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7-04-05郑炫圻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口红利财政政策储蓄

摘要:“人口红利”本身就是人口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年龄结构的重要条件。在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愈来愈趋向于老龄化,多角度的分析“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对人口结构在现有制度环境和政策措施下对经济的影响有更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人口红利”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储蓄;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1

一、引言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最早是在1998年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 E.Bloom和Jeffrey G.Williamson研究1965-1990年东亚经济增长因素时首次提出来的,是指由于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从而引起的经济增长的效应。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中指出中国在推出计划生育之后,人口结构发生了转变,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高年幼、低老龄”转变为“低年幼、低老龄”的人口结构,计划生育使得中国少生了4亿多人,生育率的迅速下降使得人口抚养比下降了30%左右,让经济发展提前进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二阶段,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机会窗口期。

二、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关系

1.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

中国人口的增长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迈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从1949到1987年这段时间内,人口基数从5.42亿增长了一倍,达到了10.93亿,但后来由于全面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从进入2000年开始到2014年为止,中国人口增长了仅仅8%左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年平均在5%-6%之间内,这和在推出计划生育之前的增长率是明显的下降趋势。

2.人口红利与储蓄

储蓄率一直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东亚国家在二战后的快速发展,储蓄率的居高不下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然而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国民收入水平越高,储蓄率不一定也会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增加,这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消费水平越高,那储蓄则会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储蓄越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强。

3.人口红利与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就开始处在人口年轻化的阶段,在人口红利的这个时期,工作人口比重较高即劳动力人口占比高,“两高一低”的人口结构也是劳动力的抚养比大大减少,他们都是净储蓄者,表明将会由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了财政的收入,财政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又会促进更多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深层次培养教育,进而又会推动财政收入的提高,因此把这个闭环反馈到经济增长上来就需要配合行之有效的财政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纳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闭环上来。

三、中国目前在“人口红利”方面面临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加剧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中就包括老龄化加速的问题,老龄化最终将会影响到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在1982-2000年的人均GDP增长中有四分之一是来自于人口红利,在2013年或者2015年,劳动力抚养比会降到最低点,随后由于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抚养比将会提高,从而带动整体的抚养比上升,那时人口红利也将随之消失。

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截至到2010年,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从2000年开始也是逐年增加,到2010年支出为9081.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6%,因此可以发现这个社会保障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同时在2005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随着GDP以每年平均7%-8%增长速度迅速攀升,但社会保障水平的支出在这段时间也只上涨了0.26个百分点,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更加凸显。

3.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当前中国正面临人口红利衰退的现象,在促进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红利,要从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主要依靠人口红利要逐渐转向人才红利效应。在分析人口素质红利上也是主要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文化强度指标,另一个是技术强度指标,在选取数据上选用了已经毕业人数,这一部分群体正是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这部分的劳动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同时技能水平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才能改变目前已经消失的人口红利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政策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势必会使社会保障制度受到很大的考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水平将是未来几年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方针,动用国家的力量来把老龄化这个问题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建议要建立健全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把农民的养老金储蓄意识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国家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逐步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首先要对劳动力进行职业化技术培训,人力资本投资不只是学术性的教育,也包括一些职业技能的培训,其次是要加大青少年的教育投入,加强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全面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提升农村文化基础教育,最后是要对老年的人力资源再开发,要建立一个宽泛灵活的就业体系,既可以使年轻有为的劳动力能够担任重要的职位,也可以让劳动能力强的老年人愿意去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3.建立健全劳动力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流动

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现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严重影响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因此逐渐消除这种不利的管理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公共资源和产品上要统筹规划安排,消除体制障碍,将流动的迁移人口纳入城市管理服务制度当中,同时建立信息共享、管理互补等政府部门的协作机制,切实落实劳动力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参考文献:

[1]郭晗,任保平.人口红利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当代财经,2014(3).

[2]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4).

[3]王金营.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與经济增长的实证[J]..人口学刊,2010(5).

[4]盛德华.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6).

[5]章磊.人口红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

[6]漆莉莉.“人口红利”期的财政政策[J].财政研究,2004(12).

[7]孟令国,王清,胡广.二次人口红利视角下国民储蓄率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2013(5).

作者简介:郑炫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人口红利财政政策储蓄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