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的研究

2017-04-06庄黎清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引领参与初中科学

庄黎清

摘 要:初中科学课堂已成为培养和提升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主要场所。新形势迫切需要教师把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为手段,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探究欲望,这种“课堂转型”浪潮带来的考验和挑战对教师的教学预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恰当地发挥课堂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到达“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关于如何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引领”作用,进行了“突出学生,淡化自我——‘引领有效参与;合作学习,参与其中——‘引领有效合作”两方面的阐述,以构建高效、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师引领;参与;合作;提效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主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求教师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有能力去发现问题、提出疑惑、解决问题,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从而培养科学素质。

当然,教师“引领”作用的发挥程度尤为重要。鉴于以上分析,尝试了一些做法:突出学生,淡化自我——“引领”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参与其中——“引领”学生有效合作;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构建高效、精彩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的尝试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突出学生,淡化自我——“引领”有效参与

“以学生为主”,是现代教学思想,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怎样教,我们则是把着眼点放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考虑怎样让学生乐意去学。为此,课前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角度突出学生。

案例1:据新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感官的新模式。我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以我的公开课(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第4节《二氧化碳》)为例,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分组实验和讨论,观摩教师的演示实验等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紧紧地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通过其自身的归纳总结得出科学结论,收获了成就感。以前学生会比较机械地观摩演示实验,我设计的像变魔术一样,其中有一个观摩实验是讨论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的问题。我先用一个塑料瓶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之后倒入四分之一的水,立刻旋紧瓶塞,过了一会儿塑料瓶变瘪,学生非常惊讶,想得知这里面的奥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导致塑料瓶内的气压减少,塑料瓶的体积就明显变小。这样这位同学既锻炼了胆量和表达能力,又理解了这个问题,所以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

反思:课堂中学生参与面很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另外,教师要少讲精讲,总结出规律。这样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境界。

2.合作学习,参与其中——“引领”有效合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怎样使成员有序、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呢?我觉得要注意几个方面:

(1)创设轻松的课堂合作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分析和讨论问题中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这样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打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教学。

案例2:曾對一堂公开课(科学八年级下第3章《二氧化碳》)进行教学设计,为使课堂寓教于乐,以“创设轻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为策略,进行设计,具体实施如下:

导入方式为:以学生平常喝的饮料雪碧来引出二氧化碳。雪碧是碳酸饮料,而碳酸很不稳定,在剧烈晃动下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我是这样设计产生二氧化碳的,在雪碧饮料的瓶盖上插入一根玻璃导管,轻轻摇晃雪碧瓶,就会有大量气体产生并从导管中逸出。但是二氧化碳又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如何证明摇晃雪碧释放出来的就是二氧化碳呢?验证办法是把摇晃放出来的气体通入燃着的蜡烛,如果蜡烛火焰熄灭,即可证明释放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采取这样的导入,学生很兴奋,注意力很集中。

反思:在“学为中心”模式下,学生感觉课堂上变成主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思维得到各方面的冲击和碰撞,科学智慧的火花孕育而生。

(2)充分利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法,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学环节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促使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这里讲个利用小组合作,突破教学难点公开课的例子。

案例3:在最近的一次校级公开课(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中,一位古希腊科学家毕达哥拉斯观察到港口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他以此为依据认为地球的表面是曲面而不是平面。由于地球太大,需要进行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的器材是每组一个排球,一块平面的木板,一支铅笔。在这个小组实验中需要组员的合作,一个同学A拿着排球或者平面木板高举到另一位同学B的眼睛位置,而另一位组员B拿着一支铅笔,笔尖朝下,笔杆朝上,笔尖紧贴木板表面或排球表面远离自己的身体而去,人眼看到的视野代表港口的人的视野,而在球面上的铅笔的笔尖逐渐消失到只能看到笔杆,而在平面木板上的铅笔一直能看到笔尖,类比可知地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而非平面。在这个小组实验中同学合作成功。

反思: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优点,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着知识积累的差距,学生有时很难理解教师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仅老师讲是行不通的,但是通过学生之间小组相互讨论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引领”效果初显

经过课堂教学教师“引领”作用的研究,把传统的“教”为中心改为“学”为中心,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学习兴趣,在大家活跃的气氛下,使各个性格不同的孩子也都活跃起来,学生地位从以前课堂的从属地位变为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游君.“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09(09).

4.隋德山.充分发挥教师在复习教学中的引领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9(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引领参与初中科学
微课不微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