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认同的实现路径分析

2017-04-10刘肖

理论观察 2017年3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政治认同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以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政治认同培育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引导和培育人们相应的政治认知、政治观念、政治需求和政治态度,逐渐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自觉与政治自信。

关键词:政治认同;价值多元化;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070 — 03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也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其中,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甚至冲突也更加频繁。这是一个“传媒化生存”的社会,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文化之髓、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对多元价值的引导作用以及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匡正作用。我们应以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政治认同培育为着力点和突破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人们相应的政治认知、政治观念、政治需求和政治态度,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思想道德环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认同的学理

解读

认同,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是个人或/和社会组织对某一或某些价值的给予自身价值支持与价值定位,表现为彼此某一或某些价值的共享和共有价值观念的形成。作为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认同是“一定政治体系内的成员对现存政治系统、政治运作及政治权威人物等方面的承认与赞同”〔1〕。政治认同本身表现为一种政治归属感,一种正向的、肯定性的价值认知和态度倾向,它建立在公众对政治基本需求的满足之上,是公众对外在的政治价值、政治规范和政治行为模式进行内化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若要获得政治认同,就必须提供合适的政治理念和主张、合理的态度与行为模式。

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价值倾向更加多样,人们的政治认知、政治观念、政治需求、政治态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培育人们对主导政治思想的认同,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核心内容。只有积极引导和培育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广泛的政治认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政治认同培育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政治认同的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素;从政治认同这一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做起,积极宣传教育,创新方式方法,是凝心聚力,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认同实现路

径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思想根基和依托,就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和政治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根据人们的认知心理和认知习惯,由基础到高级,既强调政治认同培育的系统性、完整性,又重视政治认同培育的层次性、渐进性,而不是笼而统之的硬性灌输。

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政治认同培育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媒体环境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2〕。只有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力。

其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政治认同培育的重要扭合,也是一种爱国情感和时代情感的认同。只有从思想上对其产生积极的认同,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锐意进取。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要体现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属于较高层面的政治认同。必须积极培育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共识,最大限度地把人们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最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政治认同的性质和方向,也是政治认同的本质诉求。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形成政治思想更加明确、理想信念更坚定良好政治面貌的政治底色和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认同的“软传播”实现路径

所谓“软传播”,“主要是将某些生硬、刻板的传播方式予以‘软化,将传播的信息予以生活化和情景化,重视表达方式的情感与理性诉求的双重协调,注重传播内容的亲和力、震撼力以及鲜活性、新颖性”〔3〕。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认同,不仅要创新宣传教育和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也要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心理,从受众认知角度为广大人民可读、爱读、耐读的各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图、视频资料,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传受关系,有效塑造人们相应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

首先,坚持一元主导、多维一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形式、政治文明生态的和谐共生,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其次,坚持价值引领与合理借鑒吸收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力。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外来思想和文化不断涌进,思想价值观念更加分化、多样,这就更需要我们用主导政治价值这根主线贯穿多元文化和价值形态之始终,最大限度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整合、引导各种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以凝聚社会思想共识。

一是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中已经落后的、过时的思想元素清理出去,接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优秀的文化传统,可以为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注重二者的内在联系和互补性,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

二是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协调发展。一般来说,精英文化是由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代表的社会较高阶层所创造、传播、享有的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大众文化主要指以普通大众为主要传播对象、具有较強消费性、娱乐性的文化形态。在当前文化生态中,虽然两者性质不同,形态各异,但精英文化的先进性、前瞻性,“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批判精神,对大众文化具有较强的价值规范和导向功能。针对对当前大众文化中存在的泛娱乐化、过度娱乐化、过度消费性,精英文化可以发挥“涵化功能”,通过优秀、高雅作品向民众传播社会理想和理性精神,确立具有较高价值尺度和审美趣味的标准。同时,大众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形态、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精英文化中某些已不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为精英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三是实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协调发展。从结构布局看,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始终存在,且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路径,造成了比较大的城乡文化差异。对此,我们需要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加强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用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占领农民思想阵地,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四是实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共融。当前,西方主要国家控制着全球文化交流主体内容和结构,主导着世界的文化市场和话语主导权,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霸权。这些外来文化的扩散与侵蚀可能与其他文化价值观念存在不可通约性,造成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与冲突,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与冲突,将从根本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实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帮助、协调发展,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三,打造责任媒体,加强健康传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本文所指健康传播,不同于以医患关系为主体的“健康传播”,而是指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培育社会良好文明风尚,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做一个对党和人民“负责任”的媒体。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力的构建,大众媒体应积极践行责任媒体,以正面宣传为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有效掌控网络传播新阵地,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把握网络舆论走向。特别是在危机传播中,媒体要发挥舆论主阵地的作用,不断提高危机事件的“社会能见度”,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同时也要将事件信息发布与党和国家的应对举措及其宣传结合起来,既重视事实真相的洞察,也注重党和国家政策措施的重大意义宣传,达到掌握议程设置主动权、引导舆论走向的目的。总之,通过践行媒体责任,坚持健康传播,不断培育和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认同与政治自信。

〔参 考 文 献〕

〔1〕李雪彦.政治认同: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刘孚威.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

(01).

〔3〕刘肖,蒋晓丽.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困境与传播模式转换〔J〕.思想战线,2011,(06).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政治认同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幼儿园语言领域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浅析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