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2017-04-06乔小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共享发展人学

乔小慧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把共享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彰显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追求,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发展理念,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共享发展;人学;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A81;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04-03

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社会发展蓝图的理想状态。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彰显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追求。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共享发展为目标要求和行动准则,才能确保发展的价值取向、动力源泉、价值追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凝聚深厚伟力。

一、共享发展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共享发展的概念

“共享发展”是指社会發展所带来的一切成果应由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其内容具有全面性,可分为共享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成果等。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它体现在公平合理分配社会物质财富、消除两极分化、缓解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分析,它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协调公众心理,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它体现在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它体现在公平分享先进文化、不断满足身心需要。共享发展的内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即人人共建共享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成果,逐步实现公正均衡、完善利益保障。

(二)共享发展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20世纪90年代苏联作为超级大国,普通百姓和领导阶层待遇悬殊,长期的既患寡又患不均导致人民群众怨愤情绪日增,最终执政党彻底失去了群众基础,苏联一夜覆亡,值得我们借鉴。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深化认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和实践了不同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共享发展理论。第一,毛泽东的发展理念以独立自主为发展道路,以造福人民为发展目的,以实现社会主义为发展目标;第二,邓小平的发展理念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共同富裕”为发展内容,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目标;第三,“三个代表”思想的发展理念规定发展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四,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明了共享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反思今天,据报道,目前我国贫富悬殊程度已超过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基尼系数早已突破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我国政府和人民虽早有意识,但是从理论到实践,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方针政策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为此,习近平同志敲响警钟,2011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的题为《关键在于落实》讲话。如今,我们一直在落实。

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已不足4年。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不是进一步加速经济增长,而是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全体人民都能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减少贫困现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共享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逐步把共享发展成果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争取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追求。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明确提出共享社会发展字眼,但其在毕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追求中,无不处处体现着人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思想。“共享发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一贯追求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一)共享发展指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处在现实中、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①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主张》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列宁指出:“全体公民在同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处于同等的地位,这就是说,全体公民都有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公共的土地、公共的工厂等进行劳动的同等的权利。”③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人学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注重发展的共享性,致力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享发展”蕴涵着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坚定地宣告自己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全人类的解放,为使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用党的章程规定自己党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共享发展体现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

任何事情都是要人来做的,共享发展的实现关键在落实,落实的主体和动力都蕴涵在人民群众当中,发展必须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共享发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财富的创造,也就没有共享的物质基础,更没有共享的精神产品。共享发展的依靠力量在人民,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目的问题,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共享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公平正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由平等思想等,虽未明确提出共享社会发展字眼,但其理论内涵中无不处处孕育着共享发展的种子。

1.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集中体现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剥削制度、非正义的制度。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问道: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法的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也有各种不同的观念吗?从这段责问中可推断出马克思对公正与否的价值判断依据当时的经济关系。恩格斯也在其名著《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这个联合共同体,“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的存在。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是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思想要素。与强调以“物”为特征的发展目标相比,共享发展成果更加关注“人”,关注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共享发展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现实的实践的人本主义”,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从具体的人出发,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④“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⑤这些观点和人本主义强调人性、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终极目标都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和自由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平等和自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恩格斯这样阐释现代平等:“……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伸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⑥关于自由,《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他们看来,社会的自由发展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平等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追求的最重要的社会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价值观。

三、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

实现共享发展,要从经济、政治、社会和价值四个领域全面布局,要在运行到落实的过程中就做到公平公正,绝不能在“埋头发展”之后,再来耗费精力谋“贡献”。要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逐步带领全体人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制度框架体系。

(一)经济方面

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协调、开放和绿色发展;要健全竞争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发展新局面;要建立公平正义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建立规范的初次分配环境,注重二次分配环节的公平,加强税收再分配的调节力度等。同时,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完善市场评价要素并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等,保证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二)政治方面

要完善顶层设计,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细化政策,精准对接,变空洞号召为专项治理。例如,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改善土地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再如,实现全面小康,解决7 01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通过产业扶持让3 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让1 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让1 000万人脱贫,再把2 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纳入低保覆盖范围,用社保政策兜底脱贫。此类的问题很多,只有不断完善政治制度、深化改革,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基本权益的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社会方面

要实现共建共享,必须全方位地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使人民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获得感。要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人民共享高质量和公平的教育。另外,還要着力理顺社会阶层关系,完善社会结构,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探索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制度、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等。

(四)价值方面

共享发展内在蕴涵着价值取向。建国以来,我国历代领导人一贯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财富共享。毛泽东思想不乏公平正义因素,邓小平更直接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更是明确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直接提出共享发展。为此,我们应当把握时代脉搏,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共享理念,逐渐形成价值共识。要充分发挥价值观的引导、激励与制约作用,使全体人民都认知认同共享的价值与意义,自觉践行共享的理念与要求。这不仅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缓和目前的社会矛盾、解决当前社会实际问题、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全面步入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今天的中国,正一步步披荆斩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今天的中华民族,正一步步拔钉抽楔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只有坚持推进共享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只有推进共享发展,才能引领时代发展,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共享共富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我们要居安思危、困知勉行。要让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让全中国人民在发光发热中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中国的发展一定能发挥出科学新理念的强大威力,凝聚起全国人民的雄厚伟力,克服各种艰难,不断开辟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陈慧英.共享发展成果: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必然主题[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 陈志强.准确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N].经济日报,2016-05-05.

[3] 崔治忠.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J].学习论坛,2016,(3):57-59.

[4]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 韩庆祥.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6.

[6]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9.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

[12]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3] 任理轩.“五大发展理念”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4] 任理轩.坚持共享发展[N].人民日报,2015-12-24(7).

[15] 辛世俊.“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学内涵[N].河南日报,2016-05-17(11).

[16] 辛世俊,代文慧.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6,(3).

[17]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33-136.

[18] 叶燕华.论“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民性”[J].党史文苑,2016,(3):59-61.

[责任编辑 张宇霞]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共享发展人学
劝学
北人学没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浅谈山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北人学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