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坤:为学生的梦想搭桥

2017-04-05周伟琳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具性梦想英语

周伟琳

初见蒙坤,他给人一种安详舒服的感受: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眼睛里透着儒雅的神采,脸上总是挂着自信而谦逊的笑容。他是百色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百色高中)的英语教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蒙Sir”。从教35年来,蒙坤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用精湛的教学技巧和人格魅力为学生的梦想搭桥。多年来,蒙坤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从一个普通英语教师成长为百色市骨干教师,现担任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英语学科教学指导专家组副组长。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他从未改变心中那份最初的教育情怀。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常常有家长或学生向蒙坤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增强英语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考试成绩?”如果是刚开始从事英语教学那几年,蒙坤会说:“要不断加强英语语法的学习。”可如今,蒙坤早已转变这样的看法。他现在认为,阅读比语法更重要,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那么,是什么改变了他的看法?

从教的最初5年,蒙坤一直将自己的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讲解上。但经过几年的实践,他发现即使自己讲解得再细致,学生的英语能力还是没有太大提高。这给他很大的触动。于是,他开始反思之前的教学,并对历年英语高考真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还找了多名学生进行沟通。经过分析和沟通,他找到了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较弱。

自那之后,蒙坤对培养、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了新的认识。“高考试卷中,阅读分值占了总分的五分之一,是考生拿分的重点项目。而且,在英语的听、说、读、看、写五个板块中,读承担了培养兴趣、培养文化品质、培养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功能,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蒙坤说。

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大学(Northern Albert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做访问学者时,蒙坤注意到,加拿大中小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阅读(Close Reading)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进行大量的思辨阅读训练。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容易读透文章,还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由此,蒙坤得到很大的启发,他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就必须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大量阅读英文文本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教学做了重新定位之后,蒙坤开始摸索能有效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他首先从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板块入手。在英语阅读中,某些情境下特定表达句式与固定短语的搭配使用,是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的障碍。为帮助学生排除这些障碍,每次考试后,蒙坤都会整理一份“错选统计表”,统计学生做“阅读理解”时出现的错误,了解学生做题的思路与理解方式,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理解误区进行分析,进而扫除学生阅读中的思维盲点与中式思维误区。

蒙坤经常给学生播放外国名人演讲和热点新闻等视频,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听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概括演讲或新闻的主要内容,并准确拼写其中出现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如给学生播放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演讲视频,除了训练学生迅速掌握演讲大意的能力,还不失时机地介绍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先进科学技术及各种演讲技巧,以此加深学生对多元世界的认知,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为他们将来参与知识创新奠定基础。

总结、提炼之后,蒙坤将这套教学方法运用到本校某个英语基础薄弱的班级。经过一年的训练,该班学生的英语成绩迅速提升,全班平均分由原来的81分提高到了113分。如此显著的效果犹如一颗“定心丸”,让蒙坤更坚定了研究英语阅读训练技巧与方法的信心与决心。

“语言学习需要培养一种感觉,而感觉的形成依赖于量的积累。尤其是在英语不是母语的语言环境下,阅读英文文本是学生学好英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我建议学生多阅读句式严谨规范、遵守语言使用习惯的原版英语文本。这样既能提高理解能力,又能培养自己的情操、品格,对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蒙坤如是说。

英语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我在英语教学中,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蒙坤对记者说。在他看来,英语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所以英语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他进一步解释,英语的工具性可理解为培养“收银员”,即让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顺畅交流;人文性则可理解为培养一位“学者”,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积极情感,“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既有能力又具有高尚品质的学生。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工具性方面,蒙坤重视学生的听、说、读、看、写能力的训练。课堂上,他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如举行英语口语运用比赛、班级辩论会、英语话剧表演等,让每一名学生都敢于、善于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我以前是一个‘口语盲,懂得单词,但不懂怎么开口说。自从蒙老师教我们后,他经常开展各种活动,让我们敢于大胆说。现在,我的英语虽然说得还不是很标准、很流利,但已经敢用英语去跟同学交流了。”蒙坤的学生黄鹏说。

在人文性方面,蒙坤关注学生高尚情操、良好品行的养成。除了在课堂上介绍外国名人的事迹,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话题讨论,以话题的形式对某个外国名人的生平、成就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他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名人的成长历程,感受名人的精神品格,从而对自身形成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此外,蒙坤还为学生制定外文名著阅读书目,《茶花女》《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等优秀文学作品都在他的清单内,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阅读中增加对国外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开放兼容的心胸,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

多年来,蒙坤不仅是在传授英语学习的方法,更是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们搭建了通往梦想的桥梁,这让他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2016年国庆节,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给蒙坤寄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除了英语,您教了我很多,您教会了我谦虚,教会了我严谨,教会了我务实……您所教的东西让我受益一生。”

在35年的教师生涯中,蒙坤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在英语世界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帮助一个个学生抵达了梦想的彼岸。正如一位学生送给“蒙Sir”的诗中所说:Hold fast to dreams/For if dreams die/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That can never fly/Hold fast to dreams/For when dreams go/Life is a barren field/Frozen only with snow.(参考译文:紧紧抓住梦想/夢想若是消亡/生命就像鸟儿折了翅膀/再也不能飞翔/紧紧抓住梦想/梦想若是消丧/生命就像贫瘠的荒野/雪覆冰封/万物不再生长。)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工具性梦想英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梦想
读英语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酷酷英语林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