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药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7-04-06李友巍鲁红玲贾佳孙玲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李友巍,鲁红玲,贾佳,孙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基于中医药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李友巍,鲁红玲*,贾佳,孙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必须做好最基本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以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通过对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重点学科图书的馆藏资源、新书入藏及利用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图书馆基于学科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文献资源结构、注重文献资源内涵建设、开展学科参考服务、拓展服务方式等改进措施。

中医药;学科服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作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1]。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保障,并为学科建设服务。

1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重点学科概况

湖北中医药大学充分认识到学科在专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978年开办了硕士研究生教育,1993年开办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专业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我校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校现有中医肾病学、内经学、伤寒学、针灸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脑病学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省级重点二级学科、省级优势学科、省级特色学科各 2个[2]。学校把学科建设优势与中医药人才培养优势紧密结合,科教协同,搭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共享平台,图书馆则是做好服务的保障,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础。

2 中医药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提供的相应馆藏统计数据,对我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15个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2.1 中医药重点学科相关图书馆藏量

截止到2016年7月14日,我馆现有中医药藏书共25 924种157 739册。根据我馆的汇文图书管理系统,整理出我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馆藏图书情况(见表 1)。伤寒学、针灸学、内经学、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等学科藏书种类较多,其中临床中药学所占比例最大;而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老年病学等学科所藏图书较少。从图书馆分类角度来看,这些学科属于中医内科学的下位类,学科范畴较窄。所以单纯从分类号统计,这些学科对应的图书数量较少。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相对于中医传统学科,这些学科成立时间较短,所以出版的图书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学科的发展,这些学科的图书出版量也会随之增加。

2.2 2013-2015年中医药重点学科新书入藏情况

近 3年来,学校逐渐加大对图书馆经费的投入,2013-2015年度我馆新进图书分别16 349、28 242、140 143册。表2为各重点学科当年新进图书量以及占当年总进书量的比例统计。

表1 湖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馆藏图书统计

表2 2013-2015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重点学科新进图书统计

续表2

2015年的进书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伤寒学、针灸学、内经学、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等大的学科门类购进图书量成倍增长。而中医脑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药炮制学等学科进书量则与往年持平。从合计数字看,2015年度重点学科新进图书的种类比2013、2014年增长很多,但其所占当年新进图书的比例和2013、2014年相比却下降了很多,这说明尽管这些学科图书的新进量的绝对数增加了,但由于总的进书量是以往的数倍,而中医药图书的出版量变化不大,所以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重点学科新进图书量的比例和原来相比反而下降了。

2.3 近一年中医药重点学科相关图书利用率情况

本文选取2015年7月14日-2016年7月14日各重点学科相关图书的利用率作为衡量指标(见表 3),发现借阅率较高的是伤寒学、针灸学、内经学、中医诊断学及中医文化学。

表3 2015年7月14日-2016年7月14日湖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新入藏图书的利用率情况

3 服务中医药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3.1 优化文献资源结构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对于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药炮制学、中医护理学等学科需要加强馆藏资源的构建。一方面在购买新书的时候尽量选择购买这些学科的书籍;另一方面,适当地补充以前出版的而馆藏未购全的书籍,做到各学科文献资源的协调配置,以保证各学科资源的完整性。

另外,还需要注重复本差异,这反映了馆藏结构的合理性。从表 1看出,我馆图书的平均复本量,但是针对不同图书的类型,比如,对于学生使用较多的教辅类图书如习题集、实验指导等,可以适当增加复本量,较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2 注重文献资源内涵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试行)》规定,学生人均藏书量 80册/人,年生均进书量 4册/人,以此衡量图书馆办馆条件和办馆规模,考核图书馆能否在教学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情形下,图书馆不得不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在短时间内大量采购图书[3],盲目购书则会忽略对文献资源内涵的把控,文献资源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高校图书馆对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4]。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宗旨,增加购买专业性强的书籍,减少购买科普类书籍。例如中医经典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其相关书籍种类繁多,如何从中优选具有价值的书籍,是采访人员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采访人员具备学科背景、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从图书出版的角度考虑,优秀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学术价值也相对较高,所以要把选书的重点放在知名品牌的出版社。对重点学科的专业藏书要保证其国内外专业有权威性,要重点选购学科中具有代表性观点的专业论著,以及重点学科纵线发展各阶段中有影响的论著[5]。

3.3 开展学科参考服务

我馆在对中医药重点学科文献资源进行合理构建的同时,还需要开展学科参考服务,将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经典、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进行整合,作为学科信息导航的一部分。重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是以某一学科为单元,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以超媒体链接的形式建立某一资源的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和检索平台的导航系统[6]。例如,我馆已开通了内经学和中医诊断学学科服务平台,在平台中的文献资源栏目下,可以增设这些学科相关的馆藏图书信息,从经典文献与新书 2个方面向读者推荐,使读者更便捷地利用图书馆馆藏,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优势。

3.4 拓展服务方式

从表 3可以看出,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等学科的图书借阅率较低,主要是由于这些学科的建设重在临床,而临床医生工作任务繁重,到馆借阅图书的时间较少。针对这一情况,图书馆要加强与各个重点学科的联系,在文献采购过程中多方征求重点学科教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7],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应该由图书馆员提升为情报专家,为学科服务,将图书馆的工作重心由传统被动服务向主动的学科服务转变[8]。以往,图书馆在制定图书采购计划的时候,会与中医药各院系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通过学科馆员向他们进行咨询,搜集他们所需要的图书信息,再反馈给图书馆采访人员。现在,随着网络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是日新月异。例如,我馆已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它发送最新的消息和资讯,教师、专家有关于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需求也可以随时随地与我们联系,这一方式为读者和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沟通渠道。

4 结语

基于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改进的方向,总结出提升服务质量的方法。图书馆要做好科、教、研的信息保障、服务保障,重在自身建设。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资源服务、特色服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求而不断深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 程 》 的 通 知 [EB/OL].[2016-07-14].http://www.moe.edu.cn/ 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EB/OL]. [2016-07-14].http://www.hbtcm.edu.cn/info/1021/3978.htm.

[3]黎燕明.基于学科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33(3):67-70.

[4]孙秀菊.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基于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24-29.

[5]陈茂华.网络环境下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 2005(4):64-66.

[6]李刚.构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体系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 24(1):64-67.

[7]钟国琴.基于重点学科的高校文献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7):15-17.

[8]李杨,韩洁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2):10-13.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CM Subject Service - Taking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LI You-wei, LU Hong-ling*, JIA Jia, SUN Ling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China)

TCM professional libraries must perform well in the most basic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work,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collection resources, new book collec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books of key subject of TCM in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the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based on the subject service. Targeting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optimizing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tructu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notation, carrying out subject reference service, and expanding service modes.

TCM; subject service; libraries; literatur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G253;G258.6

A

2095-5707(2017)02-0039-04

李友巍,鲁红玲,贾佳,等.基于中医药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2):39-42.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2.010

2016-12-26)

2017-01-12;编辑:魏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0506)

李友巍,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资源建设、学科服务。E-mail: 342672033@qq.com

*通讯作者:鲁红玲,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E-mail: 646438161@qq.com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