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新城的重建序曲

2017-04-06李楠白笑笑

现代苏州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园区

记者 李楠 实习记者 白笑笑

居湖畔

一座新城的重建序曲

记者 李楠 实习记者 白笑笑

从东环路到园区六大古镇的活化改造,再到新型城镇化的提档升级,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的业务发展,始终与园区日新月异的进步紧紧相随。这片姑苏古城东畔的非凡城市不断从内而外涌动出新鲜活力,这其中倾注的智慧与精力旁人难以体会。

历经十年的发展,城市重建在跃然而起的城市间,不断建设、整合、改造、更新。品质安居工程唯锦苑,大气雅致的仁爱学校,宽阔畅达的星塘街南段,智能一体化运营的公交警务综合服务中心,集优美、专业、便民于一身的园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一年来,城市重建又为园区贡献了众多新面孔,为园区产业升级与功能完善打下坚实基础,与园区人共创了一个个“新生”之美。

不破不立——高标准孕育高品质

线条流畅的外立面,清新雅致的色调,一步一景的绿荫小道、安全便捷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走近位于园区金陵东路南、唯胜路东的唯锦苑,美观大气的高层住宅楼让人想不到这是一个安置房小区,而走进小区内部,扑面而来的绿意更让人心旷神怡。经过近三年的建设,2016年6月中旬,由城市重建开发建设的唯锦苑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综合验收,7月11日,城市重建正式启动交房工作,首批160多套安置房完成交付。

伴随着居民回迁,社区管理成为日益重要的工作,而优秀的管理需要充分筹备。就在项目验收前半个月,城市重建、唯亭街道、浦田社区居委会与施工方、监理方、物业等单位一起,对即将交付回迁居民的近两百套房屋一一实地核查预验收,对细节及时完善,并探讨了日后的管理细节。小区物业提前一个月入驻,实施标准化的出入管理、车位管理、入户管理、垃圾分类管理等。

在唯锦苑小区南端,有一个三层的公共配套用房,里面融合了宴会厅、社区活动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图书馆、健身房等功能。据唯亭社区浦田社区居委会吴国清主任介绍,这个配套中心的规模和完备性能够完全满足回迁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不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唯锦苑未来都将为居民提供高标准的“家门口”一站式生活服务。

唯锦苑作为园区唯亭老镇城市更新的首个项目,秉承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打破以往动迁安置房在人们心目中平淡无奇、毫无特色的刻板印象,不仅向回迁居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更在拆迁安置项目的建设中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近两年来,城市重建已成功交付唯锦苑、东方文荟苑等多个动迁安置房项目,供给总量达五千余套,惠及车坊、唯亭等区域动迁居民上万人。去年中秋小长假,城市重建启动了东方文荟苑一、二区的交房工作,完成了625套安置房的交付工作。11月8日至10日,城市重建又将青苑六区(二期)168套安置房顺利交到了唯亭动迁百姓的手中。青苑六区(二期)不仅在建筑线条、外型以及楼内公共区域部分继承了城市重建在动迁安置房建筑上一贯的大气和精细质感,小区景观空间更突出时尚简约、悠闲安宁、尺度亲切的设计风格。

温暖贴心——专业设计满足居民需求

何为便民?何为贴心?或许,你能在园区公共卫生中心找到答案。不久前,位于苏虹西路北、星明街西的园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入驻的七个职能机构面向市民提供多达几十项的公共卫生服务。从设计到建设,项目始终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美、专业、便民的公共卫生服务载体。

园区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涵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公共卫生应急中心、职业健康体检中心、婚姻登记处、临床检验中心等多个功能机构。要满足中心投用后的专业需求,建设过程亦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无论实验室还是体检中心,对数据的保存与传输要求非常高,项目不仅建有一个专用的中心机房,机房所有的电源都采用双电源,并且保证室内恒温恒湿,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一个功能的完美达成要依靠前前后后精细的设计安排,” 城市重建项目经理朱海清说到,“比如根据实验室特有的设备仪器,我们在安装水电的过程中都要提前设计布置好,纯水设备每小时能供多少水量,实验室污水如何处理,心电图室插座必须接地等等。”无数个小细节对于工程建设者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但也是建设者自身专业与责任的最佳体现。

不同于建筑外围点缀花园的常见规划,该中心的综合业务楼和检验楼位于地块南侧,体检中心坐落于北侧,共同围合成一座花园。据朱海清介绍,这样的设计完全基于园区公共卫生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项目的东面西面被高速公路和高架合围,南侧是园区的一条主干道路,虽然拥有便利的交通,但项目周边环境却较为嘈杂。通过相连的主建筑群与内部庭院景观、屋顶绿化的一体化设计,项目形成了一座内向的花园,较好地排除了外界的干扰。”

一处处亲和的设计表面并不张扬,却给来访者真实的便民服务。在体检中心与综合业务楼、检验楼中间,连接着一个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的弧形连廊,它合理分散着人流,给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室外等候区域。

“连廊是我们整个施工过程的难点之一,它净高超过10米,跨度又非常大,单是这种大立柱就用了十几根。不过现在看来,它的效果非常明显,即便是大雨天,在连廊下等待检验报告也十分舒适,不易造成体检楼内的拥挤。”朱海清说。

园区公共卫生中心是园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配套工程,不仅仅满足着园区人的需求,也将辐射周边城区市镇,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卫生安全服务体系。如今,它用温暖贴心的态度张开怀抱,用专业便利的服务迎接着人们。

综合集约——精心打造一体化服务

始终坚持以便民立场来规划、设计、建设的城市重建紧紧抓住居民办事的实际需求和心理诉求,新建成的园区公交警务综合服务中心处处体现着“为民服务”的原则。

交通事故一旦发生,车主常需要交警、保险公司几头跑才能完成事故处理,一旦遇到人员伤亡,还会跑司法等部门。现在,随着园区公交警务综合服务中心的建成,无论多复杂的交通事故处理,园区人都能在中心内“一站式解决”,同时也为整个园区的公共交通管理以及片区的治安、消防等提供可靠保障。

中心位于园区钟南街以西、东沈浒路以北,占地面积约1.4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面建筑2-8层。相比项目最初的功能规划,如今项目集约性地融合交管、治安、消防、公交、法院五大功能,打造法院、检察院、公安交警、司法局、卫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保险行业、道路救助公司多方进驻联动的“8+X”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一体化”运行模式,真正实现为市民交通办事的一站式服务,便民的同时也将大大提升交通管理及事故处理的效率。2016年12月上旬,早已悄然完工的园区公交警务综合服务中心终于迎来了各功能机构的繁忙入驻,城市重建配合业主方面完成了运营前的各项最后调试。

交警指挥中心是该中心的核心功能构成,这里拥有国内民用项目中首个三屏融合的触控大屏幕,配备4K高清显示系统,总面积31平方米,重2.3吨。三台投影仪就像智能交通系统的三只眼睛,能够第一时间将园区智能交通系统捕获到的实时路况高质量地呈现在指挥人员面前,便于发现、追踪、研判交通事件,对公共交通的实时动态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人为本——融于自然的匠心设计

建筑设计的目的不在于炫技,而是能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为人所用。城市重建深谙此道——在“玫瑰街”播种希望,在“星空广场”收获果实,在“种子大道”欢快奔跑,在“梦想之门”畅想未来……在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新校区,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它们承载着对孩子们的爱与关怀,奏响了最动人的“生命乐章”。

园区仁爱学校是一所面向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公立学校,对区内符合条件的群体实施免费教育政策。多年来,它与几家学校共用一个校区,基础配套设施日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为此,园区教育局在原斜塘小学旧址上规划改扩建为全新的仁爱学校,既环保节能,又可将建设资金集中投入到特殊教育所需的硬件配置上。

仁爱学校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将流动音符的意象进行抽象提炼,融入校园空间的打造之中。远远地看,建筑的外立面错落地排布着数十扇小窗户,好似钢琴键,仿佛一阵风拂过,就能弹出一段动听的旋律。短短8个月的时间,仁爱学校新校区重构了一个充满自然、阳光、关爱和尊重的多彩校园。精心保留下来的老香樟、广玉兰赋予了新景观浓浓的韵味,与灵动的建筑空间精巧融合,营造出一所“公园”学校。据城市重建项目经理唐俊诚介绍,孩子们非常敏感,封闭空间常常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安,因此仁爱学校的设计总体秉承通透和开阔的原则。让自然光经由跃动的镂空造型投射到建筑内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交响。柔和、优美的校园建筑设计便于这些孩子们适应接纳。

在这个处处充满温情的新校园里,“仁者爱人”不再只是一个理念,似乎已经幻化成一个个优美的音符,振响在校园无所不在的氛围里,跳动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沟通和理解的行动中,成为师生共奏的生命强音。

作为园区城市更新最早的规划建设者,作为园区政府代建的探索与先行者,城市重建为业主提供包含生活、教育、医疗、养老、商娱、金融等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更新、代建管理、产业运营服务。城市在发展,城市重建也在不断自我革新,以创新理念与专业服务,与其他城市的建设者一起,让城市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片区域始终焕发无限生机,让城市里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关怀与尊重,创造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想城市。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园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这个九月,园区有点忙!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我国应对人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浅议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戴征社:公共卫生要成为政府的“重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