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纶纯纺纱的工艺探讨

2017-04-05曹友常

纺织报告 2017年7期
关键词:短纤粗纱锦纶

曹友常,朱 娴

锦纶纯纺纱的工艺探讨

曹友常1,朱 娴2

(1.天虹纺织集团,江苏徐州221200 ;2. 徐州天虹银联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4)

探讨生产锦纶纯纺纱的工艺要点。通过研究锦纶纤维的纺纱性能,对锦纶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合理设计各工序纺纱参数,有效解决锦纶纤维可纺性差而产生的纺纱技术难题,最终使锦纶纯纺纱满足使用要求。

锦纶纤维;技术措施;纺纱方式

近期应国外一家公司的需求,要求开发锦纶纯纺纱40支,该产品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生产技术难度大,由于锦纶短纤的可纺性较差,在纺纱工艺上将锦纶短纤用来纯纺,国内纺纱工厂几乎没有,合理设计各工序的纺纱参数,有效解决、突破锦纶短纤的可防性能差而产生的纺纱技术难题,最终使锦纶纯纺纱满足使用要求。

锦纶纤维属于聚酰胺纤维,其最突出特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用锦纶纯纺纱制成的织物其耐用性高于同类产品其它纤维面料;吸湿性在合成纤维面料中属较好品种,因此用锦纶制作的服装比涤纶服装穿着舒适;同时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极适宜加工成户外产品及工装面料,因而该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因而该产品深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客商的青睐。

1 原料性能及纺前预处理

锦纶短纤具有耐磨性、耐冲击性、耐疲劳性、耐腐蚀性及强力高、弹性好的特点,由于其静电现象较为严重,在纺纱前必须经过防静电处理。

原料规格:锦纶6:1.67dtex×38mm。

锦纶短纤使用前先对其进行预开松,使纤维呈离散状态,在对其喷洒抗静电剂,要求做到喷洒均匀,再用塑料薄膜盖严,平衡24小时后备用。

2 纺纱工艺原则及技术措施

2.1 清棉工序

由于锦纶短纤强力高、弹性好、抱合力强的特性,它与涤纶短纤有着质的区别;因此,在清花工序应遵循“少抓、勤抓、通道清、防缠绕、少打击、开松好、转移顺”的工艺原则。

为使抓包机抓取的棉块少而小,且无绕花现象,抓包机打手伸出肋条距离为-2mm。由于纤维弹性好、抱合力极强,为便于纤维顺利从A002D打手室凝聚到A045尘笼处,防止纤维反复打击、缠绕,将凝棉器的风扇速度由原1 400 r/min提高到1 700 r/min。

通过多次试验,锦纶短纤经FA106至A092双棉箱凝聚到A076尘笼上时,棉流开松的愈好,棉块愈小,在振荡棉箱的上方剥棉罗拉处愈好剥取,且转移到尘笼上的棉卷愈均匀。因此,在A092双棉箱上,采取将后棉箱处的光电位置调至1/2处,控制中棉箱的储棉量,使棉箱的棉量为储棉箱容积的2/3减少至1/3,以避免原料在棉箱中滚搓成结。同时将振荡棉箱的后振荡板上端后移,放大振荡棉箱上口隔距的办法,使剥棉罗拉剥下的棉束顺利落下,从而减少对剥棉打手的缠绕。

为解决成卷时随着卷装增大涌卷愈严重不能成卷的问题,采取减短码长,加重每码重量,同时加大紧压罗拉张力,使棉卷顺利成卷。

2.2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加工锦纶短纤时,我们采用“重定量、慢速度、强梳理、转移好、少损伤”的工艺原则。梳棉各道工艺隔距应适当放大,减轻生条定量,增大夕林与刺辊的线速比,保证纤维顺利转移,提高棉网清晰度。选择合理的分梳器件,减少生条棉结的增加;在梳棉工序最重要的是既要提高纤维的梳理度,又要注重纤维在分解/转移过程中不增加纤维的损伤和棉结的增加,因而,梳棉的工艺速度及分梳隔距的合理配置尤为重要。经过多次试验及优化,梳棉的工艺参数为:给棉板~刺辊10‰'',刺辊~夕林9‰'',夕林~盖板10×9×8×9‰'',夕林~道夫5‰'';并对夕林与刺辊的线速比进行了优化,夕林速度为300 r/ min,刺辊速度为680 r/min;生条棉结控制在2粒/g以内。

2.3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采用“重加压、小张力、慢车速”的工艺原则。由于经梳棉机后的条子纤维结构紊乱、定向度差,后弯钩纤维占的比重大,到头道并条时,喂入头并的生条经过条子换向,前弯钩纤维占比重大,并条牵伸工艺必须达到提高纤维伸直度、平行度的目的,因此采用三道并合。为减少经并合后的半熟条、熟条棉结的增加,通过正交试验对并条牵伸工艺进行优化组合,确立三道并条机的牵伸倍数分别为:6×7×8,喂入根数分别为6×6×6,熟条定量为14g/5m。熟条乌氏特条干在2.5%以内。

2.4 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是纺制锦纶纯纺纱确保纯纺纱最终质量水平的关键工序,因此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小粗纱张力、较小的粗纱捻系数”的工艺原则。

由于锦纶短纤具有一定弹性及抱合力强的性能,粗纱的纺纱工艺参数如选择不恰当,不仅极易造成锦纶纯纺纱的成纱条干差,而且成纱的千米细节成倍数关系的增长,因此粗纱工序的工艺参数的优化合理极为重要;为确保粗纱的纺纱张力、卷绕张力小,将粗纱伸长控制在-2.5%以内,同时保证粗纱的卷绕密度“稀、松、软”,防止粘连,便于后道工序的退绕。粗纱工艺配置为:干定量为3.5g/10m,粗纱捻系数为57。

2.5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采用紧密赛络纺纱工艺,有效提高成纱质量,特别是减少成纱毛羽。细纱工序采用“重加压、低速度、较大的后区牵伸、较小的罗拉隔距”的工艺原则。

针对锦纶短纤易缠绕胶辊的特点,我们选用抗静电性能较好的WRC865型胶辊,并按规定的使用周期进行处理,保证正常使用;同时保持网格圈清洁,避免网格圈积花、堵花,影响成纱条干水平;操作上注意加大牵伸部位的清洁和通道部位的光洁,减少缠绕现象。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0%以上,保证生产稳定。

2.6 络筒工序

为使纱线保存完整的伸缩性和弹性,同时确保管纱至筒纱后纱线的物理性能不发生变化,络筒工序采用较低的络筒速度,较低的卷绕张力及减小筒纱的卷装容量,并且采取筒纱蒸纱的工艺措施。

锦纶纯纺40支紧赛纱的主要质量指标:条干CV16%,细节56个/KM, 粗节45个/KM, 棉结7个/KM,筒纱强力376CN,强力CV9.8%,捻度960捻/米。

3 结语

在生产锦纶纯纺纱的过程中,针对原料的弹性大、抱合力强,不易成卷、易断网、易缠绕及成纱细节成倍增加等问题上,通过对各工序进行相应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的探讨及采取技术措施,同时将清梳工艺与牵伸、张力工艺的有机结合,提高其可纺性,有效地控制成纱质量,最终成功地纺制出锦纶纯纺40支紧赛纱,其质量满足供应商的使用要求。

Discuss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polyamidepure spinning

CAO You-chang1,ZHU Xian2
(1.Texhong Textile Group, Jiangsu Xuzhou 221200, China; 2. Xuzhou TexhongYinlian Textile Co.,Ltd., Jiangsu Xuzhou 221004, China)

Main technology gists of polyamide fibers spinning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spinning properties ofnylon fibers were studied andthe fibers were pretreated before spinning. The spinning technology problems caused bythe poor spinnability of polyamide fibers had been solved effectively by means of designing the spinning parametersrationally, making the polyamide pure spinning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lient eventually.

nylon fiber; technical measures; spinning method

TS154.7

A

投稿日期: 2017-05-29

曹友常(1969-),男,江苏徐州人,本科,主要研究纺纱工艺与技术。

朱 娴(1965-),女,江苏无锡人,从事纺纱工艺与技术,Email:zhux@texhong.com。

猜你喜欢

短纤粗纱锦纶
基于灰色关联的粗纱工序断头影响因素分析
生物基锦纶56的研究现状
210dtex/36f锦纶PA6中强丝生产工艺实验分析
锦纶行业风口已至
粗细联自动输送系统用粗纱管脱落原因探讨
粘胶短纤市场能否“否极泰来”
我国粘胶短纤大发展时期的供需格局分析
粗纱捻系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壳聚糖对纳米TiO2改性锦纶织物的影响
巴基斯坦对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案终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