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杰新: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2017-04-05江镕

环境 2017年3期
关键词:东莞文学女儿

江镕

香杰新,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兼任环境监察分局局长。在工作场合,他是一条铮铮硬汉,严肃果断,铁面无私;回到家中,他卸下一身硬朗,对女儿满怀柔情、体贴入微;而在文学领域,他的身份又是作家文人,以梦为马,笔耕不辍。

所以在同香杰新交流的时候,我不时就会产生“出戏”的错觉——时而感觉眼前分明是一个仗义侠客,叱咤风云,转眼却又化身为一位文弱书生,白衣飘飘。“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对香杰新而言,只因有情、有爱、有追求。

痴迷文学,用笔墨书写心声

1972年,香杰新出生在东莞市横沥镇,小时候家乡村子的样貌在他的眼里辽远而又绚烂,直到如今,每每回忆起来仍有一缕难舍的情愫萦绕在心间。所以他在书中深情写到:“我们村子四面环山,山峰不高,但连绵不断。据说有先人曾经徒步七天七夜,仍然只在山林深处,没法走遍这片山,而在我们世代人心中,村子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最特别的是秋天,万绿丛中飘逸着一条条金黄的绸缎,火红的叶子看似不经意点缀其中,配上天边几朵懒洋洋的白云。”

自然给了香杰新最初的灵感,而书籍则让这个从山里走出的孩子大开眼界。香杰新从小就酷爱看书,常常在书中寻找自己向往的精彩生活,但当时家里并不富裕,而且农村里能找到的书籍也很少,只有去到公社集市,才能看到他最喜爱的小人书。为此,香杰新会把很少的零用钱都攒下来,只为到时把自己心爱的书籍带回家。

书看得多了,香杰新便有了写作的冲动,当时还在读小学的他,常常揣着一个小笔记本,想到什么便快速拿起笔来写上几句,虽然内容五花八门,但都是有感而发,它们也成为香杰新启蒙的练笔之作。

“而且那个时候正从黑白电视走向彩色电视时代,电视台经常放一些外国的动画片,像《猫和老鼠》《聪明的一休》《叮当猫》《蓝精灵》,等等。各种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埋下了充满想象力的种子,直到今天我也很喜欢看动画片,这些都为后来写童话打下了基础吧。”

童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初中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香杰新举家搬到虎门。在当时,虎门在东莞乃至全国都算是一片活跃的文化沃土,所以香杰新也仿佛如鱼儿游入碧水清流一般畅快、自如,他的文学世界也延伸出更加宽广深邃的维度。当时香杰新加入了虎门当地著名的社会组织虎门文学会,在这里集结着一批赫赫有名的文坛干将——《少男少女》的副主编陈庆祥、《黄金时代》的副总编卢锡铭、《东莞文化》的主编邓慕尧,还有《虎啸报》负责人等等。作为一个镇级报纸,当时《虎啸报》的发行量就能達到两万份,可见文学氛围的浓厚,而香杰新人生第一篇见报的作品也发表于此,对他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纪念意义。

“那是初二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叫做《啊,那条小溪》的散文发表在《虎啸报》上,心情非常激动。当时来到虎门,也感觉眼界一下就开阔了,之前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都逐一见到,特别兴奋。很多前辈名家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也深深鼓舞着我,让我心里充满着希望。”

初中毕业后,香杰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莞最好的高中——东莞中学。这里可谓人才济济、藏龙卧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自发编印了文学“小报”,专门刊登日常习作。虽然香杰新也曾因校长拒绝采访而感到沮丧,但是在“莞中”他幸运地遇到了两位让他敬佩不已的语文老师,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令香杰新终生受益。

幸遇良师,为未来打下基础

“第一位老师叫杨宝霖,他不仅在我们学校,在东莞都是很有名气的文史专家。为了研究古籍,他在课余时间经常泡在图书馆里。但能去图书馆的时间很有限,这类珍贵典籍概不外借,又不许抄录,所以每次杨老师都认真把所读到的内容记在心里,回到家之后再全部默写出来。这种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精神让我们都深受感动。

另一位老师叫古惠登,他学过俄语,也喜欢阅读俄国文学,所以给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外国书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当时刚刚看完史泰龙演的《第一滴血》,里面的情节很打动我,所以就以这个为题写了一篇文章,表达面临升学的压力和苦闷。我也知道这是剑走偏锋,所以只敢署了一个笔名。果然语文组长看到这篇文章后,在上面写了一大段评语,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古老师拿到文章后,根据行文风格,已经猜到了是我写的,他仔细地把评语涂掉,然后拿给我,又在隔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班上有位同学文章写得很好,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值得赞扬。这件事情让我特别感动,因为古老师不是依靠简单的说教,而是鼓励学生释放自己的个性,非常难得。去年‘莞中举办同学会时,我见到了敬爱的古老师,没想到20多年过去,他也还依然记得我,当时我真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大学时,香杰新来到了东莞理工学院,选择的是文秘专业。这时的他依然是名热血沸腾的文艺青年,除了陆续在《东莞日报》《东莞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之外,他还担任了校报的主编,并且经常组织文学社学员开展讲座。时光虽然美好,但就像《同桌的你》中唱到的:“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四年转眼过去,香杰新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步入社会。

毕业后香杰新进入东莞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工作,虽然业余时间也偶尔练练笔,但基本上写的多是公文。特别是2004年调入到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之后,工作内容的专业性更强,渐渐地更加感觉同文学创作渐行渐远。他说:“从那时候开始,忙于工作,看得少了,写得少了,灵感也没了。”

但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奇妙,在蛰伏了10年之后,2014年,在香杰新的生活里,文学的种子竟然又开始生根发芽,繁茂开花,而这一次,这份萌发都因为多了一个可爱的女孩——香杰新的女儿香玥。

父女同心,以作品作为纪念

因为自己从小就受到各种书籍的熏陶,所以从女儿香玥读幼儿园开始,香杰新就鼓励和引导她多读书,上了小学更是开始用心培养她提高写作能力。

“在香玥读幼儿园时,我就帮她订了《儿童画报》,小学时给她订了《读者文摘》《青年文摘》《意林》这些书。开始时我陪她一起看,到后来她看得比我还多,也逐渐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就经常和她一起编故事,改作文。”

到了小学四年级,香玥已经能自己讲述很多完整的故事。惊喜之余,香杰新也暗暗许下一个心愿——希望在女儿小学毕业的时候能送给她一份特别的礼物。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愿望,每当香玥有作文习题,香杰新都会把女儿前一次写好的作文修改好再打印出来,等香玥忙完其他课程,就开始热烈地进行讨论。在文学的天地间,父女两人一起让情感纵横飘逸,一起让思路天马行空。

在那段幸福时光里,每次香玥写完作业,总会激动地上前问:“爸爸,今天有什么好主意?我们快来商量一下新故事!”看着女儿热切的目光,香杰新也深深感到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与光荣。

为了不让女儿失望,所以在那近两年的时间,如果工作上没有紧急事务,香杰新在下班后都会尽量按时回家。有一次因为有重要的事情,香杰新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今天还没给女儿讲故事。轻轻推开香玥的房门,昏暗灯光中,香杰新看到女儿已经睡着,但是手里还拿着他们平时记录故事的本子,一点愧疚立时涌上心头。

“我们现在常说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代沟,经常无法交流,其实如果能有一个共同的兴趣、话题,就能拉近彼此关系,人与人之间或许欠缺的就是这一道桥。有些人可以通过音乐增进关系,有些人通过下厨改善关系,而我觉得在我们父女之间,是在通过写作共同成长,在这一过程里所有付出和收获,都带给人强烈的温馨感和满足感。”

香杰新在学校曾幸遇良师,而香玥也是同样。在莞城中心小学读五六年级时,香玥的语文老师在教学方面显出鲜明的特色。这位老师平时也喜欢写东西,在讲课时,他时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他还给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大作文本,每天把自己的作文抄写上去互相传阅评改。当时刚刚流行使用QQ,同学们就模仿QQ的样式互相留言。最后再交给老师评改,兴味盎然。

学校里有老师督促,家庭里有父亲引导,香玥的作文水平突飞猛进。香杰新说:“这时候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我就想能不能把它们梳理起来出本书呢?”

有了这个想法,香杰新马上请教文学界的朋友,他们都说最好去找广州的出版社问问,就这样香杰新专门跑到广州,拜访几个知名的出版社。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很热心,对他的想法很支持,但是也如实告诉他目前出版行业面临的困境,因为香杰新不是有名气的作者,故事题材也不热门,书可以出,但如果想正式出版必须全部自费,印好后出版社也不会包销。

虽然形势并不乐观,但是香杰新没有气馁,他又接着寻找,最终以诚意打动了花城出版社。这期间尽管也历经多次修改、多次调整,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夏天,一本由香杰新和香玥合写的童话故事集《嘟嘟小肥猪》正式出版,并且在香玥毕业的前一天印刷完成,香杰新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兑现了为女儿送上一份特别毕业礼物的诺言。

捷报频传,凭努力贏得荣誉

在出版社,编辑也曾询问香杰新写这本童话的初衷,除了女儿的因素,香杰新说:“现在书店里的儿童书籍中,儿童真正想看又真正适合他们看的书,其实是缺乏的。目前从事儿童文学的作家不多,能坚持下来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能留存下来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就更少了,所以我真心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多创作一些受儿童喜欢的作品。”

香杰新的想法也得到了花城出版社编辑的支持,特别是当他们知道香杰新在环保局工作多年,还负责多项业务时,就鼓励他说为什么不写一些环保题材的故事呢,帮助少年儿童提升环保意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扩大环保宣传。

这个主意给了香杰新很大启发。作为一名环保战线上的标兵,他带领的环境监察分局曾获得全国环保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本人也曾在北京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所以他对环保工作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要提升环境质量对青少年儿童的环保教育至关重要,促进下一代形成良好的环境观念,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回到家他把这个想法和女儿香玥一说,女儿也很兴奋。香玥说:爸爸,我最近也刚刚写了一篇环保作文,名叫《人类啊人类》,讲的就是一条小鱼的故事,通过它反映出环境对生物的重要影响,你说这个故事能不能把它写长呢?”女儿的构思让香杰新眼前一亮,以鱼类为主人公,以海底世界为背景,反映一旦环境遭受污染时,全人类面临的困境,这不正是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题材吗?

思路一定,马上动笔。因为有了《嘟嘟小肥猪》的创作、修改经验,加上初稿提纲先经由花城出版社编辑的提点、把关,所以创作过程十分顺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书写到付梓的全过程——2015年童话集《愤怒的鱼儿》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香杰新和香玥以生动的笔触、亲切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以比目鱼“比比”为首的一群小鱼,在遭受污染和人类过度捕捞威胁的大海里,探寻海洋家园遭受破坏的真相和出路的故事。

从《嘟嘟小肥猪》到《愤怒的鱼儿》,无数个奋笔疾书的不眠之夜里,香杰新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那份骨子里对文学的挚爱重新被点燃,于是他一鼓作气,在2016年又创作出一本成长小说《雨水滴答滴答 石头开满花》,把自己童年的所见所感、喜乐哀愁体现得一览无遗。

2016年12月10日,由东莞市文联和评论家协会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发起的香杰新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东莞举行,来自文艺界、出版界、理论界、环保界的数十位“大咖”均应邀出席。

在会上,广东省环保宣教中心副主任、《环境》杂志副总编黄慧诚发言说:“许多时候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心的教化胜过严苛的法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香杰新写作的三本书,是对‘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一个很好的践行。掩卷沉思,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乡愁与未来的关系。”

这段话就仿佛是一座桥梁,将香杰新在文学领域的多年追求同环保方面的职业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满怀对将来的期望。其他与会专家也认为,香杰新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忧患意识和家园情怀、人文关怀,给表面上清浅的童话增添了丰厚和深刻。

而现在,又有喜讯传来,《愤怒的鱼儿》将被作为文化援疆的一部分,促进对口援建城市新疆图木舒克市的绿色发展。当地计划投入8000万元,将《愤怒的鱼儿》改编成连载长篇漫画和网络大电影,再进一步把《愤怒的鱼儿》打造成知名IP,结合图木舒克市地方特色,开发周边产业,以此激活图木舒克市小海子水库旅游圈,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和动漫产业的全面发展。

李娜有一首歌,在里面唱到:“说一段往事给你听,讲我这悲欢讲我这情。”而对于香杰新而言,对女儿、对事业、对人生,最深切的爱、最质朴的情,都汇成一段段凝结心血的文字,深沉厚重、悠远绵长。

讲一个故事给你听,这其中包含香杰新最动人的心声。

猜你喜欢

东莞文学女儿
东莞,东莞
莞香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2018年广东东莞荔枝收成看好
和女儿的日常
文学小说
文学
走进东莞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