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有效定位的实践与思考

2017-04-08陆灿英

速读·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内容

陆灿英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其教学现状并没有因教改而有所改变,文言文教学在学生中仍是不受欢迎。如何通过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定位,进而调动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文言学习的审美愉悦性,提升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面对每一篇文言课文,在判别它的文学性和应用性之后,努力去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生成是教学中我们不断思考的。当然,名师课例和自身教学实践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处理;有效定位

缘起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名师课例的启示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看看各地新编的语文必修选修教材,文言文的比例很有加大的趋势,可是文言文难学难教的现状并没有改变,流传在学生中的三怕问题,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并没有解决。

是把文言文当作“言”的例子,逐字逐句的讲解,还是纯粹当作“文”,像现代文一样进行教学?现状是:无论哪一种模式,学生似乎都找不出喜欢的理由。

当然,我们首先应该承认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许多里程碑意义的好课例。在我有限的积累中,我以为钱梦龙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串讲”文言文的极品;张必锟执教的《五柳先生傳》是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经典,先辈们把文言文教得古色古香又生动活泼,都是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弥足珍贵的资料。

那么,后来者的脚步又迈向何方了呢?马万茹的《(三峡)教学设计》,张国生的《(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再一次让人领略了现代化教育手段下文言文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余映潮关于《狼》的八种教案设计集文言诵读训练、词汇训练、说话训练、听读训练、读写结合训练之大成——这些新生代专家们把文言文上得高屋建瓴、现代感十足,是新课改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生动写照。

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似乎被忽略了:文言文首先是语文课程下的文言文,不是大学语文课堂上的文言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些基本原则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惊喜地看到了韩军执教的《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实录和李卫东执教《陋室铭》的教学实录,他们不再仅仅满足字面意义的教学,也不只留恋古文博大厚重的积淀,而是着力于对语言本身的推敲、品位和实践应用。

这些课例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也让我们感受到,新课改以后,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我们对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认识逐渐有了统一,这内容宽泛一点,大约可以包括四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但认识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给具体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了包治万病的良药。

是把教学内容放在文言上,或放在文章上,或放在文化上,或放在文学上,还是加大课时投入,面面俱到?真的让人难以取舍。教学内容的有效定位是文言教学的前提,选择好恰当的教学内容才能组织好课堂教学,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学内容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时间、资源的浪费,教学目标就难以达到,同时在课堂难以生成有效的学习,学生还会产生疲倦、厌烦的心理。

思考

“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星天外”

——实践中的困惑与感悟

怎样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呢?我以《醉翁亭记》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在教学《醉翁亭记》时,确定教学内容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似乎解决的路径有五条:或把教学内容放在文言上,或把教学内容放在文章上,或把教学内容放在文学性上,或把教学内容放在文化上,或是加大课时投入面面俱到。问题是在这几个教学内容中,到底哪个的价值是最大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明确《醉翁亭记》究竟是什么样的文言文。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第一,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为使他们或他(她)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第二,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创生。”这就要求我们考虑:《醉翁亭记》实际需要教什么,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

关于“文言”,狭义的讲就是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对初二的学生来讲,只要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教辅资料,他们是可以粗知大意的。即使是遇到比较生僻的字和特殊的用法,只要教师在课堂上稍作点拨也就可以了,文言语法初二学生是不需要做系统的掌握的,所以“文言”不适合作为本课最合益的教学内容。

关于“文章”,狭义的讲主要是对文章主要内容及主旨的把握。《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是醉翁亭之景以及由景生发出的情,它的主旨是表达与民同乐的思想。也许我们会认为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能把握住文章的内容及思想完全可以了,其他的就不需要再教了,这就好比教授《背影》时把朱自清对父亲背影的四次描写以及由此生发的父子亲情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可是这却没法回答同样是写父子亲情为什么朱自清的《背影》能成为经典。这就说明把“对父亲背影的四次描写”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不是《背影》这篇文章的最大的教学价值。

《醉翁亭记》无疑具有甚至超过了《背影》的经典性。《滁州志》记载:“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由此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周先慎先生也说:“欧阳修主张散文要写得言简意深,《醉翁亭记》就是言简意深的典范作品。”那么《醉翁亭记》何以成为经典呢,这就是《醉翁亭记》文学性问题。而文学性归根结底是个审美问题,那《醉翁亭记》的审美点在哪里呢?孙绍振先生在《<醉翁亭记>赏析》一文中已经做了很好的阐释。他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一贯到底的判断句式和“也”字并由其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山水之乐的境界。

一直以来,对于文言文,特别是经典的文言文,我们似乎遗忘了它的审美价值。我们习惯于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却忘记了“社会学”只是解读作品的一个角度,甚至是次要的角度。我们可能记住了“知人论世”,可忘记了把作者还原为一个不是只有政治抱负也还有儿女情长的人。我们也忘记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更忽视了作者情感的独特性。我们记住了“披文人情”,可怎么通过“文”才能把握作者情感的独特性呢,又该怎样带领学生从“文”中体悟作者的感知过程,把作者的感知一一还原,让学生从作者的感觉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也能够发出这样的感叹:人的心灵原来是这么奇妙呀。让他们通过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发现挖掘自己的心灵图景,想来,这才是新课标中提出的“审美情趣”。如果我们能带领学生通过对《醉翁亭记》中特别突出的判断句和“也”字的赏析去发现开掘欧阳修对琅琊山、对酿泉、对醉翁亭、对酒、对滁人的不同感受,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欧阳修不同于同时遭到贬谪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情怀和情趣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欧阳修的精神境界呢?“中学文言文教学价值才是我们认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点”,所以我以为,把对“判断句”和“也”字以及由其生发的情感的赏析并进而领悟欧阳修不同于人的山水之乐的境界作为本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才具有最大的教學价值。

关于“文化”,我们以为在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的精神足迹中,《醉翁亭记》中寄托的作者的山水情怀及与民同乐的思想无疑是最耀眼的。在学生欣赏欧阳修“山水之乐”的境界后对中国文人的山水文化该是有一番了解了。只是文化的话题过于宏大,而要把中国山水文化做出梳理并深入理解,这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在“文化”上不易做过多的纠缠,而把文化的研究作为综合性探究似乎更为合宜。

由此,我感到,对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要分辨出这篇文章是文学性的还是应用性的,或者主要是文学性的还是应用性的,不同的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该是不同的;其次,尽管“中学文言文教学价值主要在于拓深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素养更加深厚”,但在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还是应该分离出主要的教学内容。

探索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我们且思且行

面对每一册每一篇具体的文言文课文时,我们在判别它的文学性和应用性之后,一般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生成呢?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也是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所必须要考虑的。

(一)挖掘文本意境,加大审美愉悦

正如《醉翁亭记》的教学设计中把文学性确定为最大的教育价值后,我们就把教学的内容确定为品读文章,品析文言词句直接领悟意境,讨论古人的胸襟,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文言词语的学习上。在品析中让学生悟得意境,先得境,文意自然不在话下。所以我认为,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鉴赏和审美,要使文言文的学习充满审美愉悦,就必须把我们的教学内容指向对文言文教学中的美的因素的发掘,可以:

1.采撷形式的花朵。如《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叙议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写,次第井然。

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人大海。

2.进入人物美的长廊。例如《曹刿论战》中的曹刿、鲁庄公的形象,《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和秦王的形象等,就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在紧急关头这两人的语言、行为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

3.感悟思想美的光华。我们的学生,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语文教学思想中,不论是持“工具说”,还是持“人文说”,其思想教育的责任是不容回避的。

(二)体味文本情感,落实审美教育

历来选人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等就是不折不扣的散文。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悟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下面我以《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为例,尝试我的这一主张。

师:在写景之后,作者发感慨了。哪一句是他的感慨?

生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他说的这句话我不大明白,请你来帮我解释一下。

生1: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没有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生活中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闲人罢了。这里的“闲”是什么意思?

生:(纷纷议论)清闲。

师:现在我们暂时把注释放在一边。请大家为“闲”字组组词,看谁组的词最有味道,最能展现“闲”的内涵与魅力,最契合这篇课文的意境。

(学生纷纷喊出了下列词语:清闲、悠闲、闲情逸致、闲趣……)

师:很好,现在请用“我认为苏轼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说话,要求把刚才组的词放在其中,还要说明理由。

生2: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生活非常清闲的人。他被贬到黄州后,虽说当官,可是没有实权,所以整天很清闲。

师:他在黄州无所事事?有依据吗?(生2摇头)据说苏轼是以犯人的身份被贬到黄州的,他没有薪水,所以要自己开荒种地。

生3: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生活很悠闲的人。他在不是农忙季节游遍各个地方,看江景,赏风月,寄情山水。

生4:我觉得苏轼是一个悠闲的人,是因為他的淡薄名利,内心没有私心杂念,不需要勾心斗角,所以成了自然风景的好朋友。

生5:我认为苏轼是个充满情趣的人,其实黄州并没有什么风景名胜,但他胸中有情趣,所以在他的笔下就显得很美很美。

生6:我觉得他是壮志未酬,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

师:大家的说法都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呢?我们借助他在黄州期间写的一些词句来看他的心情。

幻灯片展示: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下阕。)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学生议论纷纷,后来达成了共识,认为从这些句子看来,苏轼的心情是寂寞的、忧伤的、凄凉的。)

师:同学们的感觉很敏锐。“拣尽寒枝不肯栖”常用来比喻对某个事物或某个人过于执着,结局往往令人叹惋。“人生几度秋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每一个无端受到委屈的人都难免孤独、痛苦。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很好地调适了自己的心境,再看看下面的几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虽然对诗句的内涵不完全理解,但学生还是能够透过不计名利、展望未来感受到苏轼的乐观、豁达和潇洒。)

师:“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由此看来,作为代罪之身被贬到黄州的他,生活是难得清闲的;而深受儒家建功立业职责浸染的父母官苏轼,他期待有所作为而不可得,渴望报效国家却无门路,那么暂且就把道义责任放一边吧,让优美宁静的大自然抚慰那颗伤痕累累的心,把平淡寂寞当作一种难得的享受。

突然有个学生似乎感悟到了什么举手道(生7):我觉得这里的松柏好像也有言外之意。在我印象中,松树和柏树都是精神坚强不屈的象征。他特别喜欢这里的景致,也许正因为松柏能激励他的精神吧。

生8:是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经历了挫折和打击,苏轼的内心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师:那么对于这样一个“闲人”,你对他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生9:我很同情他。用山水来暂时忘记痛苦和屈辱。

生10:我很敬佩他。他毕竟没有被生活彻底打倒,他依然坚强,依然充满诗情画意。经历磨难而又能走出痛苦,黄州使他成为一个更刚强的人。

生11:我很感谢他。不管命运如何作弄,世事如何无常,只要内心的信念不倒,一定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哪怕是寄托于山水,也能发现另一种美。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同情、带着敬佩、带者感谢一起再次来朗读这篇课文吧。

此外,“人文性”还要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教《论语十则》,教育学生虚心听取意见,及时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教《岳阳楼记》,启发学生效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热爱祖国,报效人民。

带领学生学语文,但不能满足于对文本某些内容的复制,而是应把过去的看法与今日的视野融合起来,既不脱离文本,而认识又向前发展了,发展本身就是在创新。例如:《陋室铭》中所表达的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思想,在当时特定的专制黑暗的封建社会里,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出世态度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在如今这个相对自由平等同时又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这样的思想就未必可取。

(三)拓宽教材内容,活化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除了从既定的教材中选择外,还可以挖掘开放、真实、有趣的教学内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和谐。

1.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趣味化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将变得更敏捷,联想将变得更丰富,学习也就会更高效了。

(1)以易化难,扫除障碍:首先当然要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根据课文注解,借助工具书,注解文言词的音和义,能划出疑难词句,学生有目的地预习,并带着问题进课堂,有利于开启学生思路。对于简单的文言文,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理解、体会。以《陋室铭》为例。全文8l字,除少数双音词外,大多是单音词,可以说其中绝大部分的词古今完全同义,如:山、水、高、深、上、人、苔痕、草色、谈笑、往来等;少数词虽然用法有些变化,但仍可以看出变化的脉络,如“有仙则名”的“名”,本是“名声”的意思,属名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出名”讲,学生只要细心揣摩,是不难意会的。可能成为阅读障碍的,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词(如“鸿儒”“白丁”)以及结尾处涉及的人、地名,但看看注解也都不难解决。

(2)声东击西,激发兴趣:兴趣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是攻克任何困难的尖锐武器。对于古文,学生开始一般会感到比较的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导已不只是文中字词的分析和课文的翻译。而今,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要引起学生兴趣,不仅对某一课文,而且对所学到的古文都能尽量不使学生深感厌烦,让学生觉得学古文有意思,不枯燥。上课能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在轻松、愉快又不失知识陛、探究性的氛围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懂得一些自我学习古文的方法,获得一定学习古文的能力和兴趣。这当中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背景介绍,助于理解。知人必先论世,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先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同作者有关的材料做一些介绍,让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扫除时代隔膜,使学生在诵读时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如《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介绍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2)导入新颖、趣味,引起学生的注意。上课前给学生讲讲与课文有关的故事,用一些比较有趣的谜语、歇后语或与课文有关的笑话,简单的短诗、成语等来导入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调节效果。如《(论语)十则》可用成语“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引入,《桃花源记》可用成语“世外桃源”引入,《(孟子》二章》可用成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岳阳楼记》可用成语“先忧后乐”引入,《醉翁亭记》可用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愚公移山》可用成语“愚公移山”引入,《曹刿论战》可用成语“一鼓作气”引入。这种导入法引入文言文教学,能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文言字词教学;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有关成语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丰富学生词汇的目的。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讲,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学生对文言文的看法一定会大有改观的。

2.展现教学内容的真实性。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过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切和谐的事物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是顺其自然。教学过程只有按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如我对《<论语>十则》的教案设计:

(2)整体设计说明:该文言文是初一学生接触古代经典的开始,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这篇课文,传统做法只求知识落实,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联系生活不够,处理文本时对《论语》的对话背景缺少关注,且对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不够关注,填鸭式的传统教法只会让学生一开始就害怕甚至厌烦文言文的学习。故本教案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以人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学宗旨,运用语文交际场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在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将传统的逐句析文释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认识到文言并不可畏,文言课堂并不枯燥,语文的天地多姿多彩。

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导入新课

1.以韩国、日本建孔庙,新加坡塑孔子塑像,日本研究《论语》的著作,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生平》等系列孔子在国外的巨大影响提问原因,激发学生思考。[课件展示]。

2.简介孔子及《论语》。提问: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导入孔子及《论语》。

介绍孔子,突出三个“最”: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很大。[课件展示]

明确:《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的书。《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共20篇,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不少句子被人们当作格言而奉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课件展示]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论语》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论语》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二、朗读指导

1、录音范读。引导学生明确文言朗读的字音和句子停顿问题。[课件展示]

2、学生齐读课文,正音。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三、文言语句疏通

针对1~5则语录,指导学生根据注释、词语手册理解字词、句子。要求学生已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课件展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①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②删(删除);③补(增补);④换(替换);⑤调(调整语序)。

四、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抽检二个学生的背诵情况。[课件展示]

五、情境演练

《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但这五则只有答语,没有问语。提问: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导出“我和圣人来对话”环节。[课件展示]

分组完成第1~5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选定二人做代表,用现代汉语情境表演对话内容。简评。

六、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课件展示]

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要会读会写,还要会听会运用,能举一反三。如设计《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设计,在师生互助疏通文意后,安排课本情境再现演绎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排练,每小组安排一人当解说,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学生根据自身的特色选好角色,有的策划,有的导演,有的扮演角色……同学问互出点子晴境再现地演绎文本。《两小儿辩日》也适合设计成这样的课例。

设问难易适中,注意“愤”启“悱”发。所谓“愤”启“悱”发,是说必须在学生学习中产生困难,有了求知的动机,然后启发他,为他解决困难搭桥铺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又不至于因太难、久求不得而失去求知的信心。如《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我把文本探究环节中文中有两对看似矛盾的内容(“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独”与“两三粒”的矛盾,“问其姓氏”与“是金陵人,客此”中问与答的矛盾)丢给学生,让学生在提问、质疑、解疑中不断地进行思想碰撞,主动分析、挖掘作者的情感,文本的内涵。

(1)立足诵读,培养语感:“读”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生刚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往往会因为生僻字过多、读不准节奏、看不懂文意而头疼。这时教师要想办法或自己范读或放录音范读给学生听。先读译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再读课文,让学生听清字音及节奏。教师自己范读课文时,一定要做到口齿清楚、节奏准确,也可采用录音范读。范读结束,学生已经了解了生字的读音,划分了节奏。这时,教师可以再领读,让学生再来感知节奏。这样经过了范读和领读之后,令学生头疼的生僻字及朗读节奏等问题均已解决了,学生就会乐于去读。并且,经过反复诵读,课文讲解时学生就容易领会了。

(2)欲擒故纵,促进自主: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的文言文不多,思想还停留在小学,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什么事都希望老师越俎代疱,这可不行,该“断奶”的时候可千万别心软,就快刀斩乱麻。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一步引导,逐渐剔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还在适时适量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自学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不仅学会一篇古诗文,喜欢一篇古诗文,而且能找到自学的方法,找出规律,找到打开文言文大门的钥匙,为以后在我国博大精深的古文化海洋中自由遨游,任意游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多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对学生加以点拨和指导。

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

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可尝试了“诵读试译,讨论交流,鉴赏感悟,扩展阅读,归纳积累”的课堂学法指导模式。这一学法指导模式能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储存越来越多文言资料,而且能将所说的知识迅速地迁移到习作中去。

3.加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1)以文为本,多方协作: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对于可实际操作的文言文,尤其是一些说明文可以让学生动手试试。

如:《核舟记》是一篇介绍工艺品的文言说明文,学生对文章内容并不生疏,但如果直接对文言文字词作些解释,然后讲解核舟的工艺及本文介绍该工艺品的目的,学生接受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采用让学生自己先对一工艺品进行介绍、说明的引入法来教这篇文言文,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有趣多了。

(2)以旧带新,古今对比:对课文的分析最好不要照本宣科,而应做到课文与现实的结合,做到古今一体,融古于今,以古照今,以今视古。语文是一门渐进性很强的学科,它比其它学种更需要注意日积月累(包括词语积累)的功夫。文言词语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实词,因为虚词数量有限,常见意思也较少,而实词数量多,义项复杂。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有效积累常用实词,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旧带新,新旧对比,古今对比,逐步整理等新旧联系的方法。

以旧带新:古代汉语许多词的词义和现代汉语不同,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困难之一。但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古今词义的“异”,还要看到古今词义的“同”,“异”是我们可以突破的难点,“同”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条件,到哪里去找这个“同”呢?从学生已有的知识里找。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相当广泛,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获得词汇的渠道很多,包括电影、戏剧等文艺作品,甚至日常的交谈会话。《陈涉世家》一文中“辍耕至垄上”的“辍”,有的同学不懂,我就叫他们回忆《回忆我的母亲》中的“外祖母……但仍不辍劳作……”一句,这使同学们知道这个“辍”字也是“停止”的意思。又如学习《隆中对》中的“此用武之国”一句时,我首先叫学生解释“北国风光”的“国”,使学生知道“此用武之国”中的“国”和“北国风光”的“国”字词义相同,即“地方”的意思。

新旧比较:一词多义,是学习文言文的又一困难。要掌握一个词语的多种解释,我采取新旧比较,词义辨析的方法。每学一篇新课文,我总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几个新词,这些重点掌握的词,需要用新旧联系、古今对照的方法来掌握,而当这个词另外一些解释在其它课文中陆续出现时,我则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来掌握。例如教学《桃花源记》在解释“停数日,辞去”的“去”时,我着重联系旧知识,使学生掌握古今词义的不同,然后作为新知识积累下来。待到学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岳阳楼记》)则着重于比较,通过辨析,让学生掌握“去”有“离开”“除去”等不同解释。

古今对照:学习文言文,归根结蒂,是为了提高理解阅读和运用现代语文的能力。所以,学习古汉语词语,要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找出古今语言的联系。对于每篇课文中新出现的词,我要求学生尽可能按词义找出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如《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归”字,现代汉语有“殊途同归”的“归”;《核舟记》中有“其两膝相比者”的“比”与现代汉语中的“比翼双飞”的“比”。这样做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词汇,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逐步整理: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像数理化的知识脉络那么清楚,知识的传授、积累也系统性也不强,一般是课文里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有些知识常常讲了又讲,有的知识却遗漏或成为空白。词语教学也是这样,为了减少盲目性,使需要学习的实词有一定的系统,我采取了分散教学,集中整理的方法。同一词义的其它用法出现时,采取词义辨析的方法掌握,待到一个词的多种词义基本完毕后,就在期中或期末复习时,把它整理出来,翻印给学生,有的编成练习,印发给学生辨析比较。

(3)有效拓展,熟能生巧:扩展阅读是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以课文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学习重点,精心选择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构设一种辐射性的网状阅读系统,让学生在思维中进行比较、剪辑、组合的学习过程。学习文言文时,如果仅就文论文,学生很难摆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感。有了这些文章做参照系数,学生就容易与作者建立心理沟通,从而进入立体的艺术境界,审美活动也能最终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和系统的整理,这样,天长日久,学生便会在头脑中形成整体概念,信息网络,便于记忆,便于提取,也便于创造。如学习《石壕吏》一文后,课外拓展读《礼记》选文《孔子过泰山侧》——从镜子中照见封建社会的丑恶。收获

“一粒沙子一世界,野花开处见天堂”

——我们的体会与反思

文言文是美丽的。文言文教学的本色是通过不断的“读”和“写”回归真实的情感体验,回归真实的生活原型,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学习,实现自我成长,激发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展个性。只有一双潜心阅读的眼睛,一颗沉浸在文字海洋里的心灵,一个被人类文化精华滋润的胸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文明的、自由的、坚强的、富有创造性的人。

“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定位”的课题研究,正是对文言文教学本色的一种追求。在几年的研究实践历程中,我们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思考中不断地总结,最终,收获到了课题研究的果实。

首先,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实验与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全面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课题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教改能力和教学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其次,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消除学习文言文思想上的误区,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接受度,增强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定位”的课题研究,能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出发,预设真实的、开放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乐学,从而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

再次,学生的人文性得到提高。重視文言文的人史陛,灵活运用课文的言语材料,表现了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能真正打开传统语文教育封闭的篱笆,把语文教育引进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引进丰富多彩的大社会,引进浩瀚无边的生活海洋。

语文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尤其是对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定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需要回旋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捻”,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有探究的热情,还要有反思的恒心。

刘勰曾云:“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这句话启示我们: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得凭着天性,顺乎自然。在这个所谓浮躁的今天,我们得静下心来,慢慢地播种,精心地捉虫,满怀信心地等待果实盈满枝头的时刻!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内容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何为“言”,何为“文”——从“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
文言文阅读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