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初探

2017-04-06张国

桂海论丛 2017年1期
关键词:毛泽东

张国

摘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对象、特点、人员组织、机构设置、技术与方法、成果以及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等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期,重温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调查研究思想,仍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调查研究思想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1-0033-0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并且在多篇重要著作、讲话和报告中都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逐步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调查研究思想。可以说,调查研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21世纪,重温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调查研究思想,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仍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调查研究问题一直都十分重视,并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和梳理,我们可以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毛泽东从四个方面对调查研究重要性作了论述。一是有助于对当地情况的了解。毛泽东认为,只有进行调查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当地的真实情况。1941年3月和4月,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在这里,毛泽东不仅指出了了解当地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工作,而且还阐明了调查研究必须以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二是可以推动革命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毛泽东在多篇重要著作中阐述了调查研究对于革命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性。早在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重要著作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这是从反面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给予了深入的分析。1931年1月26日,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中又明确指出:“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符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缘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很显然,这是在结合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状况来阐述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又着重指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在这里,毛泽东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提到了事关党的作风建设的高度。可以说,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都与调查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三是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工作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他在两篇重要著作中以革命导师为例具体地论证了他的这一重要观点。例如,1941年9月,他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1942年2月,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马克思在实际斗争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概括了各种东西,得到的结论又拿到实际斗争中去加以证明,这样的工作就叫做理论工作。”从上述毛泽东的阐述中不难看出,进行调查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有助于在时事问题研究上得到正确的结论。毛泽东认为,要做好对时事问题的研究,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工作。他在1939年10月1日就曾明确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或者说‘研究时事问题须先详细占有材料,这是科学方法论的起码一点,并不是什么‘狭隘经验论。”很显然,毛泽东对时事问题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同教条主义者是截然不同的。

(二)调查研究的对象

在调查研究的对象上,一方面,毛泽东认为,农村或城镇中的各个阶级是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调查研究能够掌握他们当时的真实状况。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重要著作中明确指出:“作为我们社会经济调查的对象的是社会的各阶级,而不是各种片段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他又认为,针对农村或城镇中某一阶级的调查研究工作应当尽可能地细化和深入,即应当分阶层做好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五部分中就阐述了这一观点:“举例来说,我们调查农民成分时,不但要知道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这些以租佃关系区别的各种农民的数目有多少,我们尤其要知道富农,中农,贫农,这些以阶级区别阶层区别的各种农民的数目有多少。”正是在对农村和城镇各个阶级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才制定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三)调查研究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具有基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1941年9月他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同时,他还认为,调查研究并不只是党的领导干部的事情,它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对此,他在《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明确地指出:“除中央及各地的调查研究机关外,必须动员全党、全军及政府之各级机关及全体同志,着重对于敌友我三方情况的调查研究,并供给上级调查研究机关以材料。”

(四)調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和调查研究机关的设立

一方面,毛泽东认为,要想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好调研人员的组织工作,并组成自己的调研队伍。例如,1930年10月底,他在兴国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就“找了傅济庭、李昌英、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八个人开调查会”。另一方面,在调查研究机关的设立方面,毛泽东认为,为了做好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必须在党和政府内部设立相应的机关。对此,1941年8月他在起草《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一)中央设置调查研究机关,收集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阶级关系各方面材料,加以研究,以为中央工作的直接助手。(二)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独立区域的区党委或省委,八路军、新四军之高级机关,各根据地高级政府,均须设置调查研究机关,收集有关该地敌友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阶级关系各方面材料,加以研究,以为各该地工作的直接助手,同时供给中央以材料。”从毛泽东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在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应当设立专门的调查研究机关,以推动中央和地方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调查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毛泽东认为,要想达到预期的调研目的和效果,自然离不开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尤其是离不开正确的技术和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在多篇著作中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重要著作中的最后一个部分探讨了调查的技术问题,仔细分析了开调查会时的调查技术、调查纲目的确定、调查研究的深入、亲自做调查研究、自己做好记录等方面的内容。1931年1月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中指出:“下面的材料是这样得来的:由我提出调查的纲目,逐一发问并加讨论,一切结论都是由我提出得到他们八个同志的同意,然后写下来的,有些并未做出结论,仅叙述了他们的答话。”实际上,这是对开调查会这种调查研究的技术进行了比较简要的描述。1941年8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列举了7种收集材料的方法,即收集敌、友、我三方的纸质材料,邀请有经验的人开调查会,在农村和城镇对相关阶级和阶层生活状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利用干部会和代表会收集材料,撰写名人列传,个别口头询问,收集和研究县志、府志、省志和家谱。1941年9月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探讨了对立统一、阶级斗争、分析、综合、详细地占有资料、抓住要点等调查研究的方法,而且列举了对延安的调查、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对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分析、西安事变前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等为例来比较详细而生动地介绍这些方法。同时,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还介绍了调查研究的技术,主要包括开调查会、寻找调查的典型、收集和整理材料、使对方说真话等。

(六)调查研究的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报告和专著是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一方面,他先后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寻乌调查》(1930.5)、《东塘等处调查》前言(1930.11)、《兴国调查》前言(1931.01)、《长冈乡调查》(1933.11)、《才溪乡调查》(1933.11)等调查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是当时中国的农民革命运动。其中,《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同志篇幅最长的一篇调查研究报告,着重介绍了寻乌当地的政治区划、交通状况、原来的土地关系和当时的土地斗争状况,反映了毛泽东调查研究中全面深入细致的风范。另一方面,1941年毛泽东还在延安出版了《农村调查》一书,这本书既包括在寻乌、兴国、东塘、木口村、长冈乡、才溪乡等地调查的材料,也涵盖了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况、分青与出租问题、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分田后的富农问题、两个初期的土地法等方面的内容。

(七)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虽然调查研究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但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此,他在多篇讲话、报告和著作中都强调了这一点。1940年9月他在《关于调查地主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军官的通知》中,要求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饶漱石等党的高层领导做好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为了推动领导干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认为,应当做好这方面的教育工作。为此,他在《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指出:“向各级在职干部与训练干部的学校,进行关于了解客观情况(敌、友、我三方)的教育。鼓励那些了解客观情况较多较好的同志,批判那些尚空谈不实际的同志;鼓励那些既了解情况又注意政策的同志,批判那些既不了解情况又不注意政策的同志。”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当前工作的重要启示

可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一直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而调查研究“对于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起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期,重温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调查研究思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能够从中得到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启示:

其一,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毛泽东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尤其是在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做出时,必须首先做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地掌握当前社会的情况。而且在实践中,毛泽东本人也是调查研究的实干家。这就启示处于新时期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为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应当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农村、城镇、厂矿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形式主义,尽量地轻车简从,多与当地的群众接触和交流,以便能够了解到人民群众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并虚心听取人民群众对目前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真实态度、意见和建议。这是就某一地方而言,应当将调查研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就全国范围来说,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和规划时,中央应当组织开展好全国范围内的分门别类的调查研究工作,将计划和规划建立在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不管是地方性的调查研究,还是全国性的调查研究,都应当力求形成相應的研究成果——调查研究报告或者理论性的文章。

其二,调查研究考核应当成为对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核的主要方面之一。对干部的考核涉及到道德水准、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多个方面,调查研究考核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业绩调查研究考核时,应当主要考核他们从事调查研究的时间、次数和调查报告的撰写质量等几个方面,考核应当采取资料审核与答辩询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便能够真正考核出各级领导干部自身调查研究方面的实际水平。在进行这方面的考核时,应当参考他们本年度政策与决策制定时的相关情况,以核实调查研究与政策出台和决策做出之间关联度的高低,尽量避免应付考核而做调查研究的形式主义的作风。可以说,通过调查研究的考核,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做出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其三,调查研究应当是深入细致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要想制定出好的政策和做出正確的决策,就必须对与政策和决策密切相关的阶级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切实掌握这些阶级内部每个阶层的具体情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内部的阶层更加多样化了。在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在制定和出台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之前,首先应当做好与之相关的调查研究,全面地把握社会内部各个阶层真实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注意征询他们对即将出台的政策和做出的决策的意见和看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政策和决策的偏颇之处,使得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够真正地惠及到广大的人民群众。

其四,应当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好相应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教育活动主要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应当做好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他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唯物史观的教育,主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论述,使得他们进一步明白坚持执政为民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应当做好有关调查研究理论知识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并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调查研究队伍的组织、基地的建设、调查研究的技术与方法、成果的表达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这方面的教育活动应当结合案例分析——对调查研究报告的分析进行,在调查研究报告的学习中,尤其要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的学习,从而真正掌握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责任编辑 何成学

猜你喜欢

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深情厚望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毛泽东的生日宴会都上些什么菜
政治家的身高
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
青年毛泽东为什么不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