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人工培育技术

2017-04-06于秀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樟子松技术

于秀英

(龙江县龙江镇林业工作指导站,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100)

摘要:樟子松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栽培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是国内珍贵的用材及绿化树种。文章将以樟子松人工培育技术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培育;技术.

1.形态特性、生物学特点及价值

众所周知樟子松树种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以北分布量较小。樟子松树干笔直且高挺,下端树皮侧则为灰褐色,且具有一定厚度,为不规则块状开裂;上端树皮色泽为浅褐色,形状如鳞。针叶每束为两针,质地偏硬,稍扁。其种子为椭圆形,色泽偏黑褐,长约五厘米。花期为一百七十天,果实翌年秋日成熟。樟子松材质优异,是家具与建材的佳材。樟子松樹干可割树脂,提取松香与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栲胶。樟子松树可以在干旱瘠薄的沙漠区域予以绿化造林,恢复植被,其优势是其他树种不能比拟的。所以,樟子松人工培育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2.培育壮苗

2.1采种

樟子松球果在九月开始成熟。球果成熟后悬于树上二百一十天,具有较长的采种期。采种最择取春秋季节,由于冬季气温偏低,枝条较易折断造成母树事故。樟子松球果果鳞厚且坚硬,短时间内无法开裂,因此选择干燥室予以脱粒。脱粒过程中要控制室内温湿度,进而确保种子的成活率。种子贮藏处水饱和度要在十个百分点。

2.2.育苗

樟子松树种对土壤不是很挑剔,不过对热、水以及气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育苗时要择取灌溉方便的地方,土壤疏松的壤土及沙壤土处。樟子松幼苗立枯病显著,切不可在地下水位高及粘土地上进行育苗。播种前要予以土壤消毒。春播可以有助于育苗,在平均地表五十米处温度达是摄氏度时即可播种。东北地区播种以四月末至五月初为宜。可通过撒播及条播的播种手段。一级种子,发芽率为八十个百分点,每亩播五千克。在此基础上可用腐朽质土以及松针等,厚为十毫米,覆土后第一时间予以镇压,避免水分流失,播后浇水,要确保土壤湿润。在灌水环境优异,春季风力小的区域不予覆草,不过沙地育苗一定要覆草或用遮阳网遮阴,在此基础上予以防风障。春播种子通常三十天就能够出苗。播种后出苗前,喷洒拿扑净除草,平方米药量控制在十分之一克,喷后三百六十分钟内不浇水。播种后知道幼苗脱壳前一定要做好防鸟。出苗后,要避免立枯病。樟子松七百二十天出圃,规格:苗高约一百三十毫米,地径四毫米米。

3.幼林抚育

樟子松的抚育年限通常为四年六次,也就是二、二、一、一的原则。山地造林,松土除草要匹配于培土;沙地造林,在初期工作完成后要预留草带,这样可以避免起沙情况,在风沙干旱区域,造林的前三年冬季为樟子松幼苗予以培土,这样可以避免生理干旱,在土壤结冻之前进行培土即可,在春天萌动前予以撤土,若撤土时间过早那么幼苗易受风害,若长时间未撤土那么可能导致苗木腐烂,所以撤土时间要控制好;在下木与非目的树种繁茂的造林区域,抚育阶段要割除影响苗木生长的非目的植被。

4.松苗立枯病

这种病害好发于不足两年的幼苗,偶发于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大苗,不过以一年生幼苗发病率最高。病害症状伴随苗木生长时间而变,通常此病包括下述几类:(1)烂芽型立枯病(2)猝倒型立枯病(3)茎叶腐烂型立枯病(4)根腐型立枯病。造成幼苗立枯病的主要因素为尖孢镰刀菌与丝核菌。在土湿低温时,丝核菌多、土壤干燥,而气温高时,镰刀菌多。幼苗被细菌侵入,通常在半天内就会发病,所以传染迅速。若出苗后发病,那么可通过药物进行防治:百分之三十的苏化911 粉,每亩用药量半斤,制作药土均匀的铺撒于苗床,或每亩百分之三十的苏化 911乳油 七百二十毫升加水三百公斤 。每次施药二十分钟分钟后,进行一次清水处理,死刷掉残留在叶面的药液,这样可以避免药害。

5.总结

综上所述,采种最择取春秋季节,由于冬季气温偏低,枝条较易折断造成母树事故。樟子松球果果鳞厚且坚硬,短时间内无法开裂,因此选择干燥室予以脱粒。脱粒过程中要控制室内温湿度,进而确保种子的成活率。种子贮藏处水饱和度要在十个百分点。育苗时要择取灌溉方便的地方,土壤疏松的壤土及沙壤土处。樟子松幼苗立枯病显著,切不可在地下水位高及粘土地上进行育苗。播种前要予以土壤消毒。春播可以有助于育苗,在平均地表五十米处温度达是摄氏度时即可播种。东北地区播种以四月末至五月初为宜。可通过撒播及条播的播种手段。春播种子通常三十天就能够出苗。山地造林,松土除草要匹配于培土;沙地造林,在初期工作完成后要预留草带,这样可以避免起沙情况,在风沙干旱区域,造林的前三年冬季为樟子松幼苗予以培土,这样可以避免生理干旱,在土壤结冻之前进行培土即可,在春天萌动前予以撤土。

参考文献

[1]张金鑫;朱教君;康宏樟;闫巧玲;;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异质性及有效性[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06):56-58.

[2]韩国君;丛国禄;沈海龙;;樟子松人工林热值与能量结构分析(Ⅰ)——林木及林下植被生物量、热值和能量的结构与分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02):23-24.

[3]霍俊峰;赵雨兴;霍俊梅;冯祥;贺振平;;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A];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4(01):15-16.

[4]王玉华;贺立刚;南海波;曹化荣;高景文;;沙地珍稀物种—樟子松起源及生物学特性[A];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6(02):21-25.

猜你喜欢

樟子松技术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红花尔基樟子松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