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伦兵远征廓尔喀

2017-04-10郭海燕

理论观察 2017年3期
关键词:乾隆西藏

郭海燕

摘 要:乾隆五十七年,中国对廓尔喀的自卫反击战中,黑龙江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组成的索伦兵,万里远征进入西藏,英勇战斗,击退廊尔喀的入侵,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有许多人战斗牺牲,永远留在了遥远的喜玛拉雅山南北。

关键词:索伦;乾隆;廓尔喀;西藏

中图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120 — 03

一、廓尔喀对我国西藏的入侵

廓尔喀是尼泊尔的一个部落,18世纪中叶,尚武的廓尔喀人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崛起,建立起了沙阿王朝,很快征服了尼泊尔各部,甚至战胜过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军。沙阿王朝鼎盛时期领土面积约为今尼泊尔面积的三倍。而廓尔喀国王觉得“疆土褊狭,户口纂繁”,急于向外扩张。此时的英国已经侵占了印度,东印度公司已经开始了与尼泊尔的接触。尼泊尔通过英国得到了大量的新式火枪和火炮。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加上武器的先进,让廓尔喀国王的野心大大膨胀,企图北上侵入我国西藏。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廓尔喀第一次入侵我国西藏,用兵3000人,占领了聂拉木、宗喀和济咙。清政府命令鄂辉率领满汉兵三千火速入藏,四川总督李世杰也坐镇打箭炉,就近调派官兵,运解粮饷。乾隆皇帝又派理藩院侍郎巴忠赴藏查办。清军收复失地,长驱直入,胜利在望。这时,巴忠却暗令西藏地方当局允诺每年向廓尔喀赔款300个元宝(合银9600两),换取廓尔喀撤军。廓尔喀已经准备撤军,这时顺势求和。1789 年(乾隆五十四年),双方签订《廓藏密约》,战争结束。

仅仅过了两年,到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以西藏当局拒绝偿付赔款为由,再次派军侵藏。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二日),驻藏大臣丹津班珠尔、扎什端珠布、戴琫江遭到廓尔喀兵突袭。这次入侵规模远大于上次,廓尔喀人竟然占据了日喀则,抢掠了扎什伦布寺。西藏危急,达赖和班禅立即向北京清廷告急,请求出兵。

二、乾隆皇帝为什么从遥远的东北调兵

得知廓尔喀再次入侵西藏,乾隆皇帝立即下旨,调集军队反击。据《清实录》《廓尔喀纪略》《清史稿》等记载,第二次反击廊尔喀战争,共调集了西南的西藏、四川兵,东北的索伦达兵,西北青海兵。从兵员的民族成分来看,有汉、藏、蒙、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

《清实录》记载: “调遣索伦兵一千名到京。”“现在剿办廓尔喀贼匪,索伦、达斡尔兵丁向为得力,著都尔嘉将呼伦贝尔兵挑选六百名,打牲兵挑选四百名,照例办给马匹路费,令呼伦贝尔兵从多伦诺尔行走,打牲兵从 八沟行走,迅速到京。”《钦定廓尔喀纪略》记载: “令海兰察等分起带领索伦、达斡尔兵一千名,……于明春进剿贼匪。”

这次对廓尔喀的自卫反击战,清朝总共调集兵力一万三千多人,其中多數是靠近的西藏的四川金川兵,还有青海等地的满洲、蒙古八旗兵、西藏当地驻兵。而调用的黑龙江索伦兵仅为1000 名,不到十分之一。

清朝已经就近从四川、青海调兵进藏,却为什么又要从万里之遥的黑龙江再调集兵力不到十分之一的索伦兵?

此次用兵最多的是川兵,川兵又以金川土兵为最重《清史稿 》记载: “乾隆征廓尔喀,调金川土兵五千。”金川位于今四川东北,金川部落当时称金川苗,实为藏族的一支系,金川土司兵,战斗力极强。乾隆十一年、三十六年,金川两次反叛,清朝用了极大的力量才艰难平定。这次调用的四川金川土兵,能征善战,是新近收降的“叛军”,虽然能征善战,特别是适应山地作战、高寒作战,但却不得信任,另外金川兵擅长防守,进攻方面并无表现,因为这样,朝廷对金川兵是有些不放心的。而青海八旗兵、绿营兵,兵额不足,又腐败无能,不堪重任。

因为这些考虑,朝廷不远万里调动黑龙江索伦兵。

有清一代,黑龙江索伦兵,成为朝廷的消防队,每有紧急,就调用索伦兵。康熙皇帝称赞索伦人:“索伦效力勤劳,传谕异日加恩,以示鼓励”。乾隆皇帝称赞鄂温克族的八旗军:“东三省兵制,定能得力,索伦质性犷悍。”又称:“满洲索伦部,兵力实胜绿营”。乾隆皇帝十分重视鄂温克族官兵的强勇:“打牲索伦等处兵丁,人甚健壮,抢箭敏捷……临战甚属得力。”又称:“盛京之兵亦不如索伦”。〔1〕

乾隆末期,八旗兵更加没有战斗力,索伦兵的作用也更加突显。后来的战斗事实证明,乾隆皇帝这次不远万里用一千索伦兵进西藏,是正确的。

三、索伦与达斡尔

后世认为,索伦人即鄂温克人,而乾隆时代,索伦有广义、狭义,狭义可以特指鄂温克,更多的是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的合称。成书于嘉庆年间的《黑龙江外记》:“世于黑龙江人,不问部族概称索伦”〔2〕。“世于”是“世居于”,即土著,即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

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合编为索伦八旗,战时为兵,平时为民。而鄂温克、鄂伦春游猎山林,只是在缴纳貂皮时才出山,难以招唤集中。而达斡尔人多数定居,从事农耕,便于动员。三个民族中,达斡尔人口远远多于鄂温克、鄂伦春。考虑这两个因素,可以断定,这次进西藏的一千索伦兵中,达斡尔士兵人数多于其他民族,是征讨廓尔喀的主力。

既然是动黑龙江兵力远征,却为什么只调一千人?《黑龙江外记》:嘉庆十三年黑龙江将军属下“通计全省共二万六千二百一十七户,十三万六千二百二十八名口。”〔3〕一千人已经是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只有这么些人口,除去其他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能够征调的最大动员能力,也就是一千人。考察清朝的历次征调黑龙江索伦兵,都在千人上下,可以看出,最多也就能够调动这些兵员,再多就超过极限。

四、万里长征的艰难

征廓尔喀的主帅是年轻的名将福康安,副将是福康安的老上级海兰察。海兰察是全军的副总指挥官,也是索伦兵的总指挥官。

海兰察(?—1793年),鄂温克人,多拉尔氏,黑龙江布特哈阿伦河人。1755年(乾隆二十年),海兰察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准噶尔,多有战绩,后累升至正红旗蒙古都统、参赞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正是隆冬时节,在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乌什哈达、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岱森保带领下,索伦兵1000人,附属人员500人,从黑龙江出发开赴西藏。同时,海兰察带领巴图鲁侍卫章京一百人从北京出发。

索伦兵从黑龙江出发时,廓尔喀入侵已经将近半年。许多人认为廓尔喀的入侵不能忍受,刻不容缓,应该让先期到达的金川兵、青海兵与廓尔喀交战。而乾隆却一再手谕主将福康安,务必等待索伦兵到达方可交战。

乾隆皇帝下旨青海蒙古置办 3000匹好马,“此次需用马匹,通计若干,即照从前平定准噶尔之时,采买马匹价值,按数分给。”据《平定准噶尔方略》记述:“马一匹给银八两”。3000匹马大约花费2万4千余两白银。索伦兵到达西宁时,又“每兵每名各赏给银二两,以资用度。”共计2500两。

从西宁至拉萨有64站,一路冰雪,高原反应强烈。由于鄂温克族士兵生长在黑龙江,素耐寒冷,拨开积雪在冰雪中行军。“该索伦兵丁等,冲寒就道,亦当加以体恤,于该兵丁等过境时,所有饭食汤水等项,俱应妥为预备,给猪羊肉汤饭,使得饱暖前行。”

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索伦兵离开西宁,进入青藏高原。乌什哈达率领1000索伦兵,分5批急行,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闰四月中,全部到达拉萨。

五、索伦兵的辉煌战绩

索伦兵到达拉萨,没有休息整体,立即与其他部队一起投入反击廓尔喀的激烈战斗。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闰四月十八日,到日喀则,二十七抵达第哩郎古,五月十日攻下廓尔喀军的重要据点济咙宗(今西藏吉隆东南)。索伦兵进攻济咙时,“海兰察与台斐英阿督索伦兵往来冲击,自丑至亥,克之,斩贼六百,俘二百。”索伦兵总共才一千人,能一战斩贼六百,俘获二百,可见其战斗力之强。

索伦兵攻克济咙后,与各路军会师潜渡深入廓尔喀境,越崇山,历艰险,多次克捷。战斗中,海兰察亲自冲锋陷阵,战马中枪,依然指挥奋击。五月十五日,攻下扎木、热索桥,南行直指东觉。十八日,清军已深入廓尔喀境内170里。六月六日,海察兰追敌至雍鸭,七月二日越过雍鸭,夺下补木山口,攻占帕郎古,七月中旬攻克尼泊尔利底山,而在攻夺甲尔古拉山时失利,若攻下此山,这里距离廓尔喀京城加德满都,仅有一天的路程。“贼据噶勒拉山梁,道路崎岖,士卒履皆穿,跣足行石子上,多刺伤,又为蚂蝗啮,两足肿烂。其地多阴雨,惟辰巳二时稍见日,屆午则云雾四合,大雨如注,山颠气寒凛,夜则成冰雪。”〔4〕可见战斗环境之苦。

为勉励索伦兵,表彰其战绩,乾隆赏赐海兰察玉扳指一个,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两个,并发奶饼一匣。赏索尔多海呢铿额巴图鲁名号,呼伦贝尔副总管巴金达尔锡济尔浑巴图鲁名号,布特哈佐领色尔棍默宏武巴图鲁名号,呼伦贝尔佐领拜萨勒图,塞勒巴图鲁名号。照例尝银一百两。其他佐领、骁骑校等俱尝戴孔雀翎。许多索伦兵丁被升为骁骑校。

六、索伦将士的牺牲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出征廓尔喀,阵亡都统衔护军统领台斐音阿等官兵二千一百一十二人入祀。”总共参战一万多人,2112名阵亡官兵,战死达到百分之二十,总指挥索伦兵的海兰察,亲临前线“与贼打接战,马匹受伤,幸未颠蹶。”可见战斗之惨烈。

绝大部分牺牲索伦士兵的姓名已经不可考,已知的战死索伦军官有:

“据福康安等奏、前此进攻甲尔古拉集木集时。都统衔护军统领台斐英阿、副都统阿满泰、二等侍卫英贵、佐领棍德依、俱各中枪身故等语。台斐英阿等、身临行阵。夺隘攻坚。冲锋鼓勇。以致中枪阵亡。”〔5〕

都统台斐英阿,库雅拉氏,满洲正白旗人,突击时中枪,卒于阵前,是此次战争清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官。

副都统阿满泰。阿满泰黑龙江达呼尔披甲出身。以头等侍卫从征廓尔喀,自中路破擦木隘口,出济咙,破其官寨;进破贼热索桥,渡河至雅尔寨,登博尔东拉山巅,破木城三、石卡七。战斗中被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进至堆补木,自帕朗古攻横河大桥,我师临北岸,贼据南岸御。阿满泰先登,师从之。渡桥,阿满泰中枪,落水死,水深,战方急,求其尸不可得。赐骑都尉世职,祀昭忠祠。廓尔喀平,再图形紫光阁,列前五十功臣。〔6〕

一等侍卫墨尔根保。墨尔根保鄂温克人,阿拉尔哈拉。清军攻入尼泊尔,战斗更加激烈,噶勒拉山巅有木城两座,廓尔喀兵在木城放枪投石,奋力迎拒,墨尔根保等将领中枪阵亡。列后五十功臣。

三等侍卫索多尔凯。索多尔凯鄂温克人,阿拉尔哈拉。在攻打郭尔喀首都以北一百里的堆补山口时,中弹落崖殉国。

佐领衮德依。衮德依鄂温克族杜拉尔氏,征廓尔喀战争的帕那古战役牺牲。战后赠云骑尉世职,其兄图屯乌承袭世职。

参领傅森内。傅森内鄂温克人,杜拉尔哈拉。反击郭尔喀战争立有战功,获赏花翎,得赐库齐特巴图鲁称号。不幸在战胜凯旋途中,卒于军中。

索多尔凯。索多尔凯,索伦阿拉尔氏,乾隆五十七年从征廓尔喀,击贼于乌达什喀,力战有功;擢二等侍卫,赏巴图鲁名号。七月,攻堆补木山口之象巴宗贼卡,枪伤,落岩身殒。赐号巴图鲁,赠云骑尉。

此外,阿那保,达斡尔族,郭布勒氏,布特哈讷莫日扎兰正白旗莽鼐人。1775年(清乾隆五十六年)阿那保随军从征廓尔喀平叛,因功绩显著,被耀升为二等侍卫(正四品)。

七、征廓尔喀的意义

济咙之战,廓尔喀军主力几乎被全歼,从西藏撤兵廓尔喀境内。清军恢复济咙后,迅速翻越喜马拉雅山,追击廓尔喀。出国作战的五千清军几经苦战,接近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廓尔喀全倾国力,集中八千人拼死防守。甲尔古拉山下,清军仰攻。廓尔喀人居高临下,清军损失惨重。胶着之时,一支廓军隔河枪攻击,清军腹背受敌,无险可守,损失惨重,大将台斐英阿、阿满泰、墨尔根保、英贵、棍德依、张占魁等战死。此时,距离加德满都只有十公里左右的距离。廓尔喀国王特拉纳巴都尔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抗清军,求和请降。乾隆皇帝自称“十全武功”,以征廓尔喀胜利为最后一功。

征廓尔喀胜利的第二年,一代名将海兰察因战伤去逝,年仅五十三岁。海兰察病死后,得到了“武壮”的谥号,画像第三次登上了紫光阁,灵位入昭忠祠。依例,只有战死的烈士才有资格入昭忠祠,乾隆皇帝认为,海兰察的是因以往战伤太多才导致身体不佳,故而也相当于烈士,破例入昭忠祠。

以黑龙江索伦兵为先锋主力的,第二次征廓尔喀战争,有重大意义。

首先,这是一次反抚敌入侵的自卫反击战,此战维护我中国领土的完整。从此,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清进政府对西藏的统治更加牢固。

在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颁布的《钦定西藏章程》中,明确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其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各级地方官员及管事喇嘛,都归驻藏大臣管辖,“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他们的任命,也“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分别奏补拣放”;此外还整顿西藏地方军队组织,加强防务,铸造西藏地方银币。通过这些措施,西藏“事权始归一”。

第二意义是,稳定了清朝与尼泊尔之间的藩属关系。战争之后,尼泊尔再也不敢入侵,对清进纳贡,两国之间进入正常关系。

第三个意义是,遏制了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鸦片贸易起源很早,英国人原本以尼泊尔为基地,通过陆路向西藏输送鸦片。此战之后,尼泊尔在外交上倒向了中国,拒绝了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英国人不得已转而开辟海上的通道,直至鸦片战争时代。

〔参 考 文 献〕

〔1〕清高宗实录(卷328)〔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3〕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4〕清史稿(列传三百十六,属国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清高宗实录(卷1416)〔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7.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乾隆西藏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天上的西藏
想要退休非易事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纪晓岚戏乾隆
神奇瑰丽的西藏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老翁妙对戏乾隆
多面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