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2017-04-08池琳琳

速读·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理论生活教学

池琳琳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联系生活。结合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来学习地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地理知识,引导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地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

《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这就要求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联系实际,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在现实生活中能用理论指导社会实际,这是学好地理的较高水平,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那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地理教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1.巧妙运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

实践证明教育要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要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并不容易。对学生而言,理论是抽象的,很多地理知识是陌生的,生活实例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讲述者”,成为一名出色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巧妙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学生养成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这样有助于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更容易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在教学“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时,学生对其成因理解存在困难,那么我就引入了离心力的概念。但是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也很有限,还是有一些学生理解不了。我又让学生观察洗衣机甩干衣物的结果,学生发现甩干结束后,衣物都贴在了洗衣机桶壁上。我启发学生这就是离心力的作用,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此时,学生也明白了离心力作用下河水向凹岸的作用力较大,结果凹岸侵蚀,而凸岸受力小,以堆积作用为主。可见,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启发和诱导,尽可能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总结地理规律

其实地理知识源于生活,是科学家们总结和归纳了生活现象变成了这些科学性的地理知识,因此学好地理还要善于运用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分析地理知识,形成正确、灵活、广泛的地理思维方式。

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很多,不仅局限于身边,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又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地理信息。这不仅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学们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例如: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以结合周边农业发展条件来分析。让学生结合家乡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又如“厄尔尼诺现象”,学生对此接触不多,这样的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等收集信息,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在拓宽知识领域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学习结论,会更深刻的掌握知识,比单纯地进行填鸭式教学,纸上谈兵,更能引起学生共鸣,课堂效果更理想。

3.结合热点话题或事件创设问题情景,融入地理教学

关注社会,是地理新课程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高考的要求。围绕重大社会事件设计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地将个人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例如:“一带一路”的有关问题。“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有关的问题很多,包括其三条线路沿线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自然带、水文特征、生态问题等;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城市分布、工农业布局、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合作等多个方面。

二、地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存在的障碍

1.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足

高中地理学科具有强大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知识联系实际导致了知识的多变性。以上这两点就决定了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灵活的思维,在学习和认识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考虑。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其原理的探究和理解,过分地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使得学生遇到一些新的地理問题就无从下手。

2.学生缺乏全面的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思维能力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片面和孤立地分析思考问题,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比较肤浅,容易混淆,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例如“风化”和“风蚀”、“汛期”和“洪水期”、“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量”等,很多学生对这些概念不能够准确地解读,主要是因为学生地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

学生要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应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社会实践。而现在学生缺乏这样的机会,或是受到地域等条件的局限。这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教学设施、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因此,要想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求教师运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同时要求学校、社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实施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到达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地理教学的真正意义。

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尽最大可能把学生带人地理情境,让学生感觉地理是真实存在的、是丰满的、充满趣味的、实用的、贴近生活的。这样的地理课程才有吸引力,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陛,学生才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乐此不疲。事实证明,我们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许多学生喜欢地理、乐于学习地理。学生也充分意识到了地理的实用性,不仅在高考中,就是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受益终生。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体现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理论生活教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