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策划:自密实混凝土配制与应用技术

2017-04-09王海涛天津市飞龙砼外加剂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商品混凝土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细石石子外加剂

王海涛(天津市飞龙砼外加剂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编者按:自密实混凝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振动能自行密实,硬化后具有常态混凝土一样的良好物理力学性能,这是自密实混凝土的技术难点。那么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对于原材料有哪些要求?在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时哪些因素很关键?自密实混凝土在运输及施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本期特别策划就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技术展开讨论。

特别策划:自密实混凝土配制与应用技术

王海涛(天津市飞龙砼外加剂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混凝土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性能要求越来越综合化、多样化。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的匀质性,并且不需要振动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当今高性能预拌混凝土的重要发展方向。粗细骨料是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中用量最多的原材料,但天然河砂数量逐年减少,机制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搅拌站使用的大部分机制砂细度模数大,级配不连续,需水量及含泥量高;石子粒径粒型不够饱满,针片状含量超标严重,这些大宗材料的不利因素很容易导致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大,对外加剂吸附量过大造成后滞泌水、保水性差、坍落度损失过大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在现实环境下为顺利实现自密实自流平混凝土,笔者以河北省廊坊地区采用 CL 法施工工艺对细石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要求为研究对象,对现有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方面进行大量的优化试验。

CL 工法,内外墙中间保温板厚度在 5~10cm,外墙设计宽度为 5cm,并且中间钢筋密集,所以设计的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指标要求:入模混凝土扩展度>750mm,不分层,不离析,不抓底,和易性好。

1 原材料的选择

为保证细石自密实混凝土顺利通过钢筋密集的外墙,石子粒径选择 5~10mm;

由于机制砂偏粗,级配不连续,选择用部分细面砂与其搭配使用,通过粗细不同比例(8:2、7:3、6:4、5:5)进行筛分后最终将粗细砂比例定为 6:4,砂子细度模数调整到 2.8~3.0,符合 II 区中砂技术指标要求;

水泥、粉煤灰、矿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

外加剂的选择上至关重要,要求厂家在产品配方调整中加入保水增稠功能性助剂,大大降低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敏感度,优化减水组分及保坍组分比例,保证出机良好工作状态并保持静态下两小时后混凝土状态基本无变化,不得出现泌水,抓底等现象。

2 配合比设计及现场控制思路

(1)大流态自密实混凝土,属于悬浮结构,为了实现混凝土工良好的工作性,在配合比设计时必须先解决混凝土拌和物的匀质性,在水泥混合砂浆特别均匀的时候,石子悬浮于这种水泥混合砂浆中,因此在设计时主要考虑水泥混合砂浆形成的浆体的密度;对于固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泥混合砂浆胶砂比是一个定值,砂石骨料吸水的多少都会改变砂石自身重量,功能性外加剂的配合使用,通过调整粘稠度和密度,最终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水泥混合砂浆的平均密度,实现对石子浮力的改变,最终达到石子的悬浮及镶嵌在水泥混合砂浆中的目的。

(2)根椐现场原材料的变化,通过调整砂率和外加剂掺量这些可调参数以达到混凝土的最佳粘稠度,保证了自密实混凝土优异的体积稳定性和工作性,稳定了强度及良好的后期耐久性。

通过以上的调整思路及加强现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细石自密实混凝土在工作性能方面,浆体均匀稳定,无分层和离析现象,泵送前后状态一致,强度方面回弹测试不同部位的强度值均匀稳定,抗压检测平均值达到设计控制值,数据无离散性;耐久性抗渗指标也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细石石子外加剂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基于环保形势下的一种新型绿色干拌细石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配合比设计思路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蛋和石子
石子
浅谈地辐热细石混凝土地面裂缝原因及防治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双曲拱桥加固用细石灌浆料配制技术与应用研究
摆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