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2017-04-08王军茹刘丽华王巧玲付兴建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卓越工程师

王军茹++刘丽华++王巧玲++付兴建

根据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目标,要求注重学生基础应用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卓越班培养出的工程师具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与测试、实施等工程应用实践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大学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配合。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实践中来,并用到实践中去,探讨国家和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层面分别可以采取哪些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建立符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目标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基本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前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的申报要求,于2011年3月正式启动“卓越计划”的申报组织工作,2011年12月获批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網络工程和软件工程等5个专业申请加入第二批卓越计划。

我校自动化专业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2010年开始建立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班,2012年正式开设自动化专业卓越班,2015年卓越工程师计划班从一个班增设为两个班。在特色专业建设和试点人才培养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成功培养了一批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逐步走向正规和系统化,但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还在进一步摸索和探讨中。

一、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从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培养计划修订上,在自动化专业原有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运动控制系统和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增设了智能物联与感知技术、工业以太网联网设计与项目实战、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开发、现场总线技术、自动测试设备系统集成与项目实战、基于PC架构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项目实战等实战类课程,并开设了创新实践与竞赛类相关课程:专业开放实验、专业引领实战训练、专业综合实战训练、创新创业竞赛实战。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培养计划相对于普通班培养计划大多数课程的理论授课课时有所缩减,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课时有所增加、实验项目内容更多、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授课老师需要和实验老师协商,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开出阶梯型(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综合性更高的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思考,多练习,弥补课内授课课时的不足。而如何在有限的理论课时内让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实践能力达到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和学院层面大力支持,授课老师和实验老师积极配合,开动脑筋,对实验项目的设置、开展做出系统的引导和规划。

二、创新实践项目建设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实践中来,并用到实践中去,国家和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各个层面可以分别给学生提供哪些“实践”的机会,创新实践类项目的如何开展和具体实施,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至关重要。

国家和北京市、学校和学院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和北京市每年都为学校提供大学生创新项目经费支持,北京市还为学校提供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大学生毕业设计(创业类)项目经费支持;我校自动化学院2015年年底启动创新实践基地专业引领型学科竞赛新生“R-Auto杯”智能小车竞速比赛,购置50套设备面向全学院2015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自动化学院各个专业老师开出相应的开放实验项目,并带领学生参加智能车、机器人、节能减排、电子设计等国家级、北京市和学校各类学科竞赛;一些老师还带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活动。

从国家到学院各个层面都对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出了各种努力,而这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首先当学生大学一年级刚进校时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做好专业引领,自觉自学一些预备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主动申请、参与相应的创新实践项目,一年级上学期先做一些知识储备,第二学期可以参加学院组织的创新实践基地专业引领型学科竞赛新生“R-Auto杯”智能小车竞速比赛;二、三年级时可以参加各个专业老师开设的开放实验项目,并积极申请和参与国家级或北京市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四年级可以积极申请进行创业类或实物类毕业设计工作。经过这4年不间断的国家和北京市、学校和学院、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和配合,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为将来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垫下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自动化专业于2003年与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协议,2011年签订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协议,并于2012年与研华科技建立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同年获批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09年该基地被评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3年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与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班和这些单位进行了全方位校企合作,从培养前期的参观、学习、实战训练,到企业老师亲临授课,到后期深入企业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引导学生利用有利的企业资源来进行实战训练、实现自己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学习具体来说分为四个层次:专业认识学习、专业工程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参与学生培养的企业导师及外聘专家30余人,校企合作培养总学习时间为40周,学生培养全过程进行深入的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培养过程。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内老师和校外企业老师的交流,使校内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同企业的实战项目能紧密结合,达到无缝连接,真正达到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目标。

四、创新工程实践类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次理论和实践机会。毕业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性,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度和教师学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毕业设计工作由学校老师和企业老师联合指导。首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由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创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派出有多年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根据企业现有技术、设备和在研项目,开出面向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的毕业设计题目。其次,由學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以及兴趣爱好对企业老师所出的题目进行选择。再次,由企业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和开展工作进行全程指导,校内老师进行全程理论指导和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把握。

由于毕业设计题目是企业的实际项目,直接与社会实际相连,为学生走向社会起到了过渡的作用;题目由学生自己选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得到综合训练,增强实践创新能力。

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考核方式

在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2016年刚刚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已经将“专业引领实战训练”“专业开放实验”“专业综合实战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实战”直接列为四门选修课程,并规定至少选修6学分,考核方式和其它专业课考核方式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在创新实践类项目参与方面由之前的自愿、少数参与变为必修、普及参与,使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更加普及和推广,让更多学生受益。

六、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取得的成效

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自2012年实施以来,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智能汽车、机器人、北京市“挑战杯”选拔赛、全国大学生“博创杯”嵌入式物联网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中,自动化专业500余名同学获奖,学生科技作品(脑电波轮椅、Kinect机器人)参加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暨北京科技周,得到北京市科委关注,并委托北京电视台“北京创意坊”栏目组对学生科技作品进行采访。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还需要国家和北京市、学校和学院、老师和学生各级力量的不断努力,不断改革和发展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将各类实践项目、科技创新活动、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环节融入专业实践教育,更进一步形成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增强卓越工程计划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曹荣敏,吴迎年,王军茹.控制系统基础习题及综合创新实训项目指导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2.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编写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进展(2010-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张庆乐,张丽青,董建.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432+498.

\[4\]漆海霞,张铁民,邢航.技术应用型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3,(17):118-120.

\[5\]张慧妍,王小艺,王立.新时期下自动化类实践教学的规划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4):165-168.

资助项目: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6年教改立项项目资助(项目号:2016JGYB16,2016JGYB14);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资助(5111523309);

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6年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类项目(5111623304)。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青年工程师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