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范式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7-04-05林松柏徐金强连华岳凤丽王胜春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范式课程体系定位

林松柏,徐金强,连华,岳凤丽,王胜春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基于工程范式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林松柏1,徐金强1,连华1,岳凤丽1,王胜春2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处在传统的教育范式即科学范式指导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操作轻创新、重专业轻基础”等问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需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育范式,从传统的科学范式向现代工程范式转换。高等教育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换是大学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范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代工程范式的研究现状与内涵;从教育理念、培养定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质监监控和评估反馈等8个方面构建了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科学范式;工程范式;范式转换;培养体系

0 引言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已经不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而是更加强调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和社会性,更加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2]。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在传统的教育范式即科学范式指导下,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操作轻创新、重专业轻基础等问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只在现有教育范式即科学范式视域内进行补充式的改进,很难从根本上达到新形式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建构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就要建立一种与传统科学范式不同的新的教育范式。新的教育范式需要做出以下改变:(1)对于信息惊人的变化做出响应(如从归纳到演绎、从分析到综合、从单学科到多学科);(2)开发并实施新技术(如从信息—生物—纳米的微观层次到全球系统的宏观层次);(3)将技术设计和创新与社会、经济、环境、法律及政治相联系,用更加整体的方法考虑社会的需求;(4)服务于21世纪国家与世界所需,工程教育应表现出多元化、高质量和严标准[3]。符合这种要求的教育范式就是工程范式。

为了满足工程范式的教育范式,需要从根本上更新高等教育理念,转换高等教育范式,从传统的科学范式向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本质要求的全新范式转换,并在这种新的教育范式指导下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4-5]。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范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代工程范式的研究现状与内涵,从教育理念、培养定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质监监控和评估反馈等8个方面建构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期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意义。

1 现行高等教育范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操作轻创新、重专业轻基础的问题,这是由现有的高等教育范式决定的,这种范式即高等教育的科学范式[4]。高等教育的科学范式是指高等院校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形成的关于高等产教育认识论、价值观和教学方法论等方面系统观点的总称,是一种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为元点而派生的教育范式[5]。其基本特点是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和专业性,忽视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社科素质的培养[6]。

在传统的科学范式指导下的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培养途径狭窄、培养课程过于理论化、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型导向,较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课程结构基本上都是公共课(通识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为主线,教学过程是以知识的逻辑关系作为基本依据,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目标,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2)教学计划一般都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分法,二者界限分明且以理论教学为主(所占比例一般都在65%以上);教学人员也是分为理论教学老师和实践教学(指导)老师;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实践教学采用实验实习,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重书本知识轻动手实践,重埋头苦学轻合作交流,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学管理以依托行政班的专业管理为主,人文课程较少,忽视对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素养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对缺乏、眼前利益的微小目标和简单实用的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2 高等教育工程范式的研究现状与内涵

2.1 工程范式的研究现状

对工程范式的探讨源于非科技型元素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得到挖掘、工程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回应。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的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皇家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共同开发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成为工程范式的典型代表。国内现有的高等教育工程范式研究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工程范式教育理念的推广与介绍[7-8],有的侧重工程范式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9-11],有的侧重工程范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具体教学环节的探索[12-13],而有关工程范式指导下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薄弱。

2.2 工程范式的内涵及价值

工程范式是相对于传统的科学范式而言的一种高等教育范式,是按照工程本质属性而建立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模式与方法的信念系统。工程范式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工程的特有属性即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然后按照人才培养标准如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逐一反推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改革,从而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突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程范式不是工科或工程教育的范式,而是在系统论和“大工程观”的指导下重新构建的教育新范式,其本质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体系”[14]。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工程范式的高等教育理念有:(1)对知识观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实践知识(实践经验、实践诀窍、实践技能、实践案例、实践尝试与错误等)的重要性,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和“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要求实现理论知识观向实践知识观的转型。(2)工程范式也有着认识论方面的意义,要求采用集分析、综合、发散、求异、多元与创新一体的新思维来培养能解决现实世界真问题的高素质专门人才。(3)工程范式也对课程论提出了转换要求,要求从学科课程论转向活动课程论,即从由理论到实践的知识获取方式向实践到理论的知识获取方式转变。因此,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换不仅仅是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哲学的变化,是高等教育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由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换,是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性转变。

3 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由于范式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性决定了一个新范式最初形成的时候必然具有不完备和不系统性,作为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文章提出了由以下8个方面构成的基本框架。

3.1 更新教育理念

构建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科学范式自20世纪40年代形成以来,已经影响高等教育50多年,与之相关的教育理念比较根深蒂固。如果说麻省理工学院1993年提出的“回归(工程)实践”口号标志着工程范式的形成,其主要是着眼于工程教育的改革,要求工程教育要面向全球化时代的工程实践,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交融,同时增加非技术的人文社科知识,突出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并与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共同创立了工程教育的CDIO培养体系[15]。CDIO国际合作组织的不断扩大,已经证明了这种培养体系的有效性和社会的认同感,而这种人才培养体系正是工程范式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其实,不单单是工程教育,而是整个高等教育都应该从强调理论性和知识完整性的科学范式中解放出来,都要着眼于工程属性即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社会性来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工程范式与科学范式教育理念的主要区别在于:

(1)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的逻辑起点不同 科学范式是基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来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而工程范式是基于能力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标准。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SEE)在1994年报告中指出:“工程教育的目的,除技术知识之外,还必须包括团队精神、交流能力、领导才能和系统视野等12条能力要求”[16]。

(2)制定课程体系的技术路线不同 科学范式是按照知识的逻辑演进和难易顺序设计课程体系的;而工程范式是先按照能力标准进行知识解构,反推出培养既定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然后确定课程体系。

(3)教学方法不同 科学范式下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课堂讲授,而工程范式下的教学方法则强调工作导向、项目贯穿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4)考核评价方式不同 科学范式的课程考核一般是通过试卷,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工程范式则更多的采用过程考核、项目测试等多元考核方式,重点是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2 确定培养定位

培养定位是构建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坐标定位,同时又是一所大学的特色的组成部分,是区别不同大学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培养定位的内容很多,但一般包括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等6个方面,其中重点是总体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些定位的确定有利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

3.3 制定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构建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依据。具体的、可评估的培养标准可以根据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调研和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参与,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分别制定,以此作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根本依据。

3.4 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构建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基于工程范式的培养标准的实现,客观上要按照“宽口径、强基础、重能力”的总体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7],不是简单地按照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构建课程体系,而是更加注重课程的应用性,以能力为主线,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进正确价值观形成等集成、整合到课程中去。

3.5 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这是构建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手段。符合工程范式要求的培养模式和主要教学方法要体出理实一体、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等特点,主要有案例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18]。

3.6 重建考核评价体系

与工程范式培养内容、教学方法相适应的培养效果的考核评价,简单地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问题的解答这种静态的评价方式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取而代之的则是综合所学知识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取向的考核评价办法。这就要求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突出能力标准,强化过程考核,保证培养质量。

3.7 质量监控体系

质量监控体系是构建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工程范式的人才培养强调能力和过程,与此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体系也要体现过程性和全面性。新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主要由教学管理人员的走课[19]、教学专家的听课、培养对象的模糊评价和用人单位的使用评价等四个方面组成,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

3.8 评估反馈

评估反馈是构建工程范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机制。评估反馈机制的周期,可以按照培养期限来设定,这个期限既可以是一门课的教学长度,也可以是一个项目的完成期限,还可以是一届学生的培养周期。评估的范围一般要涵盖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部内容和全过程,评估的内容由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来确定。评估结果的运用要注意时效性,即要及时地运用到人才培养体系的修改上,从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4 结语

高等教育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换是大学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着眼于工程属性即实践性、统合性、创新性和社会性来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确定培养定位,制定培养标准,按照“宽口径、强基础、重能力”的总体要求重构课程体系,采用体现出理实一体、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等特点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突出能力标准、强化过程考核、由多元考核方式组成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体现过程性和全面性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有助于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估反馈机制。新的教育范式即工程范式的建立,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志者共同研究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

[1] 杜玉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转变发展方式[N].光明日报,2014-08-05.

[2] 叶民,叶伟巍.美国工程教育演进史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09-114.

[3] 吴婧姗.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4] Crawley E.F..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Berlin:Springer,2007.

[5] Sheppard S.,Macatangay K.,Colby A.,et al.Educating Engineers:Designing for the Future of the Field[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9.

[6] 李晓强.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7] 黎君.寻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路标[J].群言,2017(1):4-7.

[8] 吴旭东,朱泓,孟凡芹,等.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21-25.

[9] 朱高峰.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9.

[10]瞿振元.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2-16.

[11]王梅,亢铭.国际工程教育研究演进路径与热点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29-33.

[12]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在2015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上的专题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

[13]谢艳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模式发展转向与课程管理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31-136.

[14]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15]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报告2012[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6]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Green Report:Engineering Education for a Changing Word[R].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17]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8]黄金丹.基于PBL的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9]李希贵.听课,观课与走课[J].当代教育家,2014(20):57-60.

Research on training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engineering paradigm

Lin Songbai,Xu Jinqiang,Lian Hua,et al.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t present,higher education,which is basically guided by the traditional scientific paradigm,has themain problem that priority is given to theory,operation and specialty rather than practice,innovation and foundation.This can notmeet the needs of knowledge economy society for talents and need the renewing of education idea fundamentall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digm of higher education,that is,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scientific paradigm to modern engineering paradigm.Therefore,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scientific paradigm to engineering paradigm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aswell a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mproving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aradigm of higher education,expound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connotation of engineering paradigm,and constructs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paradigm from the eight aspects of education idea,cultivation orientation,training standards,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qualit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feedback.

scientific paradigm;engineering paradigm;paradigm transformation;training system

G511

:A

1673-7644(2017)02-0201-04

2017-03-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JDGC025)

林松柏(1966-),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研究.E-mail:laolin8877@163.com

猜你喜欢

范式课程体系定位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