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晁恩祥教授辨治风咳学术经验及临证特色

2017-04-05陈志斌

福建中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紫菀风邪宣肺

陈志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晁恩祥教授辨治风咳学术经验及临证特色

陈志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风咳;风邪犯肺;疏风宣肺;苏黄止咳汤

晁恩祥教授是全国第二届国医大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内科首席专家、全国中医内科肺系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老中医继承人工作指导教师,长期从事医疗、教育、科研工作50余载,对于肺系疾病的诊治造诣颇深。晁教授不断完善“风咳”的理论体系,创立了用疏风解痉法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方法与理论。晁师主张遵古不泥古,勇于创新,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冒后咳嗽等以“风证”为特点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风咳”的范畴,对于风咳见解独到,对“风咳”的诊治效如桴鼓。笔者师从恩师,有幸整理晁老辨治“风咳”经验,现总结其特色,以飨同道。

1 风咳概说

1.1 风咳的中医源流风咳通常表现为由寒、暑、湿、燥、火之邪挟风侵袭,异味刺激或外来异物诱发时咳嗽难以抑制,夜间为甚,咽痒,气急,无痰或少痰,具有阵发性、痉挛性特点。早在先秦两汉时期的《礼记·月令》中已有“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咳,民乃迁徙”的描述。但在中医典籍中的描述最早是在隋《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文中提及“又有十种咳。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此后的历代医家对“风咳”的论述较少。近年来一些专著主要遵从《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一些教材也采纳此类方法,其中把外感咳嗽分为风寒、风热、风燥3型,以疏风散寒、疏散风热、润燥止咳治疗为主,忽略了因风邪致咳的情况,故对因风致咳的患者,临床疗效欠佳。晁老多年临床诊治疾病中发现,这类患者并不少见,咳嗽不仅有寒咳、热咳、燥咳,而且还有风咳。

1.2 风咳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根据风咳的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感冒后咳嗽、过敏性咳嗽等。此类咳嗽的共同点是均有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1]指出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风咳咳嗽通常以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为主,夜间及凌晨为甚,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其咳嗽机制主要是气道高反应性,但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推荐采用以下诊断标准:①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平均变异率>1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抗哮喘治疗有效。治疗上与哮喘治疗原则相同,部分CVA患者会发展为典型哮喘。

2 晁恩祥教授对风咳的认识

2.1 风咳病因病机风咳主要临床表现为较剧烈的刺激性咳嗽,突发而骤止,难以抑制,咽痒气急,无痰或少痰,夜间为甚,体现了突发性、痉挛性的症状特点,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篇》说:“肺风之状,……,时咳短气,昼日则瘥,幕则甚。”以及符合“风盛则挛急”等病机特点。风咳常由冷空气、异味刺激或其他外源性吸入性异物诱发,部分咳嗽也由其它原因的咳嗽,久咳不愈发展而来。晁老认为:这是由于风邪犯肺,肺络受损,不耐外邪侵袭所致。风咳发作前,受外邪刺激,常常表现咽痒、气道痒感。痒即咳,不能自止的前驱症状,体现了“风邪为患,可致瘙痒”的特点。现代医学方面,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虽然尚未明确,但目前倾向于认为与典型的哮喘相似,即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的变态反应性气道慢性炎症[2],风咳患者兼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比例也较高。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不少祛风药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拮抗组胺、抗过敏性炎症的作用[3]。变态反应性疾病从风论治有效,故晁恩祥教授认为:风咳以“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气道挛急”为主要病机。

2.2 风咳治疗大法本病病因病机以“风”为特点,主要矛盾是风邪为患,治疗上当以疏风、散风为主,故“疏风宣肺,缓急解痉,利咽止咳”为本病的根本治疗大法,治疗过程中时刻不忘疏风、散风。《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风咳常夹寒、夹热、夹燥,同时每个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故本病治疗虽以疏风为主,也要兼顾兼证,从患者的整体性出发,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3 晁恩祥教授治疗风咳专方

晁恩祥教授认为风咳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主症单一,因而治疗风咳主张专病专方,自创“苏黄止咳汤”,经长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使本方愈趋成熟精炼,且疗效确凿,效如桴鼓。于2001年开始对该方进行新药研发,2008年正式获准上市,定名为“苏黄止咳胶囊”,成为专门针对风咳(CAV及感冒后咳嗽)的中药新药,填补了市场空白。

苏黄止咳汤组成:炙麻黄、紫苏子、紫苏叶、杏仁、紫菀、前胡、枇杷叶、牛蒡子、五味子、地龙、蝉蜕。治法为疏风宣肺,缓急解痉,止咳利咽。此方不寒、不热、不温、不燥,乃辛平之剂。加减:咳嗽气急明显者加乌梅、芍药;重者加罂粟壳,罂粟壳收敛太过,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兼寒者酌加荆芥、防风、桂枝;兼热者酌加金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鱼腥草;兼燥者加沙参、麦冬、川贝母;兼湿者加藿香、佩兰;鼻塞喷嚏者加苍耳子、辛夷花;病久咳剧,风盛挛急,脉络瘀阻者常加蜈蚣、全蝎等虫类药搜风通络;久病肺肾亏虚者,酌加黄精、山萸肉、枸杞子等。久咳不愈,常常入血入络。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积聚·曹氏案》所言:“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活血通络对风咳久咳不愈者也很重要。“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活血药可增强祛风效果,本方中麻黄、地龙也有活血化瘀功效。其次“金水相生”,久咳及肾者,要兼顾调补肺肾。

炙麻黄疏风散寒,宣肺平喘,《神农本草经》谓“麻黄止咳逆上气,除寒热。”《本草纲目》中提到:“麻黄微苦而辛,性热而轻扬。…发表出汗、祛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并称其为“肺经专药,麻黄虽治太阳,实则治肺”“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本方以疏风、宣肺的麻黄为主药;紫苏叶,《本草备要》谓:“味辛入肺经气分,利肺定喘下气止嗽。”麻黄与苏叶相伍,辛散宣通之力增强,疏风散寒,开宣肺气。紫苏子温而不燥,质润而下降,善于降上逆之肺气,消壅滞之痰涎,为治痰逆喘咳之要药,《本经逢源》谓苏子:“性能下气,…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风咳患者因风邪犯肺,肺气宣降失常,肺气失宣则肺气不利,郁闭为咳。麻黄与苏叶、苏子相伍,一宣一降,宣降同施,疏风散寒,定喘止咳。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有苦降之性,长于降上逆之肺气,又可宣发肺郁,以降为主,降中宣郁,为治喘咳要药。《本草纲目》谓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风降气润燥。”且杏仁可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畅有助肺气宣通。紫菀辛散苦降,质润不燥,长于润肺下气,开宣肺郁,化痰止咳,肺气壅塞者最宜,又可制约辛药之燥。《本草正义》谓:“紫菀柔润有余,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本草纲目》谓前胡:“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故痰热喘嗽最宜。枇杷叶苦寒清降,可清肺胃之热,故可清肺化痰止咳,清胃降逆止呕。杏仁、紫菀、前胡、枇杷叶这四味药,升降同施,寒温并用,温而不燥,顺应肺的宣发肃降功能特点,又符合风咳寒热不明显的特征。杏仁伍麻黄,为最经典配伍,祛邪利肺,宣降得宜,使邪气祛而肺气和。五味子《素问·脏气法时论》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能收敛肺气,缓解气道挛急,上敛肺气,下滋肾阴,肺肾同治,久咳虚喘最宜。牛蒡子辛散苦泄,升散之中寓清降之性,功能疏风宣肺,止咳化痰,利咽散结;风咳者,咳嗽常因咽痒而咳,牛蒡子解毒利咽,有助止咳,且咽喉为肺之门户,咽喉畅通有利于肺气出入。地龙,性寒降泄,清肺平喘,息风止痉。蝉蜕,质轻上浮,可疏散风热,平肝熄风解痉。地龙与蝉蜕均为虫类药,熄风止痉,地龙能缓急平喘,蝉蜕能疏风解表,对外界刺激极度敏感者可再加僵蚕、全蝎加强熄风解痉之力。

4 苏黄止咳汤现代药理研究

麻黄中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有平喘、镇咳作用[4];伪麻黄碱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并选择性收缩鼻黏膜血管,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5]。紫苏子、紫苏叶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6],苦杏仁所含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在体内分解成氢氰酸,能抑制呼吸中枢,起到镇咳、平喘作用[7]。紫菀所含紫菀酮、表木栓醇等多种成分具有祛痰、镇咳平喘作用[8-9]。前胡水煎剂可以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发挥祛痰作用,并有抗菌、抗炎、解痉、抗过敏等作用。枇杷叶中的枇杷苷、乌索酸和总三萜酸具有抗炎止咳作用[10];此外枇杷叶煎剂还有增强免疫、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其所含较少苦杏仁苷,也可发挥镇咳平喘作用。五味子所含挥发油对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并有镇咳和祛痰作用。牛蒡子所含牛蒡子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及抗病毒作用[11]。地龙能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12],并有抗菌、抗炎等作用。蝉蜕的水提物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13],此外还有抗炎、镇静、镇痛等作用。

5 总结

风咳多由于感受风邪致肺失宣肃,气道挛急而起病,病因病机以“风”为特点,主要矛盾乃风邪为患,归纳其病机为“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气道挛急”,治疗上当以疏风、散风为主,故“疏风宣肺,缓急解痉,利咽止咳”为本病治疗大法。根据风咳病史、症状、体征等特征,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感冒后咳嗽、过敏性咳嗽等现代医学疾病较为相似。这些病症,当具备有“风”的特性时,均可以按“风咳”进行辨证论治。晁恩祥教授所创苏黄止咳汤选药精当,药味不多,直切病机,随证加减,治疗本病确有良效。

(本文蒙承晁老亲笔修改指导,特此致谢!)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354.

[2]王娇莉,任振义,夏俊波,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特征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6):433-437.

[3]王强,孙增涛.祛风解痉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J].吉林中医药,2007,27(10):23-24

[4]沈映君,陈长勋.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38.

[5]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79.

[6]韦保耀,黄丽,滕建文,等.紫苏叶抗过敏作用的评价[J].食品科技,2006,31(8):284-286.

[7]周金黄,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19.

[8]卢艳花,戴岳,王峥涛,等.紫菀祛痰镇咳作用及其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J].中草药,1990,30(5):360-362.

[9]刘令勉,于仲范,吴翠玉.紫菀散加甘草对离体豚鼠气管解痉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9):566-567.

[10]王立为,刘新民,余世春,等.枇杷叶抗炎和止咳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4,35(2):174-176.

[11]王潞,赵烽,刘珂.牛蒡子苷及牛蒡子苷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8,39(3):467-470.

[12]李祥华,张德新,王文英,等.地龙汤对豚鼠气道变态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8):1032-1034.

[13]张美玉.蝉蜕抗支气管哮喘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7.

R249.8

B

1000-338X(2017)04-0053-02

2017-03-20

陈志斌(1960—),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紫菀风邪宣肺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萎软紫菀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止咳通便话紫菀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疏风宣肺止咳汤对CVA的疗效及对BHR的影响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