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微课的使用

2017-04-08周飞勇

速读·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感受高效兴趣

周飞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广泛应用于课程内容、教学、学习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微课是一个重要而非唯一的途径。适当运用微课,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兴趣;效率;感受;高效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同一个微课中,教师只需要一个摄像头、一个话筒(甚至只需要一个手机)、一张白纸就可以完成简单的教学点突破,操作简单,在课堂上可实现不同教学方式的转换。

一、明确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點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资源容量较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4)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实用、制作简单。

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微课

(一)巧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将某个知识适当地做成微课,可以充分做到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这样眼看、耳听、脑动等多种感官共同运作,以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可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获得最佳认知效果。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位置是中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困难和枯燥,但这部分知识是同学们学习中国地理、高中地理的基础,贯穿于中国地理学习的始终,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上这一节课时,我制作了以一个故事巧用形象模拟法帮助学生记住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位置的微课。比如在微课中,云南省像开屏的孔雀,陕西省像跪着的兵马俑,黑龙江省像振翅高飞的天鹅,台湾省像一根香蕉等。把地图划分成生动、有趣的动物部位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记忆起来就形象很多。文字、图片、图像等直观的微课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及时挖掘文本中的矛盾因素、学生思维激荡点与文本深度的契合点,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难辨之处(即文本教学难点),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及时在学生“愤而不启”之时加以启发。

比如说《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而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学生对于地球如何自转和公转,以及在自转公转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等问题不容易理解,对于太阳高度角的移动和计算问题也很难掌握。学校的教学用具很有限,没有具体的用具来演示地球的运动,这时我就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及太阳随着地球运动中直射点的运动状况、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制作了一个6分钟左右的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很快理解站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来看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随着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往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北极圈内的极昼现象越来越明显等。通过微课的观看,学生们能很容易的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

(三)利用微课,感受地理课堂丰富的文本意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地理科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挖掘社会、生活的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在上八年级第三节——“民族”时,课堂上我播放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的微课。比如,蒙古族人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等。通过微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理解民族政策,知道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们树立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正确观点。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能共同、充分开发微课教学资源,能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多感官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实现课堂的高效。

猜你喜欢

感受高效兴趣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