地表现学习者的实际英语能力的一线教师或相关的专业人士来扮演。这些教师必须同时接触不同英语等级水平的学习者并对英语语言能力等级的临界线敏感,而且只有长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才可以接触到大样本的英语学习者。这样的选取才可以保证模型建构的合理性。

2.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培训

标准化英语学习者不能仅依靠其长年的教学经验,还必须经过严格且科学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培训才可如实呈现不同等级的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标准化英语学习者必须对于上表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确定的我国英语语言能力的描述语及其分类有一致且清晰的认识,并根据不同等级产生一种内化性的认知,为如实扮演真实呈现其等级所代表的能力而准备。此外,标准化英语学习者还需了解英语语言测试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对于测试任务的多种维度有深刻认识。比如,口语测试模拟现实生活的口语交际任务,按任务完成不同的质量(不能完成、能完成、熟练完成等)来评判英语学习者的不同口语能力。标准化英语学习者需要提前把握多种测试任务的普遍维度:(1)互动关系维度(单向、双向、多向);(2)目标方向维度(交际者目标相同、不同);(3)交谈者地位和相互熟悉维度(地位的高低、熟悉程度);(4)话题维度(以特定目标为主、以特定工作相关与否还是变化不定);(5)会话情景维度(指示、翻译、解释、交流、工作汇报、特定生活场景等)〔6〕。这样才可保证模型建构的有效性。

3.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建模

对于一线英语教师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英语语言能力等级描述的培训目的在于建立不同英语能力的虚拟模型。这种虚拟模型可以直观地向教师、学生、甚至大众呈现不同等级的英语语言模型。标准化英语学习者的建模可以使各级各类外语教学都有一种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能力等级的参照标准。这种虚拟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可以同时为英语教学者,英语学习者以及社会大众提供相关服务。这种模型可以制成视频材料通过媒体播放,还可以利用现代微媒体手段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在全社会范围内使所有英语语言学习者都能够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等级进行一定的自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语言能力。

结语

建立我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是促进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需要,是促进科学选才、教育公平的需要,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7〕。而在英语能力等级的描述工作中引入标准化英语学习者虚拟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准确地呈现不同等级的英语能力,可以更好地为我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究工作服务。

〔参 考 文 献〕

〔1〕韩宝成.国外语言能力量表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6,(11):443-450.

〔2〕沈婷,邹扬,缪青,梁奕敏,顾倍丽,芦开芳,戴又坚.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9):87-91.

〔3〕王艳梅.直观形象思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2,(03):3-6.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

〔5〕苏宏斌.感觉如何通过实践成为理论家?—实践美学的现象学阐释〔J〕.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69-73.

〔6〕徐海銘.口语测试的理论、设计、实施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1):60-63.

〔7〕刘建达.我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的基本思路〔J〕.中国考试.2015,(01):7-11.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