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陵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规划

2017-04-07闫长辉

山东水利 2017年2期
关键词:乐陵市重点县水系

闫长辉

(乐陵市水务局,山东 乐陵 253600)

乐陵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规划

闫长辉

(乐陵市水务局,山东 乐陵 253600)

乐陵市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普遍较低,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乐陵市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重点县规划思路和主体工程建设框架。

乐陵市;中小河流;重点县;规划设计

乐陵市位于鲁冀两省交界处,总人口69万,其中乡村人口58.85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两工”政策取消后,乐陵市群众投工投劳开展河道清淤大幅度减少,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着河道萎缩、功能衰减、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整治。

1 规划目标和任务

1.1 规划目标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实施后,乐陵市县乡河道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河道排涝提高到“六四雨型”排涝标准,跃丰河等主干河道提高到“六一雨型”防洪标准,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功能健全、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治理目标;进一步推进县乡河道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县乡河道长效管护机制。

1.2 规划任务

根据乐陵市治理范围和目标,以2015年作为规划基准年,中小河流重点县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全市计划完成对大孙-黄夹、西段-胡家-市中街道、朱集、铁营、丁坞镇、郭家街道、云红街道、郑店镇、化楼、花园镇等10个项目区的7条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治理面积491.5km2,疏浚主要河道长度113.3km,水系沟通长度127.0km,岸坡整治长度39.5km,生态修复长度33.9km,堤防加固长度18.4km。

2 工程规划布局及规模

2.1 规划布局

乐陵市河流水系以徒骇、马颊河水系为主,均为平原河道。乐陵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治理一片,见效一片的原则,以乡镇为治理单元,本次工程对7条流域面积50~200km2排水河道进行全面治理。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治理一片,见效一片的原则,以乡镇为治理单元,分10个项目区进行综合整治。

2.2 项目区规模类型

乐陵市地处平原区,涝灾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河道以排涝、生态恢复为主。以市域内河道水系为整体统筹考虑,进行如下三类治理区划:

1)综合治理型。主要包括大孙-黄夹、西段-胡家-市中街道、铁营、丁坞镇、郭家街道、云红街道、郑店镇、花园镇8个项目区。

该类河道以排涝、生态恢复为主,属综合治理的河道。河道年内大部分时间无水,只有在汛期有水,经长时间运行,大部分河道淤积严重,行洪排涝功能逐步退化。河道大部分河段没有堤防。同时,平原区村镇集中,人口较多,部分农村河道随意倾倒垃圾杂物,农村禽畜粪便、企业污水、建筑垃圾、农药化肥等直接排入河道,河道已成为了垃圾场、排污河道。

河道综合治理宜采取河道清障,修建引排水及配套工程,促进水体流动,维持河道畅通,促进河道生态健康发展,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生态环境治理型。主要有朱集项目区。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将在朱集镇建设3.33万hm2枣林生态基地,朱集沟是该区的骨干行洪供水河道。该类河道兼有除涝、景观旅游等功能;苇湾高村有沟塘1处,兼有蓄水、景观湿地功能。

该河道四季有水,村镇集中,人口较多,河道存在随意倾倒垃圾杂物、建筑垃圾的现象。河道治理宜采取清淤清障,生态护坡、坡面绿化、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河岸美化绿化,使之成为“水清、树绿、花红、桥美”风景区,营造人水和谐环境、提升区域的景观品味和地域价值,改善人口密集城区的生态环境。

3)防洪排涝治理型。主要有化楼项目区,以及郑店项目区西南区域。该区内跃丰河是纵贯乐陵市西部南北沟通三条大河的水利大动脉,是乐陵市重要的防洪、排涝、灌溉河道。

河道治理时一要充分考虑河流特性。主要在险工段加强护岸建设,宜以复堤为主,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二要统筹兼顾河流功能。在河道水陆交界处构建滨水植物带,通过生态护岸等措施,增加生物环境的异质性,为各种生物提供避难所和栖息地,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着力营造自然滨水景观。

3 建设内容

3.1 建设标准

1)防洪除涝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00)规范要求,确定本次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工程排涝标准为“六四雨型”标准。防洪标准为“六一雨型”标准。

2)环境水质标准。根据《山东省水功能区划》中规定的水质目标要求,以及河道规划功能,结合河流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治理河流的水质目标。

3.2 主要工程措施和建设内容

按照综合治理、生态环保的理念,以河流水系为整体统筹考虑,注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重视人工措施及构造物对生态的影响,提出适用不同河流类型的工程措施和对策,重点以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生态修复为主。

1)河道疏浚。主要是恢复或扩大河道过水断面,通过对河道清淤清障,新修过路桥涵等措施,增大过水断面,保证河道排水、行洪畅通,提高河道防洪排涝标准。

2)岸坡整治。重点是结合河道清淤疏浚,对河道易冲易塌段和流经村镇段实施的固堤护岸工程。护岸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与河道生态治理相结合,采取草皮、干砌石、粗料石细料石镶面、生态袋、生态混凝土等多种型式的生态护坡。

3)水系连通。水系连通的重点是修建引排水及配套工程,拆除阻水障碍,沟通治理淤塞村塘,促进水体流动。

4)生态修复。重点是清除河道内源污染,采取生态护坡、坡面绿化、种植水生植物等。通过上述措施,提高河道引排能力,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状况,提高沿河两岸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实现人水和谐的目标。

4 规划实施效果

规划自2015—2018年,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乐陵市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年总计投资8534.90万元、第二年总计投资8929.81万元、第三年总计投资9685.97万元,项目实施将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各河道的防洪除涝标准,将有效保护13个乡镇462个行政村,22.5万人口,2.58万hm2耕地,以及沿岸工矿企业免受洪涝灾害的侵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洪效益显著。

2)通过水系连通和引排水等工程,促进了水体流动,改善了水资源配置格局,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资源,提高了区域灌溉供水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河道综合效益的发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3)通过植草绿化、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减少水土流失,水质达到水功能区目标,水环境的改善将带来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促成流域沿边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发展。

(责任编辑赵其芬)

TV85

B

1009-6159(2017)-02-0017-02

2016-11-03

闫长辉(1984—),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乐陵市重点县水系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土地流转的思考
孙建功带队赴乐陵市对接基层联系点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
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