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蚕桑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017-04-07梁大刚苘娜娜

丝绸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丝绸蚕桑杭州

张 洁,梁大刚,苘娜娜

(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学院,杭州310018;2.杭州市种子总站,杭州310020)

杭州蚕桑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张 洁1,梁大刚2,苘娜娜2

(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学院,杭州310018;2.杭州市种子总站,杭州310020)

杭州蚕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近几年受经济形势影响,桑蚕产业下滑严重。为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丰富城市旅游内涵,采用SWOT的方法,对杭州蚕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客观分析影响产业融合发展的劣势及优势,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做好管理规划,创建蚕丝文化创意园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品牌意识,增强科技力量投入,创新蚕业服务机制的对策建议。

蚕桑文化;旅游;转型升级;SWOT;发展对策

浙江丝绸品质上乘,在国家外事活动中常被当作国礼相送,是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顺利召开,杭州用秀美山水和精致丝绸诠释了“最忆是杭州”的意境,感动各国来宾。丝绸产品的大放异彩,得益于一直以来浙江省人民政府对蚕桑丝绸产业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省蚕业人对蚕桑丝绸的传承与发展。《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丝绸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5〕114号)文件中就要求进一步深入挖掘、提炼蚕桑丝绸产业的传统文化精髓,以蚕丝产业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发展方向,促进蚕桑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杭州作为浙江省传统重点蚕桑产业基地,拥有上千年的蚕桑历史,在蚕丝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影响,蚕桑生产呈现萎缩态势,若能把浓厚的蚕桑文化与高端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既能促使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实现其转型升级,又能丰富都市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创新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1 杭州蚕桑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对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客观的识别评价,优势和劣势代表蚕桑文化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机遇和威胁代表蚕桑文化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1]。将SWOT分析方法运用于杭州蚕桑文化与都市旅游融合发展的分析中,并提出发展对策,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1.1 蚕桑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1.1.1 地理环境优越,蚕桑生产繁荣

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流域,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 454 mm,全年平均气温17.8℃。春秋两季气候适宜,风景秀丽,是休闲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杭州亦是杭嘉湖传统蚕桑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区域内农林作物种类繁多,发展蚕桑生产的条件优越,适于桑树的优质高产,也为生产优质蚕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随着2004年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的实施,杭州西南地区的建德、临安、桐庐、淳安的蚕桑产业蓬勃发展。建德的大同、大洋,临安的河桥、乐平、於潜,桐庐的分水已发展成为杭州重点蚕桑示范园区。淳安更是成为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的重点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蚕业资源,着力建设生态高效蚕桑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农户签订“蚕业合同”,保障蚕农利益[2-3]。2016年,淳安县桑园面积5.2万亩,全年发放蚕种6.75万张,蚕茧总产量264.7万kg,蚕茧总产值11 496.7万元。其茧丝品质上乘,易缫高品位生丝,“千岛湖”牌桑蚕茧、蚕丝市场供不应求。创建的百公里蚕桑长廊工程,桑园景观成为淳安乡村一大特色,蚕桑成为淳安县农民增收富民优势产业。

1.1.2 蚕桑历史悠久,丝绸情怀根深蒂固

杭州是中国丝绸生产的发祥地之一,在蚕桑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揭示着当时养蚕织锦的盛况。据《明会典》记载,浙江当时设立的官营织染局数量,居全国之首。杭州织染局的丝织品产量,居全省之首。明代杭州蚕桑丝绸业亦有“习以工巧,衣被天下”之称[4-5]。如今虽然独具江南风韵和民俗特色的蚕桑文化因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在余杭的塘北村,蚕桑生产却走出了一条文化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被授予“蚕桑丝织文化生态保护试验点”的称号。

蚕桑产业链绵长,包括栽桑、养蚕、制种、蚕茧生产、收烘、缫丝、织绸等多个分支,其中蕴含的蚕桑文化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密切相关。如今的塘北村,仍保留着一系列的蚕桑传统生产工艺,接蚕花、送蚕花、祀蚕神等与蚕桑相关的民俗活动随处可见。缫丝、织锦等传统技艺更是世代相传,古镇古井古织布机,穿行的梭子,伴随着咔嚓的织布声,勾起人们久远的回忆。虽然如今外出打工的收入远高于种桑养蚕,但蚕乡特有的蚕桑文化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中,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杭嘉湖蚕桑文化空间。

1.1.3 旅游发展迅速,消费热情高涨

杭州风景秀丽,景色迷人,西湖景区内断桥残雪、雷峰夕照等景点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年均吸引千万人次的游客来杭休闲度假。《杭州市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2020)》要求充分认识文化与旅游的互融互促特性,积极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摆在旅游发展的突出位置,重点展示“龙井茶”“丝绸之府”“中医药保健养生”等12种杭州特色文化旅游,推动杭州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跨越发展,打造杭州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旅游名城。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杭州推出过许多旅游产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以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农家乐迅速发展。有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杭州有农家乐特色镇村149个,农家乐特色点360个,实现产值32.2亿元。其中,以富阳新沙岛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游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2017年建德大同镇的果桑园采摘人次达到8 000以上,“五一”期间采摘人次达到4 000。杭州逐渐形成了乡村农家乐、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6]。蚕桑丝绸文化作为杭州的特色文化,可以考虑以桑田景观、蚕桑文化、蚕桑农事等蚕业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创休闲蚕业旅游新领域。

1.2 蚕桑文化旅游发展的劣势分析

1.2.1 产业萎缩下滑,经济压力增大

近几年,高档丝绸产品在国际舞台上耀眼夺目,作为产业链前端的栽桑养蚕,却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呈现大幅度下滑的趋势。自2008年开始,茧丝市场行情波动,蚕茧价格跌宕起伏,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蚕农经济收入降低,加上农民外出打工机会增多,收入来源增多,蚕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直线下降。杭州全市蚕种饲养量从2009年的32.4万张,蚕茧总产量1 500万kg,蚕茧总产值6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饲养蚕种12.5万张,蚕茧总产量565万kg,蚕茧总产值2.26亿元。蚕桑减产减收,比较效益下降,农民饲养积极性低,不利于杭州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及蚕桑文化的保护。

1.2.2 蚕桑文化消亡,文化传承保护迫在眉睫

都市生活的扩张,现代文明的冲击,充满地方特色的蚕桑民俗礼仪正逐渐淡化,退出人们的生活。受到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影响,建德及临安等重点蚕区的桑地大量被改作它用,杭州各蚕区桑园面积从2008年的22万亩,下降到如今的13万亩,桑园插花现象普遍。年轻人不再养蚕,传统的蚕乡基地无法保留传统的习俗,而新开辟的蚕桑基地只把它作为一种产业,不可能来实现文化的传承。

各级政府部门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蚕桑生产技艺和民俗生产性保护尝试。余杭区编制了《余杭塘北村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形成整体的保护和发展思路,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之一成功申遗,推出蚕桑文化风情游,展示蚕桑生产的一系列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他蚕桑产区虽然采取一定的措施给予保护,但成效甚微,大量蚕桑丝织传统技艺及相关风俗都处于一个濒危的状态。

1.2.3 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规划,层次不高

传统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约60%在农村。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对于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意义之大,不言而喻。目前杭州地区的乡村游大多是以家庭模式经营,只提供简单的采摘和娱乐休闲活动,存在规模比较小、未能与周围景致充分融合、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产品雷同的情况。乡村旅游的粗放经营与管理,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此外,乡村旅游也面临着开发资金短缺,缺少融资渠道等问题。

1.2.4 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应不明显

对于到杭州旅游的游客来说,大多数只知道杭州特色蚕桑,丝绸甲天下,但对其蕴含的特色文化,传承几千年蚕桑习俗却知之甚少,更别提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在旅游宣传模式上缺乏创新,没有形象反映蚕桑文化内涵,无法在众多的旅游宣传作品中脱颖而出,和周边西湖等著名景点对比,不但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很容易被替代。

1.2.5 蚕桑产品综合利用程度低,整体效益不高

目前各类蚕桑综合利用开发的产品日益增多,主要有蚕丝被、桑枝食用菌、桑果酒、桑枝地板等。但是深度开发的产品较少,且没有严格的行业标准。例如桑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就是将桑园的副产物和桑园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延长产业链,充分开发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随着桑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不断推进,传统加工的桑叶茶、桑枝菌棒、桑葚产品等因其原料数量、产品质量和销量的不稳定,已渐渐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且由于综合利用涉及农业、医药、食品、生物等多个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缺乏,部分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也还不成熟,多数只是经过简单加工就投入市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旅游市场上也很难叫响,难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蚕桑文化旅游发展的机会分析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让经典丝路文化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同年商务部、农业部等8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商运发〔2013〕358号),提出要充分挖掘和保护民间丝绸工艺和传统技艺,积极推动丝绸文化与产业相融合,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丝绸文化,提升丝绸文化产业价值[7]。浙江省丝绸产业传承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做强做精丝绸产业,专题研究振兴浙江丝绸的措施。接连不断政策措施的利好消息,为蚕桑丝绸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也预示着蚕桑丝绸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杭州市人民政府一直着力打造“丝绸之府,女装之都”,丝绸的年贸易额占全国的25%左右,更应抓住战略机遇,推动杭州丝绸创建新辉煌。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杭州蚕桑文化发展要深度发掘厚重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要紧随“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开发蚕桑生态、蚕业文化两个功能,成为今后杭州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4 蚕桑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杭州拥有著名的西湖、钱塘江、京杭大运河、西溪湿地等名胜景区,并且毗邻山岳名胜黄山、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等著名风景区,是人们理想的旅游休憩之地。西湖的公园式风光,西溪湿地的田园式景观,宋城的厚重历史感……各具特色,各有风韵。这些景点开发较早,休闲项目也比较多,运营成熟,早已成为传统的旅游胜地,游客易被吸引分流,蚕桑特色文化旅游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存在一定困难[8]。

另外蚕桑文化旅游的开展,必然带来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介入蚕桑生长的自然环境中,容易造成蚕桑园区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为垃圾给乡村带来不小的污染,这些都给乡村环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

2 蚕桑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上有天堂、下游苏杭”的杭州,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几千年积攒的蚕桑文化融入到杭州高品质的旅游开发中,实现蚕桑与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蚕桑产业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9]。

2.1 强化政策扶持,做好规划管理

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和发展蚕桑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做好保护发展蚕桑产业的统筹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科学制定发展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蚕桑文化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的有效途径,开展保护规划编制,加强生产性保护指导,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蚕桑与旅游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政策协调沟通,就蚕桑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协同共进创造杭州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2 开发蚕桑生态文化风情游,开拓保护渠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作为“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的杭州,旨在打造绿色、低碳、寓教于乐的品牌乡村游,赋予乡村游丰富的文化底蕴,以蚕桑文化为特色的风情游在旅游市场上占有率不高,应尽快打造一个现代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文化产业紧密结合的自助游线路[10],并形成有效的产业支撑和要素整合,才能将蚕桑文化乡村游做大做强。

蚕桑文化风情游开发可参考借鉴德清新市蚕花庙会、湖州含山蚕花节、海宁云龙蚕俗文化园等模式,设计让游客印象深刻的蚕桑主题景观,规划集栽桑、养蚕、缫丝、桑果采摘等蚕事活动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游线路,打造杭州特色的蚕桑民俗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各种蚕事活动,在休闲娱乐中领略蚕丝文化的魅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11]。景区内提供蚕蛹、桑果酒、桑叶茶等与蚕桑有关的特色食品,房间配置蚕丝被、蚕沙枕等用品,提供彩色丝、彩色茧、蚕丝被等多种纪念品供游客选择购买,让游客周身沉浸在浓厚的蚕桑文化氛围里,流连忘返。通过蚕桑生态文化风情游线路的开展,恢复当地蚕桑生产,对蚕桑民俗进行一定的恢复及保护。

2.3 建设蚕桑文化创意园区,打造精品工程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杭州蚕桑文化旅游要打造精品工程,走出新路子,将蚕桑文化推广得有声有色。可建立蚕桑文化创意园,以静态的诗词、图片、标本、服饰,动态的声、光、电,将栽桑、养蚕、收烘、缫丝等蚕事活动充分展示,游客聆听久远的蚕桑民俗故事,感受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伟大,体会蚕桑生产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11]。

创意园区可建立宣传和传播丝绸知识的课堂,安排专题讲座,讲解丝绸鉴定等专业知识,设置手工缫丝和制作蚕丝被等项目的现场操作表演,互动交流。还可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合作,成立蚕丝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蚕桑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蚕桑文化产品的推广上,应着力打造类似杭州丝绸城的丝绸购物一条街,集中出售不同于其他景区、具有典型蚕桑文化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营造良好的旅游购物环境,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旅游商品要注意品质和特色,提升档次,可以与万事利、千禧等公司合作开发,要充分体现杭州蚕桑丝绸的悠久历史,最忆杭州的韵味,质量上要高端大气上档次,提升杭州整体形象,促进对外开放,展现文化魅力。

2.4 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效应

好的旅游品牌代表了该旅游产品良好的品质、优良的服务,以及游客信任度,杭州旅游发展应按照“树立旅游即服务,服务即品牌,品牌即竞争力的理念”,以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结合蚕桑文化特色,打造精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精品旅游项目,使蚕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能更快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可通过“旅游+农业”打造出杭州市的特色蚕桑旅游品牌,开发出以鲜果采摘为基础,融合亲子娱乐、自然科普、创意农业、农作体验、地方美食、休闲养生、风景观光为一体的“乡村版迪士尼乐园”。建德大同徐韩果桑采摘园,依托大同镇规划建设集高效生态农业、蚕桑文化体验、乡村民宿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同稻香特色小镇”的契机发展建设,填补了建德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一体化体验的空缺,该品牌模式适宜全市推广。

2.5 增强科技力量投入,创新蚕业服务机制

蚕桑产品的开发主要依靠科技力量的支撑,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产品的市场价值。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的扶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将蚕桑项目纳入杭州丝绸产业科技专项,鼓励科技创新,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研究部门的合作,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加快蚕桑综合利用产品的全方位研发。

创新蚕业科技服务新机制,以蚕桑优势资源为基础,突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开发的效益优势,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高技术水平、高端产品研发能力的蚕桑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面提升杭州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科技含量。强化产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互补型的产业发展机制,使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3 结 语

蚕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并存,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必须发挥优势,抢抓机遇,避免劣势,迎接挑战,促进杭州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传统优势产业,需要传承保护和再发展,需要杭州市蚕业人员转换发展思路,探索新路径。只有转型升级,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才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跃升成为现代都市特色产业中不可缺失的一员。同时蚕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对杭州的生态旅游建设,宣传推广特色文化,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徐吉.产品战略决策理论在企业产品开发战略中的作用和成果[J].企业导报,2013(3):83.XU Ji.Effect and outcome of product policy theory on enterprise product development[J].Guide to Business,2013(3):83.

[2]徐向宏,陈田飞,朱良均,等.强化蚕业科技服务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J].丝绸,2013,50(12):76-80.XU Xianghong,CHEN Tianfei,ZHU Liangjun,et al.Strengt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in sericulture and promote transformation[J].Journal of Silk,2013,50(12):76-80.

[3]王琼英.商业与旅游业的融合途径探索:以淳安千岛湖为例[J].北方经济,2014(9):83-84.WANG Qiongy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and tourism:a case study of Qiandao lake city in Chun'an[J].Northern Economy,2014(9):83-84.

[4]熊瑛.明代丝绸服用的禁限与僭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120-126.XIONG Ying.The limitation and arrogation of silk clothing in Ming dynasty[J].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4,54(2):120-126.

[5]周芬芬,黄信初.“和”字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底蕴[J].艺海,2014(4):181-182.ZHOU Fenfen,HUANG Xinchu.Historicalorigin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and” [J].Sea of Art,2014(4):181-182.

[6]张洪,杨燕,潘辉.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6):556-559.ZHANG Hong,YANG Yan,PAN Hui.Discussion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J].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rket,2012,28(6):556-559.

[7]刘文全,柳恩见,杨爱萍.中国茧丝绸行业2013年运行分析与2014年展望[J].丝绸,2014,51(5):74-79.LIU Wenquan,LIU Enjian,YANG Aiping.Analysis on operation of chinese cocoon silk industry in 2013 and prospect in 2014[J].Journal of Silk,2014,51(5):74-79.

[8]郑文昭.宁夏休闲农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2):3626-3628.ZHENG Wenzhao.The SWOT analysis on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ingxia city[J].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2(12):3626-3628.

[9]邓昌敏.城郊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四川蚕业,2013,41(3):6-7.DENG Changmi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iculture[J].Sichuan Sericulture,2013,41(3):6-7.

[10]陆林,朱申莲,刘曼曼.杭州城市旅游品牌的演化机理及优化[J].地理研究,2013,32(3):556-569.LU Lin,ZHU Shenlian,LIU Manman.Research on evolutionary mechanism and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brand of Hangzhou city[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32(3):556-569.

[11]赵倩.淳安蚕丝文化对千岛湖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丝绸,2013,50(4):72-75.ZHAO Qian.A study on influence of Chun'an silk culture o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Qiandao lake[J].Journal of Silk,2013,50(4):72-75.

SWOT analysis of seri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angzhou

ZHANG Jie1,LIANG Dagang2,MAN Nana2
(1.Business Tourism College,Ha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 310018,China;2.Hangzhou Seed Station,Hangzhou 310020,China)

The sericulture industry in Hangzhou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s.In recent years,the sericulture industry as an advantageous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economic situa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ericulture industry and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 tourism,SWOT analys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condi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eri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Hangzhou.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objectively.Besides,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doing the management planning well,establishing sericulture culture creativity park,building high-quality tourist line,establishing brand awareness,improving the technological content of products,and innovating the service mechanism of sericulture.

sericulture culture; tourism;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WOT;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307.3(252);S885.1

B

1001-7003(2017)11-0045-05 引用页码:111108

2017-04-13;

2017-09-25

张洁(1978-),女,讲师,主要从事旅游教学。

10.3969/j.issn.1001-7003.2017.11.008

猜你喜欢

丝绸蚕桑杭州
杭州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