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

2017-04-04韩开顺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5期
关键词:牲畜氏杆菌病羊

郭 帅 王 敏 韩开顺

(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 253100)

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

郭 帅 王 敏 韩开顺*

(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 253100)

近年来随着养羊业的不断发展,羊活体的频繁调运。羊的疾病也随之增加,布氏杆菌病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布氏杆菌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所以近年来比较受到重视,笔者在此对布氏杆菌病作一介绍。

1 病原

布氏杆菌是一种微小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宽约0.3~0.6μm,长约0.6~1.5μm。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布氏杆菌生长繁殖对营养要求较高,生长缓慢,分裂一次时间为132~227min。其中羊种有3个生物型。

2 流行病学

(1)该种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羊所携带的病原菌,该种病原菌主要存在与受到感染的妊娠母羊所流产的胎儿、羊水、胎衣以及乳汁中。其中受到感染的公羊,病菌主要存在于公羊的精液中。羊感染该疾病后,受感染的牲畜其局部淋巴以及关节会出现肿胀现象,从病羊的肝肾中也可以分离到病菌。(2)该种疾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几年发现皮肤粘膜接触也可以传播。这一点应当注意。消化系统传播,当患病牲畜对食用的饲料、饲草以及饮用水污染之后,健康羊只食用了这些被污染的饲料和引用水之后,就会导致疾病在牲畜的消化道内传播,从而感染更多的家畜以及人类;呼吸系统传播。当患病羊只呼出的带有病菌的空气被健康的牲畜吸收之后,就会导致健康家畜通过呼吸道吸入病菌而出现感染现象;皮肤粘膜接触传染。健康的羊在接触到了患病羊的毛皮、皮屑、乳汁、粪便以及尿液和流产分泌物之后,在羊身体的表面存在创伤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本病通过皮肤粘膜进入发病。通过实践证明发现,这种接触传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会给整个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3 致病机理及症状

羊感染该疾病主要是病菌由皮肤黏膜入侵到牲畜体内,并随着血液和淋巴系统运行到身体中的各个脏器中。如果体内的吞噬细胞以及白细胞没有把病毒全面杀死,细胞就会在体内进行繁殖,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潜伏期。在细胞繁殖和复制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病菌细胞就会大量的进入到病羊的血液循环系统之中,这时病羊表现为持续的体温升高。当血液中的病菌超过了体内吞噬细胞的承受能力之后,在临床上就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败血症现象。而在血液中未被杀死的细菌就会对羊各个器官进行危害。随着病菌不断的繁殖,逐渐会在各个器官中形成多中的病灶,并会出现多重的病理变化。而细菌在机体中生长的同时会产生多种有毒物质,从而导致了毒血症的出现。布氏杆菌进入绒毛膜上皮细胞之内增殖,从而会引起妊娠母羊出现胎盘炎症的现象。同时在流产之后还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子宫内膜炎。在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就会使绒毛发生渐进性的坏死,从而逐渐使得胎儿胎盘和母体的胎盘进行分离,从而导致流产的发生。

4 防护

(1)防止家畜流产物引起感染,羊场要建立独立的产糕室,做好个人防护。对流产的胎儿落下的羊水或污染的场地,用10%~20%的石灰乳处理。用10%~20%漂白粉浸透垫草和地面,6h后从该地面去掉一层深10~20cm的泥土,然后浇上10%石灰乳或10%漂白粉乳再盖上干净的土。被污染的其它物品也要进行彻底消毒。(2)皮毛消毒,剪毛、收购、保管、搬运和加工毛的人员,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赤手接触皮毛,工作后应洗手,洗脸和洗澡。工作场地应及时清扫、消毒、及时处理手上的伤口。

S858.26

B

1007-1733(2017)05-0074-02

2017–01–16)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牲畜氏杆菌病羊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交换牲畜
羊咳嗽怎么治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十招巧识病羊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六看识羊病
识别病羊三招
“人造炎症”治疗牲畜阉割大出血