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纺织品:弘扬文化乎,贩卖次品乎?

2017-04-06王虹

中国纤检 2017年3期
关键词:吊牌泳衣旗袍

王虹

当下,随团旅游几乎是充斥着“血拼”购物的过程。在旅游景区商品推介中,经常会看到“十大必买物品”中都会有服饰等纺织品,苏杭的丝巾旗袍、老北京的唐装布鞋、云南的民族服饰、江南古镇的蓝花布等,甚至还有手工织的围巾和批肩。

然而,在被漂亮的色彩和民族符号吸引的眼花缭乱、禁不住诱惑”买买买”的面前,有多少人注意到了美丽服饰背后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呢?

从泰国泳衣说起

很多人去泰国,都成为了“十大必买物品”的受害者,尤其关于是否带泳衣这件事,攻略中明明白白写着:“泰国景区的泳衣款式多样,便宜好看,一定要带回国几套慢慢穿 。”

記者曾随一旅游团前往泰国,到达苏梅岛的当天,与多人一起寻觅几个小时,想在万千泳衣中找到一件标识标志齐全的,可这简直就是奢望,同行中两个体型稍稍宽大的女孩甚至连合适的尺码都很难找到。除衣服领口简单标注着一个尺码外,洗涤方式、面料成分、生产厂家等信息一概没有,更别说吊牌标识。售价大多在400~1000泰铢(折合人民币80~200元),色彩多样且自带难闻气味,这就是记者看到的泰国旅游区的泳衣状况。

记者以600泰铢(120元)随机买了一件较为轻薄的比基尼泳衣,上身的刹那间就明白了:果然色彩好看是以牺牲质量和版型为代价的。且不说做工是否精细,单看胸衣一边斜着将要掉出来的内衬和极尽全力掩饰女性特征的版型,记者已经无语至极。用同行人的话来描述这件泳衣,简直就是“一块抹布披在身上,毫无版型和美感可言” 。

不止记者一人买的泳衣质量让人尴尬,同行中一人在曼谷大皇宫买的印满大象图案的长款连衣裙,只穿了一天就两侧开线磨破了。还有人买的蓝色遮阳披肩,湿着跟其他衣物放一起,结果是蓝了一大片,种种事例,不胜枚举。

国内有所不同?想多了吧!

国内的旅游产品质量如何呢?记者对同行人做了访问和调查,结果也不容乐观。

一人曾去平遥旅游,以几十块钱购买过一条号称是手工织的彩色围巾,虽然从未戴过,但确实是没有任何标识的三无产品,而且有一次和其他几条围巾混在一起洗的时候,它掉色厉害,差点毁了整片森林。

一人在云南景区购买的当地民族特色服饰,同样只是在袖口标注了一个号码,标识标牌信息一概全无,售货员也不知道是什么面料。

一人曾到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国际大巴扎”购买丝巾,价格确实便宜,大多是几十块钱一条,但没有标识标牌,掉色、有异味等产品随处可见。她述说道:“花1000多块钱在某江南古镇买的丝绸睡衣,售货员说是真丝的。但一张简单的吊牌上只写了100%丝绸和型号,品牌名也是没听说过的,生产厂家、标准都没有,细看接缝处针线粗糙,到底是不是桑蚕丝的?”

“我前两天去威海旅游,顺手购买了一件羊绒衫,花了1500元,回来后发现有静电还起球厉害。正好认识做纺织品检测的,就拿去检测了一下,结果发现,根本不是羊绒,是兔毛。”同事张帆很气愤地述说着自己的经历。

秀水街商城一层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服饰,销售丝绸旗袍、唐装、羊绒衫等的商铺一个个排列着。近日,记者特意来到秀水街,观察这些售卖的纺织品质量状况。走进秀水街门口的时候,刚好有几辆旅游大巴车停下,游客蜂拥而至,纷纷走进一层的大小商铺试穿购买服饰,摊主比划着英语、麻利地打着计算器,和外国客商讨价还价着。

记者随机来到一家商铺,售货员与一男性游客讨价还价一番之后,最终以800元成交了一件白色丝绸外套,记者特意拿过该衣服看了一下,仅有的信息是领口处的白色标签,上写着“100%SILK”,以此判定是否为丝绸真品,恐怕只有检验机构验证了。

记者又随机观看了几家服饰店,其中无吊牌的服饰比比皆是;即使部分有吊牌,标注的信息也不够完整准确;尤其是号称丝绸制品的服饰店里,以棉布、化纤为原料的服饰随处可见,而售货员在售卖过程中并不会主动说明。

记者让售货员找出100%桑蚕丝的旗袍来,售货员在所挂着的一排旗袍中仅挑出两件来。仔细观察,该旗袍吊牌上标注的品牌名称和整个秀水街很多卖旗袍的商铺所标注的一样,上面有国家纺织品强制性标准和生产厂家等信息,标价1960元,实际售卖价格为1100元,难得像个正规品牌。

令人大跌眼镜的还在后面,虽然该旗袍有基本信息,但扣子缝制极不自然,后面拉锁地方的接缝稍歪且皱厉害,两条接缝处的阵脚错乱不齐,说是残次品实在不为过。

记者走进一家专门卖羊绒制品的商铺,随机询问查看一条披肩,同样是没有任何标识标注的三无产品。记者询问是什么面料,售货员说是羊绒。记者不解:“摸着不像羊绒,而且就200元,也太便宜了。”售货员随机改口:“是羊毛。”到底是不是羊毛呢,记者也只能打个问号。

景区纺织品质量该如何监管

苏绣代表着苏州的灵魂和历史,蜀绣是成都在古代重要战略地位的写照,而一条白色哈达足以让任何一个陌生人感受到藏族人民的圣洁和热情。景区售卖的纺织品品种繁多,价格从几十块钱的小方巾到上万的高端礼品不等,但不论什么类型,其共同点是在图案设计或者原料选用方面代表了当地文化或者特色产业,可谓是景区的一张名片,是当地文化符号的载体和象征。

如此重要的领域,售卖的纺织品却呈现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高甚至略带坑蒙拐骗性质的现状,相关部门是否确实应该在景区纺织品监管方面下点功夫?旅游管理部门是否考虑到了质量差的纺织品给景区形象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是否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只重视特色织品售卖的数量而很少关注质量?

记者随机查阅的工商抽查纺织品资料中,几乎找不到工商部门对景区纺织品监管的任何信息。而记者找到的近期唯一一条有关旅游景区专项整治的信息,则是峨眉山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景区分局针对景区特色开展的一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

景区纺织品的监管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监管难度大。大多景区纺织品都是异地代加工,这不仅涉及到属地管理的问题,而且生产企业以“短平快”的小订单方式接收的订单,质监部门在企业监督抽查中很难抽查到。此外,有些原本做外贸的企业也会偶尔做内销纺织品,包括景区的特色纺织品,也造成了监管无法到位。因此,各相关部门联合监管,应该是景区纺织品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景区纺织品的监管和质量提升也面临一个困境,即有些景区特色纺织品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质量鉴定方法,让监管无法可依。”某业内专家对记者说。

政府首先从标准制定和建立质量鉴定的专家库做起,这样才能做好下一步的监管工作。目前,四川省有关蜀绣的标准已经立项,专家库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计划也在逐步展开。”某业内专家表示。

景区纺织品质量提升的具体做法上,各地情况不同,四川省的做法也许能为面临同样问题的地区开阔思路。总之,景区纺织品质量关乎文化传承和对外形象,质量提升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吊牌泳衣旗袍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服饰吊牌的可持续性设计探究
我来说说旗袍美
新衣服吊牌还能这样用
简约泳衣不简单
肥皂吊牌
服装吊牌的创新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