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七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大顺利召开

2017-04-05余一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年5期
关键词:石油大学机理院士

“第七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大顺利召开

“第七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21-22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召开。

本次大会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协办,并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大会由王铁冠院士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贾承造院士担任组织委员会主任,金之钧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大会开幕式由赵文智院士主持,张来斌校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贾承造院士代表大会组织委员会致开幕辞。张来斌向所有参加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成为展示油气成藏机理和资源评价研究成果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值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入 “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之际,希望参会代表能就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贾承造院士在致辞中强调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可能会使常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在圈闭、储集层、盖层、资源分布、富集规律等基本理论概念方面产生重大突破,推动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向全过程生烃、全类型储集层、全成因机制、全种类油气资源转变。非常规油气革命不仅具有油气资源大幅增加的经济意义,而且将为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带来重大革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参加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代表超过300人,包括国内外其中国外代表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犹他大学、路易斯安那大学、密苏里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和知名科研单位。国内代表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分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油田公司和科研院所。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46篇,30名中外学者做了大会报告,49名代表在4个分会场做了专题报告,另有3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做了展板展示。大会共评选出22位青年学者分获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展板奖。

大会闭幕式由王铁冠院士主持,金之钧院士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做了会议总结。金之钧表示,参会代表在两天的会议期间紧紧围绕大会主题“从常规到非常规——油气成藏研究的理论突破与技术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主要在深层和古老层系领域、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成藏与地质评价、油气成藏机理和油气成藏实验研究与资源评价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而且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出现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尽管目前国际油价比较低迷,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石油生成的有机和无机相互作用以及深部页岩油气的研究将可能成为重点研究领域。

(供稿 余一欣)

猜你喜欢

石油大学机理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院士速递
东北石油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