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县林业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实践探索

2017-04-05张强

山西林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蒲县经济林管护

张强

(蒲县农业林业委员会,山西 蒲县 041200)

蒲县林业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实践探索

张强

(蒲县农业林业委员会,山西 蒲县 041200)

蒲县地处吕梁山区、黄土高原,因地制宜,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即让贫困人口在退耕还林、造林绿化、森林资源管护、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等林业建设工程中实现稳定脱贫。

蒲县;生态建设;脱贫

蒲县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造林绿化,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县东县西不均衡、生态林业和景观林业不均衡、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不均衡的区域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国家第一轮退耕还林和近年来发展的核桃经济林基地,绝大部分集中在县西垣面地区,县东和后山地区占比很小。多年的工程造林项目生态防护林多,经济用材林少,农民在生态建设中直接受益很少。后山和县东地区是全县的主要产煤区,近年来,由于煤炭行业效益下滑,小型企业关停,该地区农民失去进企务工和三产服务的收入来源,加之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气候冷凉,单纯依靠农业增收困难,返贫现象比较普遍,全县82.6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这一片区。后山和县东地区林业资源富集,既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又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实施好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是打好全县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因素。

在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建设进程中,该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助力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即让贫困人口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得到实惠、在参与造林绿化中获取劳务收入、在从事森林资源管护中实现就业、在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中受益、在发展林业产业中稳定增收。为广大贫困群众铺垫了最直接、最有效、最持续的脱贫途径。

1 退耕还林向县东地区倾斜

为了增加生态脱贫的后劲,蒲县把巩固上一轮退耕还林成果作为增加森林覆盖率的重要载体和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延长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期限的政策措施,按照每年每公顷1350元的补助标准延长补助5年,保证贫困户在上一轮补助政策到期后收入不减少。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中,合理调整县东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尽量扩大后山和县东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覆盖范围,尽可能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做到贫困户应退全退、愿退尽退。2017年,全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800hm2,涉及农户902户,其中贫困户206户、贫困人口685人,大部分在后山和县东地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百姓生计的前提下,鼓励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优先发展核桃、山楂等传统经济林和构树、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林药、林菌、林下养殖等林业产业,为贫困群众提供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2 造林绿化向贫困人口靠拢

该县鼓励扶持能人大户、农村“领头雁”、企业业主,领办、创办贫困人口成员比例不低于80%的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全县共成立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19家,入社人数108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人数832人。2017年,立足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造林绿化主战场,统筹治山治水,协调增绿增收,利用中央和各级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将上级下达的245hm2造林任务全部以议标的方式发包给全县19家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每个入社社员不低于2.267hm2的造林任务,每公顷投资1.20万元,其中劳务费用占到45%左右,让入社的贫困户就近务工,在参与造林的过程中获得劳务性收入。通过对贫困人口的造林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可使83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达到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实现了工程落地、生态脱贫。

3 森林管护让贫困人口就业

依托国家级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未成林造林地各类管护项目,因需设置森林资源管护岗位,规定对新增管护岗位80%以上由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的贫困人口承担。按照村级推荐、乡级审核、县级扶贫部门核实、县级林业部门聘用、选聘结果在乡镇公示的程序,公开公正聘用90名贫困人口担任护林人员。2017年初新增加的44名护林员中,有30名是县东和后山林区的贫困人口,有的以前还是牧羊户。他们积极响应封山禁牧的号召,放下羊鞭子,当上护林员,在家门口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按每年每人不低于1.0万元的管护工资标准,可带动90户贫困家庭在从事森林管护中实现稳定脱贫。

4 提质增效激发产业潜力

蒲县具有栽植核桃经济林的历史传统和自然禀赋优势。县委、县政府把扶持发展优质核桃基地作为调优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治本之举。仅“十二五”时期,县级财政累计投入8000万元,为种植户免费发放核桃苗木,对栽植户予以财政补贴。积极实施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扶贫工程,探索贫困人口参与经济林管理获取劳务收益的可行办法。凡贫困户自己能完成的施工内容,经验收合格后资金兑现到户。凡适合专业队实施的,安排主要由贫困人口参加的技术服务队实施,规定劳务费不低于60%,全县各乡镇配备技术员237名,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2017年-2020年,将积极争取每年实施2000hm2。通过提质增效,激发了传统核桃产业的潜力,2016年全县核桃总产量424万kg,实现销售收入6700余万元,种植户户均收入1.60万元。有力地推进了资源县由“黑”到“绿”的转型发展。

5 产业发展保障稳定增收

全县规划到2020年核桃种植面积1.0万hm2,实现宜栽植区全覆盖,挂果6666.67hm2,年可生产优质核桃2000万kg,建成临汾市最大的优质核桃基地。同时抓住国家构树扶贫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饲料构树产业,2017年全县推广种植666.67hm2构树。通过饲料林基地建设,助推10万头优质肉牛、百万头生猪基地建设,使林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今后的造林工程中,进一步加大干果经济林发展比重,只要自然条件允许,优先发展经济林。注重培育林药、林畜、林菌、林果等立体式复合经营的种植业、养殖业,增强林业产业发展后劲。利用县域海拔高、森林覆盖率高,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无雾霾的独特优势,探索发展森林旅游、森林服务产业,规划设计精品森林游憩线路,打造临汾市西山避暑休闲胜地、森林康养乐园,塑造独具林业特色的全域旅游生态品牌。扶持贫困人口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在林地流转、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农民也可以林地资源、林业补助资金作为股份增加资产性收益,通过参加劳动获取劳务收益。

6 破题靠山吃山,实现“点绿成金”

2017年,蒲县脱贫总任务3365人。据初步测算,通过生态脱贫可直接带动2582人脱贫,占应脱贫人数的3/4多。19家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832名贫困人员造林务工,按每人每年完成2.0hm2~2.333hm2造林任务,平均每人年收入1.0万~1.20万元测算,按每户2.80人脱贫计,可带动2330名贫困人口脱贫;90名贫困人员担任护林员,按每人每年收入1.0万元、带动每户2.80人脱贫计,可实现252人直接脱贫。除直接带动脱贫外,延长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2017年将有约1500万元补助要兑现到农民手中,这其中约有25%的贫困户补助375万元,可间接带动1130余人脱贫;同时,核桃提质增效项目、农业开发工程、水利等工程,也将把工程中的造林工程临时雇工等交由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完成。这些数字表明,山区群众在生态建设和保护中真正得到了“真金白银”。

展望未来,蒲县的生态脱贫远不止于此。该县将依托生态优势精准发力,把好山、好水、好空气等自然要素变为有市场的生产要素,将生态和产业融为一体。从“靠山吃山”转变为“以山为本、以山养山”,使山区群众在治山治水中增绿增收,让秀美生态成为蒲县最大的后发优势,推进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最终实现生态美、产业强、农民富的目标。

S731.1

C

1005-4707(2017)05-008-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7.05.003

张强(1970-)男,1991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农牧学校毕业,现任蒲县农业林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7-09-10

2017-10-15。

猜你喜欢

蒲县经济林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条路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一条路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水利部水保植物中心邰源临主任来蒲县考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