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剧出海”,已圈了一批洋观众

2017-04-07高秋夏颖

环球时报 2017-04-07
关键词:华策出口

本报特约记者 高秋 本报记者 夏颖

很长一段时间里,出口海外的中国电视剧是清一色的古装大戏。销售价格上走的是“贱卖”路线,海外市场售价几千块一集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过在过去一年里,“国剧出海”开始呈现新趋势,一批“洋观众”正在被培养起来。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2016年,一批主打青春元素和当红偶像的时尚剧在海外市场开疆辟土,落地圈粉,展现出国剧类型多元化的输出潜力。以国内电视剧龙头企业华策为例,去年华策在海外发行的剧目中,时装剧占比超过42%,渐有同古装剧分庭抗礼之势。这其中,以《解密》《我的奇妙男友》《亲爱的翻译官》为代表的一批剧集,踏上了海外圈粉之路。更近的例子是前不久首播结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最近的春季戛纳电视节上,该剧被全球著名的数据公司WIT列为“最受欢迎电视剧”之一。华策集团总裁赵依芳近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向记者举了两个“华流”出海的例子:新西兰女孩露西·伯格是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最佳网络人气奖”第二名。在介绍学习经验时,露西表示观看中国电视剧《爱情公寓》帮助她提高了对汉语的兴趣。另一个例子是一位朋友去美国出差,有一天打车去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开到一半,美国的哥突然用英语问她:姑娘,你是翻译官?的哥说自己最近在追一部中国电视剧,而她很像剧里的人。这部剧就是《亲爱的翻译官》。“这些都说明,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在增强”,赵依芳表示。

一段时间以来,国剧出海带有强大的自发性,多依赖海外网友和粉丝翻译制作字幕。“自来水”们力量强大,但由于叙事方式、观看习惯的差异,自发翻译的质量难以保障,令播出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海外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国内影视公司也愈发重视海外受众需求,拿出的对策是:对剧情内容重新剪辑,组建翻译团队,推出官方字幕。2015年,席卷国内荧屏的《甄嬛传》片方就力邀美国团队操刀,将76集的长剧精编并制作成了6集、每集90分钟的英文版,在Netflix成功播出。2016年,时装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的导演剪辑版也顺利登陆Netflix。

谈到中国电视剧在国际市场发展的现状,赵依芳认为速度非常快,“我们有其他国家不能比的优点:用户数量多,制作规模体量也大,就像我们公司一年可以做上千集电视剧,很多国外同行觉得不可思议”。

从早期的国产剧出口海外的状况可以看出,历史题材作品确实十分抢手。当然,近年来出口的题材也有所拓展,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出口数量就有大幅增长。很多海外观众通过看中剧了解到当下的中国、当下的中国年轻人。业内人士称:“我们以前的家庭伦理剧展现出来的生活状态,海外观众难以理解。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现代剧也都在考虑怎么可以更时尚。有共鸣的电视剧就会有市场。”至于谍战剧、年代剧,因为很难和海外文化产生共鸣,就难免遭到冷眼,阵容差点的还可能卖不掉。整体来说,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在内能够触动人类共同情感体验的剧情,是全球文化传播的通行证。

如何拍出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优秀电视剧,是令影视制作人头疼的事。对此赵依芳认为,生产内容首先要看自己喜不喜欢,家人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付费观看,这些是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直观标准。“过去我们拍《子夜》《中国往事》,大家说我们眼光好,但今天,光有好眼光、好团队还是不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除了成为大家热追的国民剧,还被专家评价为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打开方式。这样一部剧集的诞生,背后还有强大的评估、研发能力,这些都是影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国产剧走出去的形势逐渐向好,但相对于其年产量,国产剧出口比例并不大。数据显示,2015年国产剧年产量超过20万集,出口仅1万多集。同时,中国电视剧行业至今仍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引进量远大于输出量。一些优秀国产剧在海外取得了惊人的收视率,但相较于国人对于日剧、韩剧、美剧的疯狂“追捧”,国产剧在海外的影响仍显得“捉襟见肘”。因此,要真正作为文化软实力输出,国剧仍需努力。

对于“国剧出海”的未来趋势,乐视网高级副总裁高飞曾表示,国产剧走出去,从以带着国家使命的“国家队”为主,转变为如今大批民营资本的大胆尝试。未来,随着网络剧向精品化方向发展,网剧可能成为“国剧出海”的另一个主角,甚至可能比传统电视剧更早形成规模化出海的趋势。▲

猜你喜欢

华策出口
华策影视:成也IP,败也IP
2018年1~2月我国轻工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统计
2018年1月我国轻工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统计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华策影视集团与ITV战略合作
华策影视: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全网剧”内容平台
华策影视布局二次元
华策将推中国版《影视看台》
华策去年净利增五成 年内将拍27部剧
努力找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